貴州劍河八郎寒武系“清虛洞組”微體化石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9 06:48
【摘要】:劍河八郎“清虛洞組”位于寒武系揚子區(qū)與江南區(qū)過渡帶,本文主要是通過酸解實驗和巖石薄片法對劍河八郎“清虛洞組”中的微體化石進行初步研究。研究發(fā)現,微體化石主要產于“清虛洞組”灰?guī)r段中,包括8屬8種和分散的海綿骨針化石,其中海綿動物主要為兩軸四射針、四軸四射針和三軸六射針;腕足動物4屬4種,分別為Hadrotreta djagoran、Palaeobolus sp.、Acrothele sp.和Linguella sp.;節(jié)肢動物僅發(fā)現可能為高肌蟲裝飾刺的Mongolitubulus squamifer;軟舌螺1屬1種Erraticornus sp.及分類位置未定的管狀化石Coleoloides sp.和Hyolithellus cf.micans。在光學薄片中也發(fā)現了一些藻類、三葉蟲和棘皮動物的碎屑。不同于劍河八郎“清虛洞組”宏觀化石群以節(jié)肢動物為主的組合面貌,微體化石組合是以腕足動物的豐度及分異度最高;同時,宏觀化石群中節(jié)肢動物化石主要以三葉蟲為主,而微體化石中僅保存高肌蟲Mongolitubulus squamifer的裝飾刺及少量三葉蟲碎屑。宏觀化石與微體化石中的海綿骨針均以六射骨針為主。與國內外同期地層的微體化石組合對比發(fā)現,“清虛洞組”與美國Harkless Formation的組合面貌較為相似,二者微體化石分異度較低,以腕足類的分異度最高,且都具有Hadrotreta分子。而峽東水井沱組和印度Parahio Formation微體化石的分異度較高,除了腕足類分異度較高外,還保存豐富的軟舌螺、單板類、海綿骨針、開腔骨等化石。澳大利亞Wirrealpa、Aroona Creek和Ramsay Limestone中微體化石種類較豐富,但以海綿骨針和軟舌螺類為主。而格林蘭島Bastion和Ella Island Formation的組成面貌略有不同,以軟舌螺和軟體動物為主,及少量的節(jié)肢動物、海綿骨針及古杯碎片。總的來說,腕足類在微體化石組成中占重要地位,而節(jié)肢動物在其中所占比例較低。劍河“清虛洞組”多門類微體化石的發(fā)現和研究,完善了該組的生物群落面貌.“清虛洞組”發(fā)現了可能最早的Hadrotreta頂部凸起構造,為探索早期后生生物多樣性和它們之間系統(tǒng)演化關系提供了化石證據和信息。管狀微體化石Mongolitubulus squamifer在“清虛洞組”的發(fā)現為探討其與高肌蟲間的親緣關系提供了證據。
【圖文】:
圖 2.1 研究剖面交通位置圖2.2 區(qū)域地質概述研究區(qū)大地構造位置位于揚子陸塊與江南造山帶的過渡區(qū)(程裕淇,1994),,武陵運動、廣西運動和燕山運動十分明顯(貴州省地質礦產局,1987)。隨著這
芎玫囊鉾臣白∷尢跫鋔噱釒鐘兄
本文編號:2620440
【圖文】:
圖 2.1 研究剖面交通位置圖2.2 區(qū)域地質概述研究區(qū)大地構造位置位于揚子陸塊與江南造山帶的過渡區(qū)(程裕淇,1994),,武陵運動、廣西運動和燕山運動十分明顯(貴州省地質礦產局,1987)。隨著這
芎玫囊鉾臣白∷尢跫鋔噱釒鐘兄
本文編號:2620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62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