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安徽大別山硬玉石英巖的成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gòu)造背景

發(fā)布時間:2020-04-09 03:20
【摘要】:硬玉石英巖是大別山超高壓變質(zhì)帶內(nèi)一種特殊的巖石類型,其原巖的成因和形成時代研究,對大別山造山帶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別山硬玉石英巖分布在安徽省岳西縣菖蒲至潛山縣野寨大約40千米、寬1千米的近東西向帶內(nèi)。近期我們在其東部的潛山縣侯沖、灰沖、江家坂等地發(fā)現(xiàn)了新的硬玉石英巖露頭。本次通過野外調(diào)查、測制剖面、采集樣品,開展了巖相學、巖石地球化學以及同位素年代學的研究,取得如下認識與結(jié)論:1.侯沖、上新田地區(qū)出露硬玉石英巖、大理巖、黑云斜長片麻巖等,呈層狀、似層狀產(chǎn)出,其中含較多的榴輝巖透鏡體,為一套典型的變質(zhì)沉積巖組合,宏觀上構(gòu)成大理巖、硬玉、石英、石榴石、金紅石及少量多硅白云母組成。石榴石及硬玉中都有柯石英或其假象。硬玉石英巖可以分出4個世代的礦物組合。2.硬玉石英巖主量元素平均含量為SiO_2 72.73%、Al_2O_3 11.77%、MgO 1.61%、Fe_2O_3 5.00%、Na_2O 5.45%、K_2O 0.22%、TiO_2 0.59%,具有明顯的富硅、富鐵、富鈉特征;特征微量元素平均含量Th 10.12×10~(-6)、U 1.94×10~(-6)?Hf 10.91×10~(-6)、Sc7.68×10~(-6)、Zr 437.05×10~(-6)、Nb 15.81×10~(-6)、Y 45.36×10~(-6)、Ba 141.88×10~(-6)、Sr30.07×10~(-6);Th/U為5.18、Th/Sc為1.56、La/Sc 9.50;∑REE平均含量223.07×10~(-6),(La/Yb)_N 7.01,δEu=0.61,Eu負異常明顯,輕稀土富集。Sm/Nd比值范圍為0.18~0.23。地球化學原巖圖解判別結(jié)果表明,硬玉石英巖原巖為富鈉的雜砂巖?根據(jù)野外產(chǎn)狀,硬玉石英巖、大理巖、黑云斜長片麻巖、榴輝巖其原巖建造為一套典型的碎屑巖-碳酸鹽建造,形成于大陸島弧兼有活動大陸邊緣的構(gòu)造環(huán)境。3.LA-ICP-MS鋯石定年結(jié)果,硬玉石英巖核部碎屑鋯石獲得一組年齡為1777~1876 Ma,表明硬玉石英巖原巖形成時代為古元古代。鋯石幔部、邊部獲得另外一組年齡為231~237 Ma,表明硬玉石英巖形成于中晚三疊世超高壓變質(zhì)階段。
【圖文】:

硬玉,板塊構(gòu)造,世界


2圖 1. 1 世界硬玉質(zhì)巖產(chǎn)地分布和板塊構(gòu)造圖(據(jù) Harlow&Tsujimori, 2015 修改[1])Fig 1.1 Distribution of Jadeitite occurrences and tectonic settings in the world

技術(shù)路線圖,微量元素分析,全巖,鋯石


圖 1.2 研究思路與方法技術(shù)路線圖Fig 1.2 Research ideas and Roadmap of method and technology1.4 完成工作量與主要成果1.4.1 工作量統(tǒng)計先后五次對大別山侯沖、灰沖等地區(qū)進行時野外踏勘、剖面實測、樣品等工作,,累積野外工作時間 30 天,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室內(nèi)整理工作薄片制備、薄片鑒定、全巖地球化學分析、鋯石 U-Pb 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等分析鑒定工作(表 1.1)。研究生期間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如下:(1)野外采樣 30 天(5 次);(2)巖石薄片觀察 56 片;(3)對 10 個樣品進行了全巖主微量元素分析;(4)對共 280 個鋯石樣品進行了 CL 照相;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588.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嘯飛;楊紅梅;盧山松;譚娟娟;蔡應(yīng)雄;;揚子陸核古元古代A型花崗巖的年代學與地球化學研究及其構(gòu)造意義[J];現(xiàn)代地質(zhì);2015年04期

2 李雙應(yīng);楊棟棟;王松;萬秋;王道軒;;南天山中段上石炭統(tǒng)碎屑巖巖石學、地球化學、重礦物和鋯石年代學特征及其對物源區(qū)、構(gòu)造演化的約束[J];地質(zhì)學報;2014年02期

3 劉軍;靳淑韻;;遼寧弓長嶺鐵礦床斜長角閃巖類地球化學特征研究及原巖恢復[J];中國地質(zhì);2010年02期

4 鄭永飛;;超高壓變質(zhì)與大陸碰撞研究進展:以大別-蘇魯造山帶為例[J];科學通報;2008年18期

5 孟大維;吳秀玲;孫凡;劉富;鄭建平;;大別山硬玉石英巖中發(fā)現(xiàn)α-PbO_2型TiO_2超高壓相[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6 徐樹桐;袁學誠;吳維平;劉貽燦;;大別山黃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質(zhì)解釋[J];地質(zhì)通報;2008年01期

7 鄭永飛;張少兵;;華南前寒武紀大陸地殼的形成和演化[J];科學通報;2007年01期

8 徐樹桐;吳維平;肖萬生;張青;陳晶;季壽元;張勇;劉貽燦;;大別山南部天然碳硅石[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6年04期

9 劉貽燦;李曙光;徐樹桐;古曉鋒;;北大別片麻巖的超高壓變質(zhì)證據(jù)——來自鋯石提供的信息[J];巖石學報;2006年07期

10 倪濤;陳道公;靳平;;大別山變質(zhì)巖鋯石微區(qū)稀土元素和Th,U特征[J];高校地質(zhì)學報;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26202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6202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e84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