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斷層避讓相關(guān)問題的討論
發(fā)布時間:2020-03-27 04:52
【摘要】: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2014年魯?shù)榈卣鸬却罅空鹄芯勘砻?嚴重的地震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主要源于發(fā)震斷層的同震地表破裂、近斷層的強地面運動和地基失效引起的建(構(gòu))筑物倒塌。因此,避讓活動斷層是有效減輕可能遭遇的地震災害損失的一項重要措施。但如何避讓活動斷層和避讓多少距離能夠保證地面建(構(gòu))筑物不受活動斷層同震錯動引起的直接毀壞,一直是國內(nèi)外學者爭論的焦點科學問題。1)首先基于歷史地震地表破裂資料,定量分析了活動斷層同震地表破裂的局部化特征、同震地表破裂與建(構(gòu))筑物的破壞關(guān)系,得出了地震地表破裂帶及其直接嚴重地震災害帶寬度的平均統(tǒng)計值約為30m的認識。2)通過1999年集集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地表破裂帶寬度資料和地震災害空間分布關(guān)系的分析,指出了傾滑斷層具有明顯的上盤效應,斷層上、下盤地表破裂帶或嚴重地震災害帶寬度之比為2,
本文編號:2602491
本文編號:26024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6024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