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動荷載作用下粉煤灰改性黃土的震陷特性

發(fā)布時間:2018-04-24 18:26

  本文選題:粉煤灰 + 黃土; 參考:《地震工程學報》2016年05期


【摘要】:針對黃土地區(qū)實現(xiàn)工程施工材料本土化和科學利用粉煤灰問題,對不同配比條件下粉煤灰改性黃土進行重塑非飽和試件的動三軸震陷試驗,研究其在動荷載作用下的震陷特性,分析粉煤灰摻入量對動變形模量和動殘余應(yīng)變的影響變化規(guī)律。研究結(jié)果表明:粉煤灰摻入量對黃土震陷性質(zhì)的影響較大。相同固結(jié)應(yīng)力水平下,動變形模量和動殘余應(yīng)變隨粉煤灰摻入量呈現(xiàn)出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隨著粉煤灰摻入量的增加,黃土動變形模量也隨之增大,殘余應(yīng)變則減小。動變形模量與動殘余應(yīng)變之間的變化趨勢滿足冪函數(shù)關(guān)系;黃土摻加約20%粉煤灰改性后就能夠有良好的抗震陷性能。研究成果可為黃土地區(qū)地基的抗震防震設(shè)計提供借鑒依據(jù),具有重要的工程實用價值。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localiz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fly ash in loess region, dynamic triaxial seismic subsidence tests of remolded unsaturated specimen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ratios of fly ash modified loess, and the seismic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under dynamic load wer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fly ash content on dynamic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dynamic residual strain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fly as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ismic subsidence of loess. At the same consolidation stress level, dynamic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dynamic residual strain change with fly ash cont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fly ash content, dynamic deformation modulus of loess increases and residual strain decreases. The dynamic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the dynamic residual strain have the power function relation, and the loess with about 20% fly ash can have good seismic subsidence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seismic design of loess foundation, and have important engineering practical value.
【作者單位】: 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中國地震局黃土地震工程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巖土防災(zāi)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基金】:中國地震局地震預(yù)測研究所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項目(2014IESLZ02,2012IESLZ02) 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308RJZA15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408567)
【分類號】:TU43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舜華;王蘭民;袁中夏;;黃土震陷初判指標的界定研究[J];西北地震學報;2006年02期

2 周燕國;陳云敏;社本康廣;堀田洋之;;軟粘土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勻震陷離心機試驗研究[J];中國科學(E輯:技術(shù)科學);2009年06期

3 徐舜華;王蘭民;孫軍杰;吳志堅;;含水量對黃土震陷性定量影響研究[J];西北地震學報;2010年01期

4 李冬;陳培雄;呂小飛;陳小玲;;軟土地震震陷研究現(xiàn)狀綜述[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1年02期

5 王強;孫軍杰;王蘭民;;黃土震陷研究及相關(guān)問題探討[J];中國地震;2012年04期

6 楊石紅,劉靜蓉,劉金珠,石曾傳;軟弱地基土層震陷簡化計算方法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1997年02期

7 張向東;劉家順;;風積土震陷變形試驗研究[J];土壤通報;2014年01期

8 馬烈;韓凱;;洪災(zāi)期間突遇地震情況下地基的震陷研究[J];建筑技術(shù)開發(fā);2008年03期

9 朱定華;施軍建;陳國興;;南京新近沉積淤泥質(zhì)土震陷特性試驗研究[J];防災(zāi)減災(zāi)工程學報;2008年01期

10 王蘭民,張振中;地震時黃土震陷量的估算方法[J];自然災(zāi)害學報;199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黃海國;莊樂和;;黃土試樣震陷變形試驗與震陷曲線方程的研究[A];全國第三次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選集(上卷)[C];1988年

2 王峻;石玉成;;含水率的變化對黃土震陷影響的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3 石兆吉;;液化地基上的房屋震陷[A];海峽兩岸土力學及基礎(chǔ)工程地工技術(shù)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4 李蘭;;動三軸軟土震陷分析及抗震性能的評價[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土力學及基礎(chǔ)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4年

5 王蘭民;張振中;;地震時黃土震陷量的估算方法[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選集(三)[C];199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楠;基于OpenSees的軟土震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5年

2 馬君釗;天津軟土場地地震反應(yīng)規(guī)律及其震陷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3 譚芳;基于參數(shù)等級劃分模糊處理的黃土震陷災(zāi)害概率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4 高瑩;江蘇軟土地基震陷特性分析[D];河海大學;2006年

5 徐進;液化引起建筑物不均勻震陷分析方法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9年

6 郭樂;寶雞市臺塬黃土震陷特性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孟凡超;液化地基上建筑物不均勻震陷機理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6年

8 裘國榮;黃土震陷變形的微結(jié)構(gòu)控制機理研究[D];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2010年

,

本文編號:17977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7977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e5b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