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勝片角泥石流形成條件與防治對策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 泥石流 動力學參數(shù) 形成條件 防治對策 攔渣壩 谷坊壩 出處:《長安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永勝縣是云南省泥石流災害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古格村大箐流域分別于2001年、2003年、2006年等先后多次發(fā)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重大地質(zhì)災害,導致流域內(nèi)“五年一大災,三年一中災,年年有小災的局面”。因此,必須加強對泥石流災害的勘查、研究、防治與預報預警,從而盡可能地減少泥石流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本文首先從熱河古格村大箐泥石流溝發(fā)育的地質(zhì)環(huán)境入手,繼而對熱河古格村大箐泥石流溝谷特征、分區(qū)特征和形成條件進行詳細分析,并計算泥石流主要的動力學參數(shù),對泥石流的活動性和發(fā)展趨勢進行評估,為泥石流的防治對策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和數(shù)據(jù)。通過調(diào)查確定大箐泥石流溝是屬溝谷型發(fā)展期高頻率中型稀性泥石流,泥石流防治工程安全等級為三級,相應的設計標準按30年一遇流量設計,50年一遇流量校核。大箐泥石流溝處于發(fā)展期,地災險情等級為大型,嚴重威脅下游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因此進行泥石流防治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熱河古格村大箐泥石流的形成條件和運動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泥石流的防治對策,采取攔擋、排導和生物相結(jié)合的綜合治理方案。提出了流通區(qū)設置攔渣壩和谷坊壩,以固床壓坡穩(wěn)定溝床的物質(zhì),減小洪峰流量;在堆積區(qū)設置防護堤,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還對建立泥石流的監(jiān)測和保護熱河古格村大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Abstract]:Yongsheng County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ebris flow disasters in Yunnan Province. On 2001, 2003, 2006 and other major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occurred successively in the Daqing basin of Guge Village, which resulted in "one disaster every five years" in the basin. Three years, one disaster, every year there is a small disaster situation ".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xploration, research, prevention, control and early warning of debris flow disaster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es caused by debris flow disasters as far as possible,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bris flow gullies in Daqing of Gehe Guge village, and 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bris flow gullies of Daqing in Gehe Guge village. The zo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main dynamic parameters of debris flow are calculated, and the activit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ebris flow are evaluat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is determined that Daqing debris flow trench is a high-frequency medium dilute debris flow i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gully type, and the safety grade of debris flow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ject is three levels.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standard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one-time discharge of 30 years and checked once in 50 years. The debris flow gully in Daqing is in the developing period, and the disaster risk level is large,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safety of the downstream residents and buildings.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prevent and cure debris flow. By analyzing the forming conditions and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in Daqing of Gehe Guge Villag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debris flow, and adopts blocking,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material of the ditch bed and reduce Hong Feng's discharg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lan of combining the discharge of discharge and biology. In order to fix the bed pressure, stabilize the material of the ditch bed, set up the berm in the accumulation area, set up the berm in the accumulation area,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the monitoring of debris flow and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Daqing in Gehe Guge village.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42.2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興昌;陜西省秦嶺西部泥石流區(qū)域規(guī)律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00年01期
2 王協(xié)康,敖汝莊,方鐸;白龍江流域泥石流溝形態(tài)的非線性特征[J];四川水力發(fā)電;2000年S1期
3 祁龍;泥石流溝活躍程度的評價方法[J];山地學報;2000年04期
4 袁萬鐘;論泥石流流動過程中的失水現(xiàn)象[J];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2000年03期
5 徐世光,李長才,王明珠;云南小江泥石流與泥石流灘地開發(fā)[J];地學前緣;2001年02期
6 王自成,白立新,王孝明,王海港;庫池法治理泥石流的探討[J];內(nèi)蒙古公路與運輸;2001年S1期
7 魏建功;淺談我國山地環(huán)境與泥石流[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1年04期
8 ;泥石流[J];中國地理科學文摘;2001年04期
9 李吉順;滑坡、泥石流防災常識[J];中國減災;2002年03期
10 ;泥石流與滑坡[J];中國地理科學文摘;200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嚴璧玉;;成昆鐵路北段峽谷區(qū)潛在型泥石流[A];全國第三次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選集(下卷)[C];1988年
2 田孝誠;徐勤;;對我國北方山區(qū)鐵路泥石流的初步認識與選線體會[A];全國第三次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選集(下卷)[C];1988年
3 楊俊杰;;泥石流地區(qū)隧道位置選擇[A];全國第三次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選集(下卷)[C];1988年
4 王宇豐;;遙感技術(shù)在成昆鐵路沙灣至瀘沽泥石流普查與動態(tài)研究中的效果[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選集(三)[C];1992年
5 周陳生;楊曉莉;白金玉;郭會川;;近壩區(qū)泥石流(群)溝的危險性及其對電站的影響評價[A];中國地質(zhì)學會工程地質(zhì)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暨“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區(qū)工程地質(zhì)”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崔鵬;莊建琦;陳興長;張建強;周小軍;;汶川地震區(qū)震后泥石流活動特征與防治對策[A];第八屆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huán)境保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李泳;陳曉清;胡凱衡;;泥石流活動與流域特征曲線[A];第八屆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huán)境保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楊重存;;國道212線泥石流、滑坡的分類與分級[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shù)交流論文集[C];2001年
9 崔鵬;韋方強;謝洪;鐘敦倫;楊坤;何易平;胡凱衡;;西部開發(fā)中的泥石流問題與其減災[A];中國科協(xié)2002年減輕自然災害研討會論文匯編之十[C];2002年
10 劉希林;蘇鵬程;李秀珍;;四川德昌縣紙房溝泥石流災害風險評估[A];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舒萍;“減輕泥石流的災害,,重在防預!”[N];四川科技報;2007年
2 黃星高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學院 周金星;多措并舉 預警為先 科學防治泥石流[N];中國水利報;2009年
3 彭麗 顧華寧;要為泥石流留下一定空間[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2年
4 水電顧問集團 范俊喜;水電工程如何避免泥石流影響?[N];中國能源報;2013年
5 靳懷成;北京科學防治泥石流[N];中國水利報;2003年
6 徐連欣;泥石流瞬間暴發(fā)的災難[N];蘭州日報;2006年
7 劉謹;我國約7400萬人受泥石流威脅[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7年
8 安集;發(fā)生泥石流怎么辦?[N];中華合作時報;2008年
9 安集;泥石流的時間周期規(guī)律和預報方法[N];中華合作時報;2008年
10 實習記者 李霞;一看二聽識別泥石流 專家教你緊急避險[N];成都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翠容;泥石流堵塞大河判據(jù)及沿河線減災對策[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2 陳中學;粘土顆粒含量對蔣家溝泥石流啟動影響及成災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10年
3 樊峗峗;泥石流動力過程模擬及特征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4 張晨;基于非線性系統(tǒng)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態(tài)及泥石流危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蘇志滿;泥石流災變控制與模型化分析方法[D];中南大學;2011年
6 韋方強;城鎮(zhèn)泥石流減災決策支持系統(tǒng)[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7 徐永年;崩塌土流動化機理及泥石流沖淤特性的實驗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1年
8 陳曉清;滑坡轉(zhuǎn)化泥石流起動機理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9 魏厚振;蔣家溝泥石流礫石土力學性狀與起動過程分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8年
10 劉江川;泥石流數(shù)學模型構(gòu)建及危險性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慶豐;山坡泥石流的風險性分析與評價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馬宗源;泥石流流場三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3 鐘盈;特大型泥石流淤埋路段公路快速修復技術(shù)[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4 茍印祥;泥石流動力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5 吳雨夫;地震對泥石流暴發(fā)的臨界降雨條件影響的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6 陳寧;泥石流發(fā)生降雨條件模擬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7 張華偉;太原西山虎峪溝泥石流流場三維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8 解琛;泥石流遠程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9 李果;基于GIS的泥石流危險性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10 劉麗娜;蘆山地震區(qū)泥石流易發(fā)性評價[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本文編號:1535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53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