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模式微光纖諧振器的傳感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24 16:57
微光纖是指直徑幾微米乃至百納米級別的光纖,是一種典型的微納光學波導,一般通過加熱熔融拉伸標準商用光纖的方法制得。微光纖具有很多優(yōu)異特性,包括強倏逝場、高非線性、高彎曲韌性、高機械強度、低插入損耗等,尤其是以倏逝場形式在光纖外部傳輸的這部分光場,很容易與環(huán)境發(fā)生相互作用,因而我們可以利用微光纖強倏逝場特性,將微光纖應用于傳感領域。微光纖結形諧振器是一種基于倏逝場耦合的近場光學耦合器件,這種器件具有很多優(yōu)點,如低插入損耗、高精細度、易于制造以及與光纖系統良好兼容性。它可以應用于濾波器,電流傳感器和磁場傳感器等。金屬材料可以將入射光波能量轉化為表面自由電子集群振蕩,表面等離激元(SPP)能夠在介質表面發(fā)生光場增強作用,能夠將光場束縛而不必受到散射限制。然而,對于SPP波導而言,其對光場的強束縛作用的同時也會帶來光場的高傳輸損耗,這樣不利于對損耗有要求的SPP波導的實際應用,而混合模式光波導則能解決此類問題。在本文中,我們結合微光纖結形諧振器和金屬襯底,形成SPP混合模式的微光纖結形諧振器(HPMKR),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將HPMKR封裝起來,由于HPMKR本身的偏振特性以及PDM...
【文章頁數】: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微光纖簡介
1.2 微光纖結形諧振器的簡介
1.3 波導混合模式簡介
1.4 論文結構與內容介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微光纖及其器件的理論分析
2.1 微光纖的理論分析
2.2 微光纖諧振器理論
2.3 微光纖混合模式理論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基于壓力及振動的傳感應用
3.1 背景介紹
3.2 器件的制備與表征
3.3 器件的傳感應用
3.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基于柔性及健康監(jiān)測的傳感應用
4.1 背景介紹
4.2 器件制造
4.3 傳感應用
4.4 總結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5.1 本文總結
5.2 未來工作的展望
攻讀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37762
【文章頁數】: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微光纖簡介
1.2 微光纖結形諧振器的簡介
1.3 波導混合模式簡介
1.4 論文結構與內容介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微光纖及其器件的理論分析
2.1 微光纖的理論分析
2.2 微光纖諧振器理論
2.3 微光纖混合模式理論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基于壓力及振動的傳感應用
3.1 背景介紹
3.2 器件的制備與表征
3.3 器件的傳感應用
3.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基于柔性及健康監(jiān)測的傳感應用
4.1 背景介紹
4.2 器件制造
4.3 傳感應用
4.4 總結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5.1 本文總結
5.2 未來工作的展望
攻讀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377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93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