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精度幅相調(diào)理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8-29 00:08
該文闡述了一種高精度幅相調(diào)理機制(APMM),具有高可靠、高線性幅相特性及快速設計等優(yōu)點。通過逐級聯(lián)試,可使任意多通道模組的通道間相位差一致性≤±1°,任意功能單元間幅度一致性≤±1 dB,相位一致性≤±1.5°,任意功能單元的絕對延時精度≤±1.5 ps,多倍頻相對帶寬的幅度平坦度≤±1 dB。該調(diào)理機制可應用于任意電子系統(tǒng)、任意信道化設計、任意功能電路或芯片設計等。通過大量工程應用,并得以證實,該方案切實可靠地改善了目前各類射頻系統(tǒng)或模塊單元的幅相特性。
【文章來源】:壓電與聲光. 2020,4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仿真模擬流程
首先,將系統(tǒng)指標分解后可得所需功能單元的鏈路方案,圖2為某型號模擬波束合成(ABF)通道鏈路的部分原理框圖。得到鏈路方案后,使用鏈路計算軟件對方案進行初步模擬,獲得噪聲、增益、三階等核心指標,并留下足夠設計余量,如圖3所示。
得到鏈路方案后,使用鏈路計算軟件對方案進行初步模擬,獲得噪聲、增益、三階等核心指標,并留下足夠設計余量,如圖3所示。然后將各種調(diào)理方式的測試與仿真數(shù)據(jù)代入可視化編譯軟件,開發(fā)了一套自動設計程序。按照圖2流程,通過多次數(shù)據(jù)迭代,實現(xiàn)了軟件可自主優(yōu)化調(diào)理方式?蛇x擇的延時與移相的調(diào)理方案有:聲表面波(SAW)與薄膜體聲波(FBAR)延遲線、電纜、微帶、芯片真時延線(TTD)及矢量調(diào)制等[7];可選擇的幅度調(diào)理方案有布局布線糾錯、衰減器選型、鏈路補償推薦等。數(shù)字電路中主要使用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進行幅相調(diào)理與補償。圖4為自制綜合設計軟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軍標質(zhì)量管理體系在企業(yè)的建立與運行[J]. 張巖.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 2015(27)
[2]微波傳輸線方程的分析[J]. 王楠,蘇濤,梁昌洪.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14(03)
[3]一種Ku波段微波相位均衡器的設計[J]. 楊林川,張德偉,周東方. 現(xiàn)代雷達. 2014(05)
[4]星載多波束天線波束合成技術研究[J]. 何新生,朱建豐,李保明. 通信對抗. 2014(01)
[5]剛撓結(jié)合板阻抗設計研究[J]. 吳傳亮,衛(wèi)雄,陳曉宇,曾平. 印制電路信息. 2013(05)
[6]陣列天線仿真研究[J]. 劉慶剛,張光生. 通信對抗. 2012 (02)
[7]實際入射角的相位干涉儀測角方法[J]. 紀強,羅義軍,李勁,田茂.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 2012(01)
[8]高性能X波段懸置微帶延遲線[J]. 李偉,楊靖,董姝,江洪敏,杜波,方鑫. 壓電與聲光. 2012(01)
[9]雷達信號處理技術及仿真[J]. 任新濤,張宏偉,田蛟,潘剛.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2(03)
[10]電子測量儀器抗干擾技術的探討[J]. 陳克難,劉文紅,范思安. 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 2011(08)
本文編號:3369498
【文章來源】:壓電與聲光. 2020,4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仿真模擬流程
首先,將系統(tǒng)指標分解后可得所需功能單元的鏈路方案,圖2為某型號模擬波束合成(ABF)通道鏈路的部分原理框圖。得到鏈路方案后,使用鏈路計算軟件對方案進行初步模擬,獲得噪聲、增益、三階等核心指標,并留下足夠設計余量,如圖3所示。
得到鏈路方案后,使用鏈路計算軟件對方案進行初步模擬,獲得噪聲、增益、三階等核心指標,并留下足夠設計余量,如圖3所示。然后將各種調(diào)理方式的測試與仿真數(shù)據(jù)代入可視化編譯軟件,開發(fā)了一套自動設計程序。按照圖2流程,通過多次數(shù)據(jù)迭代,實現(xiàn)了軟件可自主優(yōu)化調(diào)理方式?蛇x擇的延時與移相的調(diào)理方案有:聲表面波(SAW)與薄膜體聲波(FBAR)延遲線、電纜、微帶、芯片真時延線(TTD)及矢量調(diào)制等[7];可選擇的幅度調(diào)理方案有布局布線糾錯、衰減器選型、鏈路補償推薦等。數(shù)字電路中主要使用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進行幅相調(diào)理與補償。圖4為自制綜合設計軟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軍標質(zhì)量管理體系在企業(yè)的建立與運行[J]. 張巖.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 2015(27)
[2]微波傳輸線方程的分析[J]. 王楠,蘇濤,梁昌洪.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14(03)
[3]一種Ku波段微波相位均衡器的設計[J]. 楊林川,張德偉,周東方. 現(xiàn)代雷達. 2014(05)
[4]星載多波束天線波束合成技術研究[J]. 何新生,朱建豐,李保明. 通信對抗. 2014(01)
[5]剛撓結(jié)合板阻抗設計研究[J]. 吳傳亮,衛(wèi)雄,陳曉宇,曾平. 印制電路信息. 2013(05)
[6]陣列天線仿真研究[J]. 劉慶剛,張光生. 通信對抗. 2012 (02)
[7]實際入射角的相位干涉儀測角方法[J]. 紀強,羅義軍,李勁,田茂.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 2012(01)
[8]高性能X波段懸置微帶延遲線[J]. 李偉,楊靖,董姝,江洪敏,杜波,方鑫. 壓電與聲光. 2012(01)
[9]雷達信號處理技術及仿真[J]. 任新濤,張宏偉,田蛟,潘剛.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2(03)
[10]電子測量儀器抗干擾技術的探討[J]. 陳克難,劉文紅,范思安. 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 2011(08)
本文編號:33694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36949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