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μm波段高功率寬光譜方波光纖激光器研究
本文關鍵詞:1.0μm波段高功率寬光譜方波光纖激光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年來,光纖激光器憑借其效率高、結構緊湊、工作性能穩(wěn)定等優(yōu)點,在科學研究以及工業(yè)生產(chǎn)中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利用鎖模光纖激光器產(chǎn)生的納秒方波脈沖,以其在時域與頻域上所具有的獨特性質,在通信、激光顯示、醫(yī)療等領域以及對方波脈沖形成的基本原理的研究中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本論文的工作主要圍繞1.0微米波段的納秒方波脈沖光纖激光器展開,主要研究了光纖激光器中高功率輸出以及其在頻域與時域上的特性。具體研究成果如下:1. 實驗采用非線性光學環(huán)形鏡(NOLM)結構,利用全保偏光纖,獲得了寬光譜、輸出功率穩(wěn)定的摻鐿鎖模光纖激光器。輸出鎖模脈沖的中心波長為1080.14nm,3 dB光譜寬度達到了20.29 nm,脈沖重復頻率為3.28 MHz,單脈沖寬度為848 ps。通過對980 nm泵浦光在300 mW至380 mW進行調(diào)節(jié),獲得了輸出功率從6 mW至7.12 mW的線性變化。2. 實驗基于非線性放大環(huán)形鏡(NALM)結構,利用高功率915 nm半導體激光器作為泵浦源,雙包層摻鐿光纖作為增益介質,獲得了3 dB光譜寬度6.5nm,激光器工作中心波長1083.65 nm,最大平均輸出功率1.31 W,脈沖峰值功率40 W的納秒方波脈沖輸出。脈沖寬度在4.79 ns到14.43 ns之間連續(xù)可調(diào)。3.實驗通過改變NALM環(huán)中單模光纖的長度,在比較大的腔長范圍里獲得了較穩(wěn)定的方波脈沖輸出,同時觀察到激光器的輸出光譜隨著NALM環(huán)中單模光纖長度的增加發(fā)生明顯窄化的過程,3 dB光譜寬度由6.5 nm變至0.08 nm。本論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1. 區(qū)別于常見的利用非線性偏振旋轉(NPR)的結構和摻鉺光纖來獲得在1.5微米波段的方波脈沖,提出利用具有高吸收效率的雙包層摻鐿光纖來獲得高功率的方波脈沖輸出,并且在1.0微米波段首次獲得了3 dB光譜寬度為6.5nm的寬光譜輸出。2.提出并實現(xiàn)了通過改變NALM環(huán)中的不對稱性,使得方波脈沖輸出的3 dB光譜寬度既可以寬至6.5 nm,也可以窄至0.08 nm。同時獲得的方波脈沖的穩(wěn)定性也較好。
【關鍵詞】:光纖激光器 高功率 寬光譜 方波脈沖 雙包層摻鐿光纖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248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24
- 1.1 光纖激光器簡介10-17
- 1.1.1 光纖激光器發(fā)展歷史10
- 1.1.2 光纖激光器基本原理與分類10-13
- 1.1.3 光纖激光器的應用與發(fā)展13-17
- 1.2 高功率摻鐿光纖激光器研究進展及意義17-19
- 1.2.1 國內(nèi)外的研究進展17-18
- 1.2.2 研究高功率摻鐿光纖激光器的意義18-19
- 1.3 本論文研究內(nèi)容與章節(jié)安排19-20
- 參考文獻20-24
- 第二章 鎖模光纖激光器理論與實驗研究24-44
- 2.1 鎖模的物理機制24-26
- 2.2 主動鎖模光纖激光器26-27
- 2.3 被動鎖模光纖激光器27-35
- 2.3.1 可飽和吸收體27-29
- 2.3.2 非線性偏振旋轉(NPR)29-31
- 2.3.3 非線性放大環(huán)形鏡(NALM)31-33
- 2.3.4 其他鎖模技術33-35
- 2.4 基于NOLM的全保偏摻鐿鎖模光纖激光器實驗研究35-39
- 2.5 光纖中色散和非線性效應對鎖模過程的影響39-41
- 2.6 本章小結41-42
- 參考文獻42-44
- 第三章 納秒方波脈沖光纖激光器研究44-56
- 3.1 納秒方波脈沖光纖激光器的理論分析44-51
- 3.1.1 Sagnac環(huán)的基本原理44-46
- 3.1.2 NALM腔中方波脈沖產(chǎn)生的原理46-48
- 3.1.3 NPR腔中方波脈沖產(chǎn)生的原理48-49
- 3.1.4 耗散孤子諧振效應(DSR)49-51
- 3.2 方波脈沖光纖激光器的實驗研究51-52
- 3.3 本章小結52-53
- 參考文獻53-56
- 第四章 基于NALM的高功率摻鐿方波光纖激光器實驗研究56-66
- 4.1 高功率寬光譜摻鐿方波光纖激光器研究背景56
- 4.2 雙包層摻鐿光纖簡介56-57
- 4.3 高功率寬光譜摻鐿方波光纖激光器實驗裝置57-58
- 4.4 實驗結果與分析58-64
- 4.5 本章小結64-65
- 參考文獻65-66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66-68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研究成果68-70
- 致謝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青,俞本立,甄勝來,孫志培,吳海濱;光纖激光器的發(fā)展現(xiàn)狀[J];光電子技術與信息;2002年05期
2 朱萬彬,潘玉寨,楊慶鑫,王立軍;光纖激光器的發(fā)展[J];光機電信息;2002年04期
3 曉晨;2002年光纖激光器研究與應用最新進展研討會[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2年08期
4 譚中偉,傅永軍,劉艷,寧提綱,裴麗,簡水生;光纖激光器研究和進展[J];現(xiàn)代有線傳輸;2002年01期
5 譚中偉,劉艷,傅永軍,寧提綱,裴麗,簡水生;光纖激光器的混沌現(xiàn)象分析[J];中國激光;2003年04期
6 ;光纖激光器[J];光機電信息;2003年06期
7 宋曉舒;光纖激光器在空軍中的應用[J];光機電信息;2003年11期
8 張德龍;具有潛在工業(yè)應用前景的光纖激光器[J];光機電信息;2004年03期
9 劉美紅;共摻驅動2μm光纖激光器[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4年11期
10 陳曉燕;;光纖激光器的發(fā)展與應用[J];電子元器件應用;2004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文華;冉洋;熊松松;陳鑫;;光纖激光器的醫(yī)療應用研究[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陳曉燕;;光纖激光器的發(fā)展與應用[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三屆電子元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曲宙;李秋實;曲偉;趙崇光;;淺析高功率光纖激光器的應用[A];科技創(chuàng)新與節(jié)能減排——吉林省第五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閆大鵬;李成;李立波;劉曉旭;;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的產(chǎn)業(yè)化國產(chǎn)化解決方案[A];科技引領產(chǎn)業(yè)、支撐跨越發(fā)展——第六屆湖北科技論壇論文集萃[C];2011年
5 劉俊剛;羅君;歐代永;;光纖激光器的發(fā)展動態(tài)和應用前景[A];全國第十二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三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王志華;;光纖激光器應用綜述[A];上海市激光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侯靜;肖瑞;陳子倫;張斌;;3路光纖激光器陣列相干合成輸出[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劉艷格;董孝義;袁樹忠;開桂云;劉波;付圣貴;王志;;全光纖激光器與放大器研究(特邀)[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季恒;楊四剛;尹飛飛;謝世鐘;;一種基于等效相移的新型雙波長光纖激光器[A];全國第十三次光纖通信暨第十四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劉雪明;;光克爾效應的能量自穩(wěn)定理論及在光纖激光器的應用[A];全國第十三次光纖通信暨第十四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勁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光纖激光器問世[N];大眾科技報;2007年
2 記者 涂亞卓 通訊員 廖巧玲 實習生 余笑寒;高性能光纖激光器開發(fā)成功[N];湖北日報;2008年
3 戴勁松;我國自主研發(fā)高性能光纖激光器打破國際壟斷格局[N];大眾科技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胡Z,
本文編號:326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2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