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模激光光束整形技術研究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N24
【部分圖文】: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非球面光束整形技術主要是采用兩片非球面以伽利略式或開普勒式組成的光束整形系統(tǒng)[8],其中第一片主要起到平頂勻化作用,而第二片則主要是起到準直輸出作用,該方法簡單、穩(wěn)定、可靠、能量利用率高,工程應用性強,其原理圖如圖 1-1 所示。
圖 1-1 非球面光束整形系統(tǒng)原理圖用微透鏡陣列對激光進行整形也是眾多光束整形技術中較為流透鏡陣列將入射光分為若干子光束,即首先對波面進行劃分,雖勻性比較差但是對于每個子光束而言其內部均勻性較好,然后經(jīng)進行聚焦,每個子光束都經(jīng)過聚焦透鏡匯聚在指定像面上,通過像面上的疊加,因此在像面處可以得到均勻的光束[10]。微透鏡陣分為非成像型微透鏡陣列和成像型微透鏡陣列,非成像型微透鏡原理圖如圖 1-2 所示。
圖 1-3 成像型微透鏡陣列光束整形系統(tǒng)原理圖對于非成像型微透鏡陣列來說,只包括微透鏡陣列和聚焦透鏡,首經(jīng)過幾微米至即幾百微米的微透鏡陣列后被分割為非常細小的光束聚焦透鏡在焦面上疊加,因此可以得到非常均勻的光束,成像型微形相較于非成像型微透鏡陣列來說僅僅多了一片微透鏡陣列,由此是當平行的入射光線與光軸有一定的偏移夾角時,會避免旁斑的產(chǎn)生雙折射透鏡組光束整形系統(tǒng)主要包括四個雙折晶體透鏡和一個檢偏,其主要原理是將四個雙折射晶體透鏡兩兩一組,共分為兩組,他系統(tǒng)的光軸相互垂直,通過將第二組晶體透鏡繞光軸進行旋轉,從組晶體透鏡主軸間的夾角,最后光束經(jīng)過檢偏器后會得到不同的偏被整形為均勻的線偏振光[15]。下圖 1-4 展示了雙折射透鏡組光束整理及結構。液晶空間光調制器對高斯光束整形的主要原理是通過電致液晶分子而改變透過率的現(xiàn)象。首先需要計算輸入光場、輸出光場以及期望者之間的差異,然后根據(jù)所得到的差異去計算各個位置所對應的透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利茹;王峰;王春芳;;平頂高斯光束通過復雜光學系統(tǒng)的傳輸特性研究[J];光學儀器;2015年03期
2 常雪榮;劉雁;曾曙光;周軍;馮笙琴;;高階平頂高斯光束陣列在自由空間中的相干合成[J];激光雜志;2015年04期
3 杜猛;邢廷文;袁家虎;;微反射鏡陣列在光束整形中的應用[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年04期
4 李麗;韓學勤;趙士偉;包鴻音;王興賓;;基于均勻度和平穩(wěn)度的激光光束勻化性評價[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4年01期
5 于曉晨;胡家升;王連寶;;基于液晶空間光調制器的激光束整形[J];光學學報;2012年05期
6 范增明;李卓;錢麗勛;;非球面透鏡組激光光束整形系統(tǒng)[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2年02期
7 高瑀含;安志勇;李娜娜;趙偉星;王勁松;;高斯光束整形系統(tǒng)的光學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7期
8 楊向通;范薇;;利用雙折射透鏡組實現(xiàn)激光束空間整形[J];光學學報;2006年11期
9 胡利云,周南潤,陶向陽,雷敏生;平頂高斯光束的解析傳輸公式[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陳懷新,隋展,陳禎培,安波,李明中;采用液晶空間光調制器進行激光光束的空間整形[J];光學學報;2001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瑀含;高斯光束整形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2年
2 柯才軍;微透鏡陣列的設計、制作及與CCD的集成技術[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胡前歡;截面為平頂?shù)拿}沖光束傳輸特性的計算模擬[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2 王澤雄;微透鏡陣列系統(tǒng)勻化特性的分析和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3 史光遠;基于非球面柱透鏡的高斯光束整形[D];天津理工大學;2014年
4 陳凱;高斯光束整形為平頂光束整形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潘毅思;采用非球面光學系統(tǒng)實現(xiàn)激光束整形[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442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4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