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區(qū)紫外輻射對石質文物的損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7 04:42
【摘要】: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凝結著眾多文化因素。隨著我國考古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文物保護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石質文物屬于眾多文物種類中的一種,質地堅硬不易被破壞,其病害主要發(fā)生在表面。目前對石質文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清理、除鹽、加固以及防風化方面,在對所處環(huán)境的破壞因子研究上尚有不足。云南是典型的低緯度高海拔地區(qū),紫外輻射值較大,本文從云南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特征出發(fā),選擇紫外輻射作為破壞因素,以該地區(qū)常見的三種巖石為研究對象,探究紫外輻射作用于石質文物產(chǎn)生的損傷。通過設置紫外輻射實驗,記錄對比實驗前后各試樣性能參數(shù)變化,以此分析紫外輻射產(chǎn)生的損傷效果。紫外輻射實驗結果表明:一紫外輻射是引起石質文物發(fā)生老化的重要因素,影響其化學性能,使得耐酸耐鹽性降低。耐酸實驗中,各試樣質量變化不超過0.3g。耐鹽實驗中,紫外輻射處理后砂巖質量增加了0.8g,是空白樣的3倍,黑大理石質量損失了0.8g,是空白樣的近5倍,白大理石質量損失與空白樣相同都是0.3g。二紫外輻射會破壞石質文物的物理性能,在石質文物表面出現(xiàn)色差并且憎水性降低。砂巖試樣色差為9.3,表面接觸角降低27°,黑大理石試樣色差為7.2,表面接觸角降低46°,白大理石試樣色差為0.9,表面接觸角降低7°。三紫外輻射產(chǎn)生的損傷受輻射時長和輻射強度大小影響,輻射時間越長損傷值越大,輻射強度越高,損傷值越大。紫外輻射實驗客觀表現(xiàn)了石質文物接受紫外輻射后出現(xiàn)的材料老化現(xiàn)象,文物保護工作者在認識到這種危害的同時,應選擇有效手段避免這種損傷的產(chǎn)生。其次,對于石材加工行業(yè)來說,本文研究內容也會促進該行業(yè)內相關制度標準的制定與更新,起到互通與參考的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6.2;O434.2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6.2;O43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宏林;甄剛;閆敏;相建凱;王
本文編號:2758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5899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