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C-LDPC可變碼長碼率編解碼芯片的設計與實現(xiàn)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N911.22;TN402
【圖文】:
第二章 LDPC 碼編譯方法研究9圖2-2 校驗矩陣是否存在 4 環(huán)的性能比較2.2.1 LDPC 碼的構造技術隨機構造法和代數(shù)構造法是 LDPC 碼的兩類主要構造方法[15],二者都不是完美的,但可分情況使用。隨機法能生成周長長的碼,碼的質量會通過增加碼字長度來提高,但是,往往在碼長較長時才會顯現(xiàn)這個優(yōu)點,缺點是編碼復雜度高。代數(shù)構造法與的優(yōu)缺點與其相反。LDPC 校驗矩陣的幾種構造技術如下。(1)隨機構造方法前邊提到過,H 矩陣有 4 個特征,通過相應的二分圖可組建 LDPC 碼,二分圖上的校驗節(jié)點和變量節(jié)點分別對應著 H 的行和列,矩陣 H 的 1 元素與二分圖的連接線對應。構造好碼是保證 LDPC 碼的編譯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a) (b)(c)圖2-3 幾種偽隨機 H 的構造圖。(a)構造方法 1;(b)構造方法 2;(c)超輕構造法。上述 Gallager 和 Mackay 的方法都屬于隨機構造方式,這種方式優(yōu)點是參數(shù)配置方便,但有些 LDPC 碼沒有特定的結構,造成二分圖中 4 環(huán)很難消除的現(xiàn)象,高碼率、中短長度碼長是這類碼的主要特點,況且因 Gallager 和 Mackay 的稀疏校驗矩陣非循環(huán)或系統(tǒng)形式,所以這種情況編碼的實現(xiàn)要困難很多。相比起來,代數(shù)法生成的 LDPC 碼有著良好質量,編碼的復雜程度要低一些,準循環(huán)或循環(huán)結構是其顯著的特點
相同條件下 =1 要優(yōu)于 =0 的性能,這些不同的性能差異可能是由于各種情況下平均環(huán)長的大小決定的。圖2-5 不同配置對 N=2048,K=1024 (3,6)規(guī)則碼性能的作用(5)在有限幾何域中的構造方法相似三角形形式的編碼效率較高,因編碼時間與長度 n 有線性關系,但是在某些條件下,該種關系會被打破,編碼方式不太適用,例如 g 很大時。這種情況,采用有限幾何域中的點、線產(chǎn)生碼,這樣可以使編碼 t 與 n 關系成線性,編碼效率獲得提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國華;王新梅;;圍長至少為8的QC-LDPC碼的新構造:一種顯式框架[J];電子學報;2012年02期
2 伊方龍;汪鵬君;;改進型高吞吐率QC-LDPC碼解碼器設計[J];電路與系統(tǒng)學報;2011年04期
3 張國華;王新梅;;一類圍長至少為6的QC-LDPC碼的存在性[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4 袁建國;王望;梁天宇;;一種高速長距離光通信系統(tǒng)中QC-LDPC碼的構造方法[J];光電子.激光;2012年05期
5 袁瑞佳;白寶明;;基于FPGA的部分并行QC-LDPC譯碼器高效存儲方法[J];通信學報;2012年11期
6 何毅;徐家品;;基于已知信息的QC-LDPC碼截短研究[J];通信技術;2012年09期
7 趙明;李亮;;在線可編程QC-LDPC碼高速編碼器結構[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網(wǎng)絡.預覽;2009年07期
8 張軼;達新宇;褚振勇;;基于楊輝三角結構的QC-LDPC碼構造[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9 張國華;張建華;;一種基于環(huán)路分類和啟發(fā)式搜索的大圍長QC-LDPC碼構造新方法[J];空間電子技術;2013年02期
10 袁建國;劉文龍;黃勝;王永;;光通信系統(tǒng)中QC-LDPC碼的新穎構造方法[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林梅英;許肖梅;陳友淦;張?zhí)m;;碼率兼容QC-LDPC碼在水聲通信中的應用[A];中國聲學學會水聲學分會2013年全國水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衛(wèi)艷芬;;MB-OFDM UWB系統(tǒng)中低功耗1Gbps QC-LDPC編碼器設計[A];第十一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3 劉麗;王中訓;;一種有效的QC-LDPC碼設計及編譯碼仿真實現(xiàn)[A];201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分冊)[C];2011年
4 王禹;李廣俠;;雙對角結構準循環(huán)LDPC碼設計[A];第九屆衛(wèi)星通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鄭健;QC-LDPC碼構造優(yōu)化及其在分布式信源壓縮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2 唐蕾;LDPC編碼MIMO多中繼協(xié)作通信的性能研究和QC-LDPC碼的優(yōu)化設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3 許拔;準循環(huán)LDPC碼的構造及其理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梟;高速QC-LDPC碼譯碼器的研究與設計[D];東南大學;2018年
2 李高峰;QC-LDPC碼環(huán)結構枚舉和Girth-8/10/12矩陣構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
3 張維;基于QC-LDPC可變碼長碼率編解碼芯片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4 王智榮;高速光通信系統(tǒng)中QC-LDPC碼的設計與構造[D];北京郵電大學;2018年
5 梁夢琪;基于整數(shù)序列的QC-LDPC碼構造方法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7年
6 王耿;短波通信中的QC-LDPC碼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鄭晶晶;QC-LDPC高速譯碼器的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盧海芹;QC-LDPC碼的優(yōu)化設計及其解碼器的硬件實現(xiàn)[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9 楊松;基于代數(shù)構造的QC-LDPC碼對編碼調制技術的研究[D];重慶郵電大學;2016年
10 薛麗;碼率兼容QC-LDPC碼的譯碼器設計及FPGA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558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5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