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反饋的激光自混合測距技術研究
【圖文】:
能得到相同的自混合干涉的物理表達式。本章分。基于推導的理論公式,進行數(shù)值模擬,分析不同光反頻率解的影響。本章為研究多次激光自混合干涉奠定干涉模型涉理論分析現(xiàn)在主要有兩種分析方法。一種是法布里Kobayashi 提出的速率方程理論。下面將從這兩個方面分的光遇到目標物體反射后進入激光腔內(nèi),會發(fā)生自混合示。這個圖是經(jīng)典的三鏡復合腔模型。在這種情況下, 組成的諧振腔來模擬,兩個反射鏡的反射系數(shù)為 層材料,長度為 L。目標物體可以用與 的距離為 反射系數(shù)為 。當激光從鏡面 返回時,這種現(xiàn)象返回到腔體內(nèi)時,這種現(xiàn)象稱為自耦合。 L目標物體
圖 2.2 C 為 0.8 時自混合相位解度反饋水平下的激光自混合干涉相位的分析與仿真饋系數(shù) C 大于 1 時,由公式(2-35)可知該方程有多個解。不同的 C 值,用 MATLAB 做的仿真圖如下圖 2.3 所示,公式(2-35)展現(xiàn)出右邊的解,如下圖所示。其中對(2-35)式做求導處理,我們可以獲得后邊 值的變化情況, = ( ) ( ) ě ( ( ) ) =C ě( ě ) ( Ё等式(2-39)求兩次微分,可以根據(jù)正負性來判斷圖形的凹凸性和最大最小 = ( ) ( = ( ) ( , 取整數(shù),如圖中所示,, 和 對應公式(2-39)右端的波谷和波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N2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輝;夏巍;王鳴;郭冬梅;倪小琦;;光纖激光器自混合干涉效應研究[J];物理學報;2014年23期
2 劉強;王鳴;夏巍;李春成;郝輝;郭冬梅;;正弦相位調(diào)制型激光自混合干涉儀的實時位移測量技術[J];光學學報;2014年06期
3 楊穎;李醒飛;李洪宇;王錯;寇科;;基于激光自混合效應的加速度傳感器[J];光學學報;2013年02期
4 呂亮;戴績俊;朱軍;甄勝來;郝文良;俞本利;;邊發(fā)射半導體激光器自混合測速儀研究[J];量子電子學報;2010年05期
5 韓道福;俞進;馬力;戚小平;;環(huán)形摻鉺光纖激光器自混合散斑及動態(tài)目標距離測量[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0年02期
6 宋兆欣;禹延光;葉會英;張旭;;半導體激光器線寬展寬因數(shù)的測量[J];光通信研究;2008年02期
7 徐軍,趙天鵬,何德勇,呂亮,桂華僑,明海,謝建平,易波;高精度寬動態(tài)范圍單模VCSEL自混合LDV測速方法的研究[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8 陸敏,王鳴,郝輝;半導體激光器的自混合散斑干涉測量流體速度[J];光學學報;2005年02期
9 楊新建,朱鈞,劉剛,張書練;激光自混合顯微系統(tǒng)的設計及實驗研究[J];光學學報;2004年03期
10 王婷婷,李明,王鳴,郝輝;半導體激光器自混合干涉的調(diào)制與放大電路[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宦海;王鳴;郭冬梅;陸敏;;分布反饋半導體激光器自混合干涉的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姜春雷;基于多重反饋自混合干涉的振動測量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2 周俊萍;基于光纖耦合的激光自混合干涉效應[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郭冬梅;相位調(diào)制型激光自混合干涉測量微納米技術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徐軍;單模VCSEL自混合測速、測距及三維圖像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爽;DFB光纖激光器自混合測速及相位調(diào)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2 李世陽;基于自混合效應的半導體激光器線寬展寬因數(shù)測量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709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0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