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寬帶無源器件及人工表面等離激元的研究
【圖文】:
導通高頻信號的特性。LC 集總參數電路具有體積緊湊的優(yōu)勢,但是構 Q 值較低,所以由該諧振結構構成的濾波器性能相對較差。另外于電感 L 和電容 C 都不是理想器件,具有寄生效應。當工作頻率高之后,L 和 C 都將不會呈現其理想特性,所以該諧振結構的頻率使制的。這一限制局限了 LC 集總參數諧振電路的應用場景。外一種微波濾波器的諧振結構是基于分布參數拓撲結構發(fā)展而來。元件的諧振結構可以通過各種傳輸線結構,諸如波導,同軸線,微出來。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微波和射頻濾波器都由一個或者多個耦諧振器組成,因此設計諧振器的技術也可以用于設計濾波器。1962 G. L. Matthaei 等人提出了基于諧振器耦合的濾波器設計方法,為基振器的濾波器設計提供了理論指導[9]。年來,非常多的分布參數諧振結構被發(fā)展出來。2000 年,研究人員等人提出雙環(huán)開路諧振器,這種諧振器可以實現負的介電常數和負的圖 1-1 所示)。如圖 1-2 所示,文獻[11]提出了四分之一波長諧振器加
圖 1-2 四分之一波長諧振器加載開路枝節(jié)構成帶通濾波器[11]時近年來,新穎的加工科技和材料技術的發(fā)展,包括微波集成電路(M系統(MEMS),微加工(Micromachining),高溫超導技術(HTS瓷(LTCC)技術,激勵著傳輸線和濾波器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同計工具諸如全波電磁場仿真器的發(fā)展,已經使得濾波器設計發(fā)生了。許多新穎的具有高性能濾波特性的濾波器設計被發(fā)展和報道出來寬帶濾波器作為超寬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穿墻雷達,醫(yī)學成,,室內超寬帶系統等諸多領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力。2002 年,同意授權超寬帶設備在不經過官方認證的情況下使用,但是超寬帶譜必須嚴格的限定在 3.1-10.6 GHz 范圍內。為了滿足該要求,超發(fā)展成為了微波濾波器學術界的熱點。眾多超寬帶濾波器被開發(fā)和,這些 UWB 濾波器的中心頻點是 6.85 GHz,相對帶寬為 109.5%。文獻[15]和[16]分別利用交指耦合線技術和電磁帶隙結構改善了超帶外抑制能力。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N7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漢;尹成友;范啟蒙;;新型六陷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J];通信學報;2016年12期
2 吳玲;夏應清;李蕾;姜遙歌;;一種新型四陷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5期
3 劉起坤;邢鋒;張廣求;;一種新型雙陷波超寬帶天線設計[J];微波學報;2011年01期
4 嚴吉強;;溫度變化對陷波網絡的影響[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1年05期
5 張強;金杰;李茜;;一種新型具有陷波特性的寬帶單極子天線[J];微波學報;2016年06期
6 趙方雷;廖同慶;吳f;;一款新型雙陷波超寬帶單極子天線設計[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2期
7 吳玲;夏應清;曹霞;;新型小尺寸三陷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J];壓電與聲光;2017年05期
8 馮宏友;;中波天線陷波網絡的分析與設計[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年01期
9 童波;吳先良;肖龍;張量;;基于U形槽和開口圓環(huán)的雙陷波超寬帶天線[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9期
10 董健;胡國強;徐曦;施榮華;;一種可控三陷波超寬帶天線設計與研究[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川;焦永昌;張立;張衛(wèi)兵;弓金剛;;一種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天線[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2 習磊;臧義平;張彪;翟會清;;一種新型雙頻可調的陷波天線[A];201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中冊)[C];2017年
3 馬建;唐萬春;沈來偉;周佳威;;雙陷波超寬帶印刷天線的設計[A];2015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5年
4 趙俊頂;王建朋;陶子文;;一種具有雙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帶通濾波器設計[A];2013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王浩;唐明春;郭李;;一種基于變容二極管的雙陷波可調的超寬帶平面天線設計[A];2015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5年
6 劉貝;丁鮮花;;基于E型雙模諧振器的雙陷波超寬帶帶通濾波器[A];2012全國無線及移動通信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12年
7 崔滿堂;何子遠;邱志強;唐清悟;;一種陷波特性可重構的藍牙超寬帶天線[A];2015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5年
8 魏峰;黃丘林;吳秋逸;史小衛(wèi);陳麗;;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帶通濾波器[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1年
9 喬青;尹應增;吳為軍;任學施;蘇振華;;一種新穎的陷波超寬帶平面天線[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10 徐風清;何志國;王玉蜂;;一種小型陷波超寬帶天線[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映江;微波寬帶無源器件及人工表面等離激元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2 楊光;可控帶寬的陷波超寬帶天線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3 白玉;共面波導饋電的多陷波超寬帶天線的研究與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4 劉乘源;基于開路枝節(jié)的多陷波超寬帶濾波器/天線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年
5 叢培文;浮體運動響應的完整二階時域方法和非線性準陷波現象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6 丁揚;南海北部環(huán)流和陸架陷波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7 劉祥龍;小型超寬帶天線設計及其時域特性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吳愛婷;小型平面超寬帶天線及自動化設計方法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師曉敏;新型微波濾波器及天線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年
10 劉必燈;斷陷盆地及斷層破碎帶場地地震動效應[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運;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濾波器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2 張文;陷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與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5年
3 徐曦;陷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4 張明;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天線研究與設計[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鄧丹萍;超寬帶天線及其陷波特征的研究與設計[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6 汪然;基于開口諧振環(huán)的陷波超寬帶天線設計[D];安徽大學;2016年
7 榮波;超寬帶陷波微帶天線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8 楊丹;衛(wèi)星天線及帶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天線的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9 張朦;雙陷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與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10 劉鑫;超寬帶天線的陷波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596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9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