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波導諧波抑制器的研究
【圖文】:
常見方法是改變微帶線的形狀,通常我們將它改為正弦線,,這樣是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將微帶線的奇模波長增加的方法來達到抑制第二寄生通帶的目的[5,6]。在微帶設計的電路中也可以利用電容加載的方式,利用其形成的慢波效應,以達到出現(xiàn)帶阻效應的目的,最終對高次諧波產(chǎn)生了抑制效果[7]。由于微帶技術運用的十分廣泛且發(fā)展迅速,相對于微帶濾波器抑制寄生通帶的技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腔體諧波抑制濾波器的研究發(fā)展較就顯得緩慢一些。下面的內(nèi)容將主要描述一下在腔體濾波器方向的抑制寄生通帶技術的近現(xiàn)代研究發(fā)展狀況和趨勢。對腔體諧波抑制器的研究很早就有專家提出來,早在 1964 年的時候,美國科學工作者 H.J.RIBLRT 就在美國申請了關于腔體諧波抑制器的專利[8],下面的圖 1-1即簡單的描述出了這個專利所利用的大致原理圖。在專利的設計過程中,H.J.RIBLRT 在分析計算出每個腔體的結(jié)構(gòu)尺寸、單腔諧振頻率、腔體與腔體之間的耦合系數(shù)后,簡單的通過變化級聯(lián)的空腔矩形諧振器的寬度,從而達到了抑制寄生通帶的效果。但是由于設計者的條件有限,并且設計經(jīng)驗不足,所以從他所給出的 S 參數(shù)圖(圖 1-2)中并不能看不出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圖1-2 H.J.RIBLRT所得到的S參數(shù)圖.J.RIBLRT 的專利中并沒有給出非常好的抑制效果,這種改通帶的方式卻給以后得科研工作者很大程度上的引導作用,Protap Pramanick 和 Raju Balasubramanian 共同提出了通證這種形式的濾波器[9]。在文章中他們共同設計模擬了工作四腔矩形波導濾波器。的到的結(jié)果是將高次模產(chǎn)生的寄生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7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良玉;李勝先;;微波雙通帶濾波器多項式綜合技術[J];空間電子技術;2011年02期
2 韋柳泰;;一種雙通帶微帶濾波器的設計[J];電子科技;2012年06期
3 張德斌;鄧園平;凌天慶;;通帶內(nèi)雙臺階響應濾波器的分析與研究[J];微波學報;2012年S1期
4 周正,劉澤民;通帶衰減最大平坦型通用參數(shù)濾波器[J];通信學報;1984年04期
5 賴鑫;;一種采用階梯阻抗諧振器和缺陷地面結(jié)構(gòu)共同實現(xiàn)的三通帶濾波器(英文)[J];電訊技術;2013年05期
6 安婷婷;張文梅;;雙通帶帶通濾波器的分析與設計[J];測試技術學報;2009年04期
7 孫晨霞;馮立營;;第二通帶可調(diào)的雙通帶濾波器設計[J];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8 李平輝;趙亮;崔志富;謝鍇;;一種新型寄生通帶抑制結(jié)構(gòu)[J];微波學報;2008年04期
9 郁高峰;;阻帶具有衰減極點的雙通帶濾波器[J];通信技術;2010年05期
10 范彥;董宇亮;;T型支節(jié)加載的雙模雙通帶微帶濾波器[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2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東;王凱;王東亞;章新華;;通帶無失真空域預濾波設計[A];2009年全國水聲學學術交流暨水聲學分會換屆改選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張文梅;藥春暉;張冰;;基于環(huán)形結(jié)構(gòu)的雙通帶濾波器[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3 鐘良玉;李勝先;;微波雙通帶濾波器技術研究[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1年
4 朱鋒杰;周浩淼;肖英;夏哲雷;;一種磁電可調(diào)雙通帶濾波器[A];浙江省電子學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劉海文;張智
本文編號:25868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8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