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子信息論文 >

應用于激光誘導熒光檢測的微透鏡陣列

發(fā)布時間:2018-11-27 06:47
【摘要】:基于激光誘導熒光檢測技術(shù)的微流控系統(tǒng)廣泛應用于生物化學檢測領域。針對微流控系統(tǒng)中檢測樣本較少,誘導熒光強度較弱的問題,設計并制作了一種集成有微透鏡陣列(MLA)的微流控芯片來提高熒光檢測強度。采用熱熔技術(shù)制備直徑變異系數(shù)為0.36%的8×8光刻膠微透鏡陣列模具。采用軟光刻工藝,制造集成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微透鏡陣列的蓋片,焦距均勻性誤差為7%。制造具有微通道的基片,并采用氧等離子鍵合技術(shù)封裝蓋片和基片。將濃度為10μmol·L~(-1)的異硫氰酸熒光素熒光染料溶液注入微流控芯片,利用熒光顯微鏡檢測芯片的熒光強度。結(jié)果表明,透鏡處的熒光強度比無透鏡時提高了約2.2倍。
[Abstract]:The microfluidic system based on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echnique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biochemical detection. A microfluidic chip integrated with microlens array (MLA)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to improve the intensity of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re are fewer samples and weak induce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 the microfluidic system. An 8 脳 8 photoresist microlens array mould with a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0.36% was fabricated by hot melt technique. Using the soft lithography process, the cover plate integrated with polydimethylsiloxane microlens array is fabricated, and the focal length uniformity error is 7. The substrate with microchannel is fabricated, and the cover and substrate are encapsulated by oxygen plasma bonding technology. The fluorescent dye solution of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10 渭 mol L ~ (-1) was implanted into the microfluidic chip.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chip was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t the lens is about 2.2 times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the lens.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微納米技術(shù)及系統(tǒng)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375076,5147507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51621064)
【分類號】:TN24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應俊,覃亞麗;兩種離子交換型變折射率微透鏡[J];光學學報;1990年01期

2 許喬,葉鈞,包正康,侯西云;熱熔微透鏡陣列的綜合性能測試[J];儀器儀表學報;1996年S1期

3 劉德森,梅鎖海;球形自聚焦平面微透鏡陣列研究[J];光學學報;1992年06期

4 劉德森,高應俊,朱傳貴,宋光年,高鳳,姚勝利,閆國安;自聚焦平面微透鏡陣列的制作及其基本特性[J];高技術(shù)通訊;1996年04期

5 張勇;張斌珍;吳淑娟;姚德啟;范新磊;;主光軸平行于基底的微透鏡陣列制作與測試[J];微納電子技術(shù);2013年01期

6 高愛華,朱傳貴;仿復眼成像的實驗模擬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2期

7 李光曉;微透鏡陣列[J];光電子技術(shù)與信息;1998年04期

8 劉志輝;石振東;楊歡;李國俊;方亮;周崇喜;;衍射微透鏡陣列用于半導體激光光束勻化[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年07期

9 賈正根;微透鏡陣列[J];微電子技術(shù);1998年03期

10 ;微透鏡陣列[J];光機電信息;1999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德森;;方形微透鏡陣列的制作及像差分析[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蔣小平;仿復眼六角形孔徑掩埋式變折型曲面微透鏡陣列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王貞福;微透鏡集成大功率垂直腔面發(fā)射激光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寬;基于微透鏡陣列的激光光束整形技術(sh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廖明星;非球面雙焦距微透鏡的制造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6年

3 張寶昊;方形孔徑平面微透鏡陣列的泰伯效應及莫爾顯示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4 劉麗紅;基于非成像光學的微透鏡陣列激光整形器件優(yōu)化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5 崔崧;微透鏡陣列光刻投影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2年

6 張鳳軍;方形平面微透鏡陣列的實驗研究及理論初探[D];西南大學;2011年

7 劉志輝;大口徑菲涅耳衍射微透鏡陣列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光束勻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shù)研究所);2014年

8 陳潔;方形孔徑平面微透鏡陣列的折射率分布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9 周芳;微透鏡陣列薄膜在OLED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郝勁波;基于微透鏡陣列的三維物體識別[D];西北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3597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3597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47c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