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脈沖信號電離層傳播的時間特性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irregular structure of the ionosphere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ionosphere on the propagation tim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pulse signal passing through the ionosphere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ime moment, double frequency and double point function obtained by iterative method of integral equation, the time delay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signal propagating through the ionospheric random medium are discussed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polar background ionospheric parameters, the variation of the additional delay of the pulse signal with the irregular spectral index,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ales of the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and the variance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fluctuation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delay of ionospheric pulse signal propagation depend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ackground ionosphe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group velocity propagation term, and the dispersion of the ionospheric irregular body. The effect of scattering on the additional delay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signal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ens of times in order of magnitude.
【作者單位】: 西安工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西安工程大學理學院;
【基金】: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4JK1295) 西安工程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BS1418)
【分類號】:TN01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馬?;常紅芳;孫琳;郭欣興;;強弱起伏下電離層電波閃爍特性[J];紡織高;A科學學報;2015年01期
2 胡光明;馬?;;電離層電波信號衰減的混沌時間序列預測[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3 李桂珍,吳健,黃際英,彭素琴;適合隨機電離層介質雙頻、雙點互相干函數(shù)的解[J];電波科學學報;2003年02期
4 許正文,吳健,霍文平,吳振森;湍流介質中傳播的脈沖時間展寬特性[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力學、天文學;2003年02期
5 吳健,劉瑞源;穿過電離層電子密度不均勻體的脈沖平均到達時間[J];電子學報;1996年12期
6 吳健,劉瑞源;前向多重散射矩方程的解及其在電離層閃爍中的應用[J];中國科學(A輯 數(shù)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1989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常紅芳;尹紀欣;;電磁脈沖信號電離層傳播的時間特性[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2 向寧靜;吳振森;郭秋芬;;湍流大氣脈沖波束經(jīng)漫射目標散射的統(tǒng)計特性[J];光學學報;2016年10期
3 石曉娟;;基于翻轉正交頻分復用的光通信LED失真抑制[J];計算機仿真;2016年06期
4 王琳茹;常安定;;一種新的研究區(qū)間不確定性傳播方法[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6年03期
5 馬?;常紅芳;孫琳;郭欣興;;強弱起伏下電離層電波閃爍特性[J];紡織高;A科學學報;2015年01期
6 胡光明;馬?;常紅芳;;高緯電離層離子速度分布函數(shù)及其非相干散射譜[J];紡織高;A科學學報;2013年03期
7 郭婧;張合;王曉鋒;;降雨衰減對激光引信精確定距的影響[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8 夏東坤;李洋;乞耀龍;洪文;吳一戎;;星載極化干涉SAR系統(tǒng)電離層去相干研究[J];電子學報;2011年06期
9 丁宗華;陳春;;電離層色散效應對線極化雷達信號的影響分析[J];電波科學學報;2011年01期
10 馬?;郭立新;胡紅橋;;電離層閃爍功率譜及不均勻體漂移速度反演[J];電波科學學報;2010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侍顥;張東和;郝永強;肖佐;;中國低緯度地區(qū)電離層閃爍效應模式化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4年03期
2 胡光明;馬?;常紅芳;;高緯電離層離子速度分布函數(shù)及其非相干散射譜[J];紡織高;A科學學報;2013年03期
3 徐彬;劉鈍;;電離層閃爍對GNSS的影響[J];全球定位系統(tǒng);2011年03期
4 劉鈍;馮健;鄧忠新;甄衛(wèi)民;;電離層閃爍對GPS系統(tǒng)定位性能的影響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10年04期
5 馬?;郭立新;崔佳慶;;基于修正Rytov方法的光波斜程閃爍問題研究[J];紡織高;A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6 尚社平;史建魁;甄衛(wèi)民;P.M.Kintner;郭兼善;羅熙貴;武順智;陳麗;;赤道地區(qū)L-波段電離層閃爍的形態(tài)特性[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3期
7 李桂珍,吳健,黃際英,彭素琴;適合隨機電離層介質雙頻、雙點互相干函數(shù)的解[J];電波科學學報;2003年02期
8 邢孟道,保錚;電離層電波傳播相位污染校正[J];電波科學學報;2002年02期
9 甄衛(wèi)民,吳健,曹沖;電離層不均勻性對GPS系統(tǒng)的誤差影響分析[J];電波科學學報;1998年02期
10 吳健,,劉瑞源;穿過電離層電子密度不均勻體的脈沖平均到達時間[J];電子學報;1996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電離層傳播[J];電波與天線;1995年02期
2 ;電離層傳播[J];電波與天線;1995年03期
3 韓文q,曹艾,鄭怡嘉;大尺度電離層相位起伏的初步分析[J];電波科學學報;1996年01期
4 陳罡;趙正予;王烽;;應用武漢電離層斜向返回探測系統(tǒng)測量回波相位[J];電波科學學報;2007年02期
5 姬勇力;李雪;焦培南;;基于局部熵最小電離層相位污染提取算法[J];微計算機信息;2010年31期
6 婁鵬;凡俊梅;柳文;焦培南;魯轉俠;;電離層斜向傳播異常信號特性的研究[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11年01期
7 胡光明;馬?;;電離層電波信號衰減的混沌時間序列預測[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8 黃朝松,李鈞;電離層對聲重波的非線性響應(英文)[J];云南天文臺臺刊;1990年S1期
9 毛梅;;遠距離短波電離層傳播完整理論[J];電波與天線;1996年01期
10 甄衛(wèi)民,吳健,曹沖;電離層不均勻性對GPS系統(tǒng)的誤差影響分析[J];電波科學學報;199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古士芬;吳中華;;關于人工改變電離層的問題[A];第九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2 於曉;甄衛(wèi)民;劉鈍;馮健;;基于三頻信標觀測的電離層層析[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毛田;萬衛(wèi)星;樂新安;孫凌峰;趙必強;郭建鵬;;中國扇區(qū)的TEC統(tǒng)計模式[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酈洪柯;寧百齊;李國主;;不同尺度低緯電離層不規(guī)則體漂移特性的觀測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地磁與空間物理研究室[C];2014年
5 郭杰;牛忠霞;周東方;趙榮;;不同分層模型時電離層折射對短波傳播的影響[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萬衛(wèi)星;;李鈞先生與我國電離層聲重波的觀測研究[A];輝煌的歷程——回顧中國地球物理學會60周年?痆C];2007年
7 陶偉;史建魁;王國軍;;高低緯地區(qū)電離層擴展F暴時特性比較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許正文;吳健;吳振森;;電離層對天基雷達影響效應的綜述[A];第十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9 王建平;劉瑞源;吳振森;平勁松;張北辰;黃逸丹;;一種用于電離層垂直TEC的內(nèi)插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趙庶凡;申旭輝;潘威炎;張學民;廖力;;VLF電磁波從大氣層到低電離層的傳播特性分析[A];中國地震學會空間對地觀測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趙志珩;戰(zhàn)場等離子魔術師[N];解放軍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賀黎明;滑坡與地震監(jiān)測中電離層擾動分析及其影響改正算法[D];東北大學;2014年
2 徐盛;極區(qū)電離層F2層峰值電子密度特性共軛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王成;電離層對星載SAR成像質量影響和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章紅平;基于地基GPS的中國區(qū)域電離層監(jiān)測與延遲改正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6年
5 趙晶晶;區(qū)域電離層電子密度反演與重構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6 丁宗華;電離層頻高圖自動度量與分析的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06年
7 李江挺;電磁波在空間等離子體中傳輸與散射若干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8 曹丙霞;地震先兆電離層舒曼諧振異常監(jiān)測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王靜;遠紫外遙感電離層關鍵參量的反演技術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桂曉純;基于卡爾曼濾波衛(wèi)星三頻信標仿真分析研究[D];溫州大學;2015年
2 李慧霞;基于USRP的電離層軟件雷達探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南昌大學;2015年
3 劉銳;電離層及不均勻體漂移速度反演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4 蔡文星;加熱電離層中的電波傳播特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5 虞超;電磁波在電離層的傳播特性及含碳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6 白海洋;電離層回波多普勒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翟厚濤;VF/ELF電磁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馮越;電離層對星載SAR性能影響[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3年
9 尚超;高頻天地波雷達電離層相徑擾動建模及抑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趙庶凡;地震巖石層—大氣層—電離層耦合機理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2010年
本文編號:23356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33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