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補償算法的紅外探測器非均勻性校正
本文關鍵詞: 紅外焦平面 非均勻性校正 補償算法 FPGA 出處:《紅外技術》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由于工藝條件的限制,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各像元的非均勻性嚴重影響了紅外圖像質(zhì)量,由紅外焦平面非均勻性所導致的成像效果變差的問題已成為制約紅外成像技術應用的瓶頸;贔PGA為數(shù)據(jù)處理核心的硬件平臺,采用領域平均算法結合加權濾波算法以及溫度補償算法依次實現(xiàn)了對紅外圖像的盲元校正與實時補償處理。實驗結果表明此算法能夠?qū)崟r處理圖像補償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大量數(shù)據(jù),顯著地提高了紅外圖像質(zhì)量,并且僅用FPGA完成所有數(shù)據(jù)處理,構成了精簡的最小系統(tǒng),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Abstract]: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ocess conditions, the nonuniformity of each pixel of the infrared focal plane detector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infrared image. The problem of poor imaging effect caused by infrared focal plane inhomogeneity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imaging technology. The hardware platform based on FPGA is the core of data processing. Domain average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weighted filtering algorithm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algorithm are used to realize blind element correction and real time compensation of infrared image in tur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can process a large number of data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image compensation in real time. The infrared image quality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all data processing is completed only with FPGA. The reduced minimum system is formed and the cost is reduced effectively.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昆山光微電子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863計劃(2015AA0426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1370044) 中科院-北大率先合作團隊資助經(jīng)費(201510280052)
【分類號】:TN2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安廣齊;趙剡;張海峰;;紅外探測器盲元檢測及補償[J];航空兵器;2016年03期
2 史浩然;李召龍;沈同圣;;紅外焦平面陣列非均勻性的校正方法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6年02期
3 趙斌;王建華;;基于PSO-BP的紅外溫度傳感器環(huán)境溫度補償[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5年02期
4 呂游;何昕;魏仲慧;;紅外焦平面陣列非均勻性校正算法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5年02期
5 喬冰琴;常曉明;;改進粒子群算法在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擬合非線性函數(shù)方面的應用[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6 王少白;王春鴻;饒長輝;;點源目標質(zhì)心探測中單個盲元線性插值補償算法選取[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2年08期
7 云磊;;牛頓迭代法的MATLAB實現(xiàn)[J];信息通信;2011年06期
8 丁克良;沈云中;歐吉坤;;整體最小二乘法直線擬合[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9 陳西曲;李祥輝;易新建;王雙保;;新型無TEC的非制冷IRFPA讀出電路研究[J];紅外與激光工程;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沙美妤;劉利國;;球軸承CSALT樣本分配方案仿真優(yōu)化設計[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7年04期
2 劉滿義;董云洲;丁浩東;馬俊;趙鑫;;基于MATLAB的非線性方程組的求解方法[J];科技風;2017年14期
3 徐人恒;依溥治;王海濱;趙曉琪;;基于威布爾分布的電能表可靠性分析[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年07期
4 張秋旋;王瑋冰;李佳;;基于補償算法的紅外探測器非均勻性校正[J];紅外技術;2017年07期
5 張崢;陶耀東;余騁遠;;基于ARMA模型的工業(yè)電容退化狀態(tài)研究方法[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17年07期
6 龍敏;雷娟娟;;認知無線電中一種新型的功率控制算法[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7年07期
7 鞠英博;李偉;姚磊;;基于總體最小二乘的直線擬合方法探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7年06期
8 石永彪;黃飛;楊龍;張ng;;基于DM8148的紅外視頻采集存儲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激光與紅外;2017年05期
9 郝成;劉玉娟;劉旭;;雙波長激光測粒儀及其反演算法總體設計[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7年04期
10 文偉松;譚_g;朱凱;梁盛好;;基于激光掃描的移動機器人行走環(huán)境直線檢測[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7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莉;楊博;;紅外成像導引頭通用測試評估系統(tǒng)設計[J];航空兵器;2015年03期
2 簡獻忠;陸睿智;郭強;;改進的單幅紅外圖像局部自適應非均勻校正[J];激光與紅外;2014年12期
3 張紅輝;羅海波;余新榮;丁慶海;;采用特征直方圖的紅外焦平面陣列盲元檢測方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4年06期
4 藺向明;;基于紅外成像的小目標檢測技術研究[J];航空兵器;2014年03期
5 劉毅;;紅外圖像復雜度評估方法綜述[J];航空兵器;2014年03期
6 李正;王文生;張桂源;;一種用于目標探測跟蹤的紅外變焦系統(tǒng)設計[J];航空兵器;2014年02期
7 李麗萍;袁祁剛;朱華;王旭;周慧敏;;一種新的紅外焦平面陣列盲元檢測算法[J];紅外技術;2014年02期
8 許兆美;劉永志;楊剛;王慶安;;粒子群優(yōu)化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激光銑削質(zhì)量預測模型[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09期
9 黃國炳;;紅外校準裝置探測系統(tǒng)設計[J];航空兵器;2013年02期
10 周方方;司斌;王暉;張喜濤;;紅外圖像仿真的發(fā)展綜述[J];航空兵器;201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鐘茗,陳炳若,韋冬青;基于硅雙結色敏器件的光功率補償算法[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05年01期
2 熊志武;李文龍;尹周平;;RFID設備點膠高度補償算法研究與實現(xiàn)[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3年16期
,本文編號:1529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52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