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設計中“電磁兼容”教學實踐
本文關鍵詞: 電磁兼容 畢業(yè)設計 開關電源 出處:《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本科教學計劃中未開設"電磁兼容"課程的自動化專業(yè),嘗試在畢業(yè)設計階段進行電磁兼容的案例導入式教學。選用開關電源中的EMI濾波器、緩沖電路和變壓器屏蔽等作為應用案例,引導學生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Abstract]:Aiming at the automation specialty of the cours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which is not offered i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la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arry out the case introduction teaching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stage. The EMI filter in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s selected. As an application case, buffer circuit and transformer shield can guide students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作者單位】: 煙臺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煙臺大學教務處;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1403329)
【分類號】:G642;TN03-4
【正文快照】: 隨著電子電氣技術(shù)的發(fā)展,各類用電設備越來越多,電磁干擾的問題十分突出。同時,國際和國內(nèi)不斷制訂或修訂強制性的電磁兼容標準,如國內(nèi)GB4824—2013《工業(yè)、科學和醫(yī)療(ISM)射頻設備騷擾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在2015年1月13日強制實施?梢,電磁兼容成為電子系統(tǒng)設計的重要組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汪泉弟;安宗裕;鄭亞利;彭河蒙;李旭;;電動汽車開關電源電磁兼容優(yōu)化設計方法[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4年09期
2 崔旭升;李建雄;陳治通;楊慶新;牛萍娟;;開關電源電磁輻射干擾的建模與仿真[J];電源技術(shù);2014年05期
3 龍幸;張辛;;開關電源電磁兼容分析與設計[J];微波學報;2012年S3期
4 許傳發(fā);;開關電源電磁兼容技術(shù)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shù);2012年04期
5 白昊;張強;李萬玉;;基于開關電源的EMI濾波器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力電子技術(shù);2012年05期
6 尹華;馮小飛;徐勇;;一種車載部件電源的電磁兼容設計研究[J];微電子學;2012年02期
7 白峰;牛忠霞;周東方;;開關電源輻射發(fā)射的建模與仿真[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飛;梁入文;張楠;;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設計中“電磁兼容”教學實踐[J];實驗技術(shù)與管理;2017年07期
2 張逸成;葉尚斌;張佳佳;姚勇濤;;電力電子設備傳導噪聲抑制措施研究綜述[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7年14期
3 伍鵬程;張健穹;劉慶想;張政權(quán);;基于AC-link技術(shù)的充電電源EMI濾波器改進設計[J];安全與電磁兼容;2017年03期
4 王亮;湯佩文;顏偉;高翔;王恩榮;;電動汽車充電樁對電能質(zhì)量和電磁環(huán)境的影響[J];電源學報;2017年03期
5 孫學武;吳昊;景凱凱;張勇;胡小東;;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現(xiàn)場電磁兼容特性及防護技術(shù)研究[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7年02期
6 韋莉;劉帥;尤偉玉;張逸成;姚勇濤;;一種新型非諧振型軟開關交錯并聯(lián)Boost電路[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7年03期
7 楊建軍;唐云峰;汪海勇;;射頻系統(tǒng)的電源電磁兼容設計[J];微波學報;2016年06期
8 張浩;石進永;齊連偉;王念春;陳中;黃學良;;水冷散熱結(jié)構(gòu)對電磁干擾抑制的研究[J];電器與能效管理技術(shù);2016年23期
9 馮非;程蘇;董凱;;基于EMI電源濾波器的設計和研究[J];信息通信;2016年12期
10 江國棟;周國揚;;割草機器人電磁兼容設計[J];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世山;朱葉;沈湛;;構(gòu)成平面EMI濾波器元件電磁參數(shù)的提取[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21期
2 康偉;張麗霞;劉春艷;;電流型PWM整流器輸出濾波器設計方法[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2年06期
3 楊玉崗;那欣;王長華;馮本成;;基于積木式交錯并聯(lián)的平面全集成EMI濾波器[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2年03期
4 陳仲;陳淼;羅穎鵬;石磊;崔連杰;;一種采用單功率管橋臂的并聯(lián)型有源濾波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5 黃華高;陳瑋;陳恒林;錢照明;;Boost變流器傳導電磁干擾的近場耦合模型[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年11期
6 趙全斌;付琦;和軍平;;反激式變換器電磁輻射的FDTD仿真與分析[J];電工電能新技術(shù);2011年03期
7 趙明敏;謝樹果;蘇東林;孫宏濤;;星載二次電源的電磁兼容預設計[J];航空學報;2011年05期
8 張曉光;和軍平;孫力;王毅;;Flyback開關電源近場磁輻射預測與抑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0年10期
9 陳新;馬海嘯;龔春英;;應用于航空變頻電源系統(tǒng)的新型串聯(lián)混合有源濾波器[J];航空學報;2009年12期
10 陳仲;朱銀玉;羅穎鵬;;基于交流側(cè)LC濾波的近正弦輸入電流三相整流器[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09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一銘;;電磁兼容課程教學中的典型案例導入與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2 王欣,王建亞;全固態(tài)電視發(fā)射機的電磁兼容改進設計[J];泰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3 陳必群;電子產(chǎn)品的電磁兼容[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4 雷紹蘭;劉述喜;楊佳;李山;;“電磁兼容理論”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06期
5 戴晴;劉培國;付云起;;研討式教學在“電磁兼容原理”教學中的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2年05期
6 李玉梅;卜樂平;;“電磁兼容”課程案例導入式教學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年26期
7 吳冬燕;;基于校企合作的“電磁兼容檢測技術(shù)”課程開發(fā)實踐研究[J];職教通訊;2013年30期
8 林玉玲;論電氣設備的電磁兼容[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9 林一蘇;;電磁干擾下的醫(yī)療設備電磁兼容研究[J];南昌高專學報;2008年04期
10 楊德強;潘錦;陳波;王志敏;;《電磁兼容原理》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shù);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暉;覃宇建;劉培國;;艦船電磁兼容仿真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陳紹魁;;智能化電器及系統(tǒng)的電磁兼容[A];第五屆全國智能化電器及應用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3 劉鴻琴;;淺談電磁兼容及其測試[A];2001年電子測量新技術(shù)報告會論文集[C];2001年
4 趙剛;;序[A];第六屆全國電磁兼容性學術(shù)會議2004EMC論文集[C];2004年
5 于延霞;;快軌車電磁兼容解決措施[A];2008年中國鐵道學會牽引動力學術(shù)年會——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王建國;;無線超短波電磁兼容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法研討[A];2010第十五屆可靠性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張敏;藍天翼;;車載平臺電磁兼容的數(shù)值仿真[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8 李永明;俞集輝;;從電氣工程類學生中培養(yǎng)電磁兼容人才的探討[A];電工理論與新技術(shù)2004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沈小宇;;電磁兼容學科綜述[A];電氣技術(shù)發(fā)展綜述[C];2004年
10 宋云;張進;;電磁兼容與可靠性[A];江蘇省電工技術(shù)學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2004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朱巍;電磁兼容困擾家電企業(yè)[N];中國電子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吳健南 青云;EMC認證向無形“殺手”宣戰(zhàn)[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3 本報特約通訊員 張文新 本報記者 張鋒;電磁兼容: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課題[N];解放軍報;2005年
4 黃小琴 曾軼群;203所的EMC[N];中國航天報;2006年
5 朱明杰 吳慎山;歐盟的電磁兼容指令[N];電子資訊時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諸玲珍;EMC:新需求催生新技術(shù) 企業(yè)參與標準制定至關重要[N];中國電子報;2010年
7 曉光;手機上市要通過電碰兼容認證[N];江蘇經(jīng)濟報;2000年
8 小令;打造檢驗檢疫電磁兼容檢測平臺[N];蘇州日報;2011年
9 本報特約撰稿人 白同云;電磁兼容認證與有關法規(guī)[N];中國電子報;2000年
10 記者 劉伊婷;電磁兼容不合格仍是主要問題[N];中國質(zhì)量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中昊;系統(tǒng)級電磁兼容現(xiàn)場測量關鍵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2 馬云雙;新一代動車組電磁兼容關鍵技術(sh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3 任國峰;汽車電控單元的熱和電磁兼容優(yōu)化設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高升;電子信息系統(tǒng)電磁兼容維護關鍵技術(shù)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5 白保東;電磁兼容暗室特性的時域分析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吳定超;汽車電磁兼容仿真預測技術(shù)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張旭鋒;傳輸線理論及電磁兼容計算的半解析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1年
8 李勃;無人機電磁兼容專家系統(tǒng)軟件平臺中若干關鍵問題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9 楊開宇;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tǒng)電磁兼容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10 樊寬剛;轎車發(fā)動機點火系統(tǒng)電磁輻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燦;轉(zhuǎn)向架失穩(wěn)檢測裝置電磁兼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張小飛;基于小波分析和FastICA算法在電磁兼容中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3 夏歡;基于ICA和STFFT算法的輻射EMI噪聲分析與診斷方法[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4 鄭悠;多通道Ka波段T/R組件EMC問題分析與改進[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周忠洋;電子信息系統(tǒng)電磁兼容故障樹技術(sh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馬晨;雙多頻測試技術(shù)與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7 孫冉;PCB電路與結(jié)構(gòu)的EMC協(xié)同仿真技術(sh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宋逸超;基于頻率選擇表面屏蔽的運載平臺電磁兼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張方雷;基于LabVIEW傳導騷擾測量系統(tǒng)[D];濟南大學;2015年
10 黃r,
本文編號:1468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46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