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中納秒脈沖下絕緣子表面電荷積聚對表面電場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真空中納秒脈沖下絕緣子表面電荷積聚對表面電場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納秒脈沖 真空 電荷積聚 靜電探頭 電場分布 沿面閃絡
【摘要】:真空絕緣子表面電荷的積聚會改變電場分布,影響絕緣子的閃絡電壓。為了量化研究表面電荷積聚對表面電場的影響程度,本文采用靜電探頭法測量了真空中納秒脈沖作用下多種陶瓷絕緣子表面電荷的二維分布,并結合掃描電子顯微鏡獲得的絕緣子表面微觀形貌特征分析了不同試品表面電荷積聚存在差異的原因。提出了一種由表面電荷測量結果求得表面電荷引起的電場的計算方法,與軟件仿真得到的脈沖電壓產生的電場相結合,量化了表面電荷積聚對表面電場的影響程度。研究結果顯示,表面電荷對絕緣子表面電場有增強或削弱作用,大部分情況會增強電場,最大增強程度可達近2倍。閃絡試驗結果證實表面電荷的積聚會降低絕緣子的閃絡電壓。因此要盡量選擇表面電荷積聚少的真空絕緣材料,以提高絕緣強度。
【作者單位】: 華北電力大學高電壓與電磁兼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新能源電力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納秒脈沖 真空 電荷積聚 靜電探頭 電場分布 沿面閃絡
【分類號】:TM216
【正文快照】: 真空絕緣子在航空航天、脈沖功率技術等領域中有廣泛的應用。加入絕緣子后的絕緣強度遠小于相同大小的純真空間隙或固體絕緣子本身的絕緣強度[1]。據(jù)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的速調管、日本高能物理國家實驗室中的加速器及美國能源部CEBAF的加速器都曾發(fā)生過由于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啟明,孫庚晨,羅學金,李小偉;100kV高壓ns陡脈沖源的研制[J];高電壓技術;2002年06期
2 張永輝,常安碧,甘延青,繆鐵鶯;一種同軸高壓電容分壓器的設計[J];高電壓技術;2003年01期
3 楊莉;湯俊萍;邱愛慈;黃建軍;張永民;任書慶;;納秒脈沖下真空中絕緣子表面帶電特性[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8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華;Marx發(fā)生器充電電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鳳杰;羅學金;李小偉;周啟明;;基于時域有限差分法的亞納秒有界波模擬器數(shù)值模擬及分析[J];電子工程師;2008年07期
2 陳煒峰;蔣全興;;一種電阻脈沖分壓器的研制[J];高電壓技術;2006年07期
3 高景明;劉永貴;楊建華;;一種電容補償型高壓電容分壓器的設計[J];高電壓技術;2007年06期
4 衛(wèi)兵;傅貞;王玉娟;顧元朝;計策;李洪濤;豐樹平;;脈沖功率裝置中電容分壓器的設計和應用[J];高電壓技術;2007年12期
5 王曉明;孫兆沖;侯召政;方輝;;晶閘管Marx發(fā)生器電路及充放電特性[J];高電壓技術;2008年05期
6 衛(wèi)兵;傅貞;王玉娟;計策;顧元朝;李洪濤;豐樹平;;用于Marx發(fā)生器電壓測量的水電阻分壓器[J];高電壓技術;2008年05期
7 李登云;邱愛慈;孫鳳舉;曾江濤;劉軒東;;100kV觸發(fā)器輸出脈沖的陡化[J];高電壓技術;2008年06期
8 丁恩燕;張現(xiàn)福;陸巍;楊周炳;劉天文;;短路-銳化開關組合形成超寬帶雙極脈沖實驗分析[J];高電壓技術;2010年10期
9 范麗思;魏光輝;崔耀中;;采用同軸銳化技術的快沿脈沖模擬系統(tǒng)研制與測試[J];高電壓技術;2010年12期
10 鄒曉兵;朱宏林;曾乃工;王新新;;納秒級高壓快脈沖發(fā)生器的研制[J];高電壓技術;201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殷毅;折疊型雙脈沖—長脈沖調制器及其激光觸發(fā)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梁步閣;UWB雷達目標探測理論與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3 馬喬生;X波段相對論返波管振蕩器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4 高景明;陡化前沿Marx發(fā)生器及其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王慶峰;緊湊型重復頻率脈沖功率源的探索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徐剛;頻率可調寬帶高功率微波輻射源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7 邵霞;電流型電子式電壓互感器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芳建;基于全橋串聯(lián)諧振的電容器充電電源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2 唐力則;100kV沖擊電壓試驗系統(tǒng)的設計及XLPE/MMT納米復合材料擊穿性能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3 葉兵;測量水介質電子加速器脈沖電壓的電容分壓器的研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孫鳳杰;時域有限差分法在分析快前沿電磁脈沖模擬器場的傳播與分布中的應用[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5 陳新;用于15kV納秒級脈沖發(fā)生器的測控系統(tǒng)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6 王典;高壓陡前沿脈沖發(fā)生器的設計[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9年
7 俞建國;基于鐵氧體傳輸線的脈沖陡化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趙東陽;一種生物醫(yī)用皮秒級高壓脈沖發(fā)生器的研制[D];重慶大學;2010年
9 張志;射頻電源自動阻抗匹配器的開發(fā)和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10 唐正明;基于國軍標RS105測試系統(tǒng)的電磁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繼深;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J];安全與電磁兼容;2002年02期
2 鐘和清,鄒云屏,徐至新,李勁,潘垣;一種基于三電平逆變器拓撲的串聯(lián)諧振軟開關CCPS[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10期
3 曾光,金舜,史明;高頻高壓變壓器分布電容的分析與處理[J];電力電子技術;2002年06期
4 邵學飛,李威強;淺析高頻變壓器分布參數(shù)的變化趨勢[J];電力電子技術;1995年01期
5 鐘和清,徐至新,鄒云屏,周丕璋,郭良福;串聯(lián)諧振CCPS電路結構研究[J];電氣傳動;2005年07期
6 丁衛(wèi)東,王霞,邱毓昌;電容器恒流充電電源的通用諧振電路模型[J];高電壓技術;2002年02期
7 鐘和清,徐至新,鄒旭東,朝澤云,李勁,林福昌;軟開關高壓開關電源研究[J];高電壓技術;2003年08期
8 鐘和清,徐至新,鄒云屏,潘垣,李勁;軟開關高壓開關電源設計方法研究[J];高電壓技術;2005年01期
9 邵建設;嚴萍;;高壓電容器充電電源諧振變換器的定頻控制[J];高電壓技術;2006年11期
10 但果,吳延清,鄒積巖,陳思平;微機控高精度高壓脈沖電源的研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丁立健;真空中絕緣子沿面預閃絡和閃絡現(xiàn)象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1年
2 鐘和清;激光熱核聚變能源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苑吉河,孫才新,蔣興良;覆冰絕緣子閃絡模型研究綜述[J];高電壓技術;2004年03期
2 駱艷霞;劉海榮;張俊芳;郭霞;;絕緣子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烏海電網的應用[J];內蒙古電力技術;2006年03期
3 張閩;;110kV線路絕緣子閃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江西冶金;2008年01期
4 楊慶;司馬文霞;孫才新;武坤;袁濤;;覆冰絕緣子交直流閃絡場路模型的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06期
5 陸雯林;;聲發(fā)射式絕緣子污穢監(jiān)測方法[J];大眾用電;2010年10期
6 耿江海;賈伯巖;徐志鈕;王平;;強風環(huán)境下絕緣子閃絡特性分析[J];高電壓技術;2011年01期
7 王淑青;張智泉;余建群;;基于模糊Petri網的絕緣子運行狀態(tài)診斷研究[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8 呂俊霞;;絕緣子套管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J];精密制造與自動化;2012年01期
9 劉志學;;改進的絕緣子閃絡快速監(jiān)測系統(tǒng)[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年07期
10 夏寶哲;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絕緣子人工污穢特性試驗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198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學峰;王愛華;趙延華;趙鵬;;基于污穢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絕緣子故障分析與預防[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8年
2 劉志學;;改進的絕緣子閃絡快速監(jiān)測系統(tǒng)[A];第二十屆華東六省一市電機工程(電力)學會輸配電技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2年
3 吳光亞;張銳;;我國絕緣子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應用前景[A];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八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劉弘景;;泄漏電流遞歸特征檢測絕緣子霧凇閃絡[A];2013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劉弘景;;泄漏電流遞歸特征檢測絕緣子霧凇閃絡[A];第四屆全國架空輸電線路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司馬文霞;程浩;楊慶;袁濤;;沙塵環(huán)境對絕緣子交流閃絡特性影響的研究[A];重慶市電機工程學會2010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肖風良;宮瑞磊;;雷電沖擊電壓下表面電荷積聚對GIS絕緣子沿面放電的影響[A];2012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繼星;高速氣流環(huán)境車頂絕緣子積污特性及其對閃絡的影響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國龍;高速列車車頂絕緣子絕緣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吳振躍;低壓力N_2的絕緣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屈立輝;高梯度絕緣子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4 劉文靜;氣—固交界面處絕緣子表面電荷試驗與測量系統(tǒng)的設計[D];湖南大學;2008年
5 陳濟;導電顆粒對絕緣子表面電場和電荷積聚影響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6 邢照亮;GIS絕緣子表面電荷分布對沿面閃絡的影響[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7 張丹洋;一種用于絕緣子閃絡定位的新型無源故障指示器[D];浙江大學;2012年
8 張智泉;基于模糊神經Petri網的絕緣子運行狀態(tài)診斷系統(tǒng)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印峰;用于絕緣子表面電荷測量的電容探頭法標度問題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10 劉漢兵;GIS中絕緣子表面電荷積聚及其在線監(jiān)測技術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500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95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