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綜合利用的冷熱電聯供系統控制策略和運行優(yōu)化
本文關鍵詞:太陽能綜合利用的冷熱電聯供系統控制策略和運行優(yōu)化
更多相關文章: 太陽能 綜合利用 冷熱電聯供系統 光伏發(fā)電 控制策略 運行優(yōu)化
【摘要】:隨著節(jié)能減排觀念日益深入,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成為解決目前嚴重的化石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而冷熱電聯供(CCHP)系統以其能效高、污染少、可以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等特點,成為未來分布式供能系統的發(fā)展趨勢。在此背景下,將太陽能與CCHP系統相結合,設計了一種能夠實現太陽能光伏光熱綜合利用且同時滿足冷熱電負荷需要的聯供系統。分別建立了能源、環(huán)境、經濟評價3個方面的評估指標,并利用判斷矩陣法將上述3個指標形成了一個綜合評估指標,同時設定了系統以熱定電和以電定熱2種運行方式,并分別設計了3種不同控制策略。通過算例分析了系統的電制冷機最優(yōu)制冷比、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最優(yōu)容量和運行控制策略的評估,驗證了所提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為太陽能綜合應用于CCHP系統提供了參考。
【作者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關鍵詞】: 太陽能 綜合利用 冷熱電聯供系統 光伏發(fā)電 控制策略 運行優(yōu)化
【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資助項目(2011AA05A1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177036)~~
【分類號】:TM611.3
【正文快照】: 0引言隨著節(jié)能減排觀念日益深入,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成為了解決目前嚴重的化石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1-3]。冷熱電聯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系統[4-7]以其能效高、污染少、可以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等特點,成為未來分布式供能系統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明;包敏;吳紅斌;馬婉玲;茆美琴;;復合能源分布式發(fā)電系統的機組組合問題[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年06期
2 郭力;王成山;王守相;胡玉峰;王兵;吳小辰;;微型燃氣輪機微網技術方案[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年09期
3 郭力;許東;王成山;王守相;;冷電聯供分布式供能系統能量優(yōu)化管理[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年19期
4 王銳;顧偉;吳志;;含可再生能源的熱電聯供型微網經濟運行優(yōu)化[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1年08期
5 顧偉;吳志;王銳;;考慮污染氣體排放的熱電聯供型微電網多目標運行優(yōu)化[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2年14期
6 丁明;吳興龍;陸巍;張征凱;;含多個不對稱光伏并網系統的配電網三相隨機潮流計算[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2年16期
7 蘇亞欣,費正定,楊翔翔;太陽能冷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的研究[J];能源工程;2004年05期
8 唐巍;薄博;叢鵬偉;呂濤;;含分布式發(fā)電接入的農村電網多目標規(guī)劃[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3年S1期
9 張士杰,李宇紅,葉大均;燃機熱電冷聯供自備電站優(yōu)化配置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年10期
10 荊有印;白鶴;張建良;;太陽能冷熱電聯供系統的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與運行策略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2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文勝;毛曉明;陳志勇;;微網優(yōu)化運行研究進展與展望[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2年02期
2 蘇鵬;劉天琪;李興源;肖軍;艾昶恩;;考慮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復合電源機組組合問題[J];電氣應用;2010年09期
3 王孟鄰;張勇軍;林建熙;;分布式電源技術的發(fā)展述評[J];電氣應用;2011年09期
4 言大偉;韋鋼;胡吟;李露瑩;;含分布式電源配電系統能量優(yōu)化模型和方法[J];電氣應用;2011年21期
5 黃u&;王文勇;;三菱M701F型燃機閥門校驗方法及故障分析與處理[J];電力建設;2009年11期
6 習朋;李鵬;劉金鑫;;微網并網時的經濟運行研究[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1年09期
7 丁明;張征凱;畢銳;;面向分布式發(fā)電系統的CIM擴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年20期
8 張先進;陳杰;龔春英;嚴仰光;;非并網風力發(fā)電系統的電壓協調控制[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年22期
9 陳杰;張先進;龔春英;嚴仰光;;基于直流電網的非并網風電系統及其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年10期
10 李振杰;袁越;;智能微網——未來智能配電網新的組織形式[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嚴玉廷;蘇適;;云電科技園智能微網研究[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入選部分)[C];2011年
2 嚴玉廷;蘇適;;云電科技園智能微網研究[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優(yōu)秀論文部分)[C];2011年
3 李朝振;吳燎蘭;山宏剛;李敏;;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發(fā)電上網的可行性分析[A];走中國創(chuàng)造之路——2011中國制冷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嚴玉廷;蘇適;;云電科技園智能微網研究[A];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培育和發(fā)展——首屆云南省科協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肖朝霞;方紅偉;張獻;;智能微電網研究綜述[A];天津市電機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丁明;張征凱;;風電場的CIM擴展[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國樂君;楊洪海;周倩倩;;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的發(fā)展趨勢分析[A];上海市制冷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李成;葉建華;;微電網孤網運行模式下的經濟性研究[A];智能化電站技術發(fā)展研討暨電站自動化2013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Qing AI;Dongshan GENG;SHaowu LI;Yongchao YANG;Kunyi CHEN;;Energy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research for off-grid run micro grid[A];第26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玲;微網控制及小信號穩(wěn)定性分析與能量管理策略[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雷之力;微網諧波振及電壓暫降的評估與控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3 王錫;新型分布式供能系統熱力特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4 崔明勇;微網多目標優(yōu)化運行及控制策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5 陳昌松;光伏微網的發(fā)電預測與能量管理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穎媛;微網系統的運行優(yōu)化與能量管理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楊占剛;微網實驗系統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楊筱靜;蒸汽型雙效溴化鋰吸收式熱泵機組性能及優(yōu)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9 閆士杰;微型燃機發(fā)電系統的一體化控制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10 徐立中;微網能量優(yōu)化管理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詠凱;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的配電網分布式電源優(yōu)化規(guī)劃[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郭昱霄;基于GO法的復雜配電網可靠性評估及其軟件系統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何宣虎;含移動儲能單元的微網控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徐廣;微網模擬實驗系統的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丁菲;含多種分布式電源和儲能的低壓微網系統的暫態(tài)建模與仿真[D];天津大學;2010年
6 許東;微型燃氣輪機冷電聯供系統能量優(yōu)化與管理[D];天津大學;2010年
7 張長勝;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無功補償優(yōu)化配置[D];天津大學;2010年
8 張震;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冷熱電三聯供熱力循環(huán)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張純;微網雙模式運行的控制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10 施曉麗;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冷熱電聯供系統模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春生,趙凱,彭建春;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和遺傳算法的配電網優(yōu)化規(guī)劃[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0年14期
2 梁才浩,段獻忠;分布式發(fā)電及其對電力系統的影響[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年12期
3 王志群,朱守真,周雙喜,黃仁樂,王連貴;分布式發(fā)電對配電網電壓分布的影響[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4年16期
4 王成山;鄭海峰;謝瑩華;陳愷;;計及分布式發(fā)電的配電系統隨機潮流計算[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5年24期
5 王建;李興源;邱曉燕;;含有分布式發(fā)電裝置的電力系統研究綜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5年24期
6 王成山;陳愷;謝瑩華;鄭海峰;;配電網擴展規(guī)劃中分布式電源的選址和定容[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6年03期
7 陳琳;鐘金;倪以信;甘德強;;聯網分布式發(fā)電系統規(guī)劃運行研究[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年09期
8 胡澤春;王錫凡;;考慮負荷概率分布的隨機最優(yōu)潮流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年16期
9 朱建全;吳杰康;;水火電力系統短期優(yōu)化調度的不確定性模型[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年06期
10 王成山;王守相;;分布式發(fā)電供能系統若干問題研究[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年2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祥強,王如竹,黃興華;淺談分布式區(qū)域冷熱電聯供系統[J];中國建設信息(供熱制冷?);2002年05期
2 孔祥強 ,王如竹 ,黃興華;分布式區(qū)域冷熱電聯供系統[J];大眾用電;2004年07期
3 孔祥強,王如竹,吳靜怡,黃興華;微型冷熱電聯供系統集成與實驗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5年S1期
4 ;關于冷熱電聯供技術進展情況[J];制冷技術;2005年04期
5 方宏;曹家樅;劉鳳強;;小區(qū)冷熱電聯供系統的空調期優(yōu)化運行研究[J];燃氣輪機技術;2006年01期
6 孫志高;郭開華;;天然氣型冷熱電聯供系統應用分析[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06年02期
7 魏會東;吳靜怡;王如竹;皇甫藝;許煜雄;;微型冷熱電聯供系統的人工神經網絡建模及仿真[J];能源技術;2006年03期
8 王志偉;裴躍輝;;某建筑微燃機冷熱電聯供系統用能分析[J];節(jié)能;2006年09期
9 魏兵;王志偉;李莉;蔣露;;微型燃氣輪機冷熱電聯供系統及其在國外的發(fā)展狀況[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6年06期
10 孔祥強;李瑛;王如竹;黃興華;;基于吸附制冷的微型冷熱電聯供系統實驗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6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燕飛;吳靜怡;李勝;;冷熱電聯供系統的優(yōu)化運行分析[A];中國制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翁一武;蘇明;翁史烈;;冷熱電聯供系統的應用分析[A];長三角清潔能源論壇論文專輯[C];2005年
3 魏會東;吳靜怡;王如竹;皇甫藝;許煜雄;;微型冷熱電聯供系統的人工神經網絡建模及仿真[A];上海市制冷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段常貴;王p,
本文編號:8228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82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