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交換膜的面內雙軸循環(huán)力學行為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質子交換膜的面內雙軸循環(huán)力學行為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質子交換膜 面內雙軸試驗系統(tǒng) 十字形試樣 比例路徑 非比例路徑 多軸棘輪
【摘要】:質子交換膜(PEM)在燃料電池中起到傳遞質子,同時隔絕反應氣體的重要作用。然而質子交換膜在工作環(huán)境中由于受到支撐框架、密封墊、催化劑和氣體擴散層的作用,受到的是多軸循環(huán)應力。為了提高PEM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需要研究其多軸循環(huán)機械性能。本文設計和開發(fā)了一款可以用于PEM面內雙軸循環(huán)行為研究的試驗系統(tǒng)。由于該系統(tǒng)的夾具運動由左-右旋絲杠帶動,每個方向的運動是同步和對稱的,因此可以保證加載過程中試樣中心位置不變。系統(tǒng)配備了視頻引伸計,可以非接觸的同時監(jiān)測和獲取面內兩個方向上的應變變化。該試驗系統(tǒng)是可行、可靠和有效的,滿足測試試驗要求。本文對十字形試樣形式進行了有限元分析。文中通過比較試樣應變分布均勻程度、剪應變大小和非標距區(qū)的應力集中程度,分析了五種常見形狀試樣,最終選擇了增加圓角臂上開縫型十字形作為試樣形狀。隨后對圓角尺寸做了進一步分析。本文設計了包括圓路徑、菱形路徑、方形路徑、比例路徑、恒定載荷路徑、單軸循環(huán)在內的六種應力控制循環(huán)路徑,用以探究PEM材料的面內雙軸循環(huán)行為。分析了面內雙軸加載下的應變響應和每個方向的應力-應變關系,討論了PEM的面內雙軸棘輪行為、應變能密度的演化規(guī)律,另外討論了加載歷史對面內雙軸循環(huán)性能的影響。
【關鍵詞】:質子交換膜 面內雙軸試驗系統(tǒng) 十字形試樣 比例路徑 非比例路徑 多軸棘輪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M911.4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21
- 1.1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簡介8-12
- 1.1.1 燃料電池基礎8-9
- 1.1.2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和特點9-11
- 1.1.3 質子交換膜簡介11-12
- 1.2 PEM力學行為研究進展12-14
- 1.2.1 PEM單軸力學行為的試驗研究進展12-13
- 1.2.2 PEM多軸力學行為研究進展13-14
- 1.3 材料多軸棘輪行為研究進展14-16
- 1.3.1 多軸棘輪行為14-15
- 1.3.2 PEM面內多軸循環(huán)試驗的意義15-16
- 1.4 面內雙軸力學試驗系統(tǒng)的發(fā)展16-19
- 1.4.1 采用附屬裝置實現(xiàn)雙軸作動16-17
- 1.4.2 獨立的面內雙軸加載系統(tǒng)17-19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意義19-21
- 第二章 面內雙軸力學試驗系統(tǒng)設計21-37
- 2.1 試驗系統(tǒng)的設計目標和構成21-22
- 2.1.1 系統(tǒng)設計目標21
- 2.1.2 系統(tǒng)構成21-22
- 2.2 加載裝置的設計22-31
- 2.2.1 執(zhí)行系統(tǒng)的設計22-23
- 2.2.2 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23-27
- 2.2.3 支撐系統(tǒng)的設計27-28
- 2.2.4 傳感器選型28-30
- 2.2.5 加載裝置整體設計30-31
- 2.3 非接觸式雙向視頻引伸計31-33
- 2.4 控制系統(tǒng)簡介33-35
- 2.4.1 硬件系統(tǒng)33
- 2.4.2 軟件系統(tǒng)33-35
- 2.5 本章小結35-37
- 第三章 十字形試樣設計和制作37-55
- 3.1 十字形試樣的結構形式37-39
- 3.2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確定試樣形狀39-54
- 3.2.1 建模、加載和約束39-40
- 3.2.2 試樣形狀分析對比40-49
- 3.2.3 試樣加工方法介紹49-50
- 3.2.4 試樣最終尺寸確定50-54
- 3.3 本章小結54-55
- 第四章 PEM面內多軸循環(huán)載荷下的力學行為試驗研究55-68
- 4.1 試驗方法和步驟55-58
- 4.2 結果與討論58-67
- 4.2.1 應變響應58-59
- 4.2.2 應力-應變關系59-62
- 4.2.3 多軸棘輪行為62-64
- 4.2.4 應變能密度演化規(guī)律64-66
- 4.2.5 加載歷史的影響66-67
- 4.3 本章小結67-68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68-70
- 5.1 結論68-69
- 5.2 研究展望69-70
- 參考文獻70-76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76-77
- 致謝77-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帶麗;;無氟質子交換膜的研究和進展[J];廣東化工;2010年07期
2 李瓊;李薇;張海寧;潘牧;;聚合物質子溶劑在質子交換膜中的應用[J];電源技術;2011年04期
3 張增英;;氟離子交換膜[J];杭州化工;1991年04期
4 孫紅;欒麗華;吳鐵軍;唐玉蘭;王遜;;質子交換膜中的傳質分析[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2年02期
5 艾明歡;李海濱;;超薄CsH_2PO_4/SiO_2復合質子交換膜的制備[J];材料導報;2012年04期
6 楊萌;相艷;王慕冰;康思聰;徐惠彬;;化學與生物改性合成質子交換膜[J];化學進展;2009年01期
7 吳魁;解東來;;高溫質子交換膜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2年10期
8 石倩茹;陶慷;章勤;薛立新;張堯劍;;離子液體在質子交換膜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膜科學與技術;2013年03期
9 羅居杰;宋艷慧;崔培培;謝小玲;;接枝磺酸基質子交換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4年03期
10 王盎然;包永忠;翁志學;黃志明;;丙烯腈-對苯乙烯磺酸共聚物質子交換膜的合成與性能[J];高;瘜W工程學報;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燕梅;方軍;伍永彬;;用于堿性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新型含氟陰離子交換膜的制備及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氟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徐維林;陸天虹;邢巍;;低甲醇透過質子交換膜的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劉盛洲;張興鵬;印杰;;嵌段長度對磺酸基嵌段共聚物質子交換膜性能的影響研究[A];200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石守穩(wěn);陳旭;;浸泡質子交換膜力學性能及其微觀變形機理的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馮慶霞;張冬芳;嚴六明;;納米復合H_3PO_4-BPO_4-ABPBI高溫質子交換膜的制備與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0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李林繁;于洋;鄧波;虞鳴;謝雷東;李景燁;陸曉峰;;輻射接枝法制備質子交換膜的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8冊)[C];2009年
7 王博;王新東;王文紅;張紅飛;陳玲;;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電導率的測試方法研究[A];冶金研究中心2005年“冶金工程科學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薛松;尹鴿平;;磺化聚醚醚酮/磷鎢酸復合質子交換膜[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9 朱靖;邵柯;那輝;;基于靜電紡絲技術的納米纖維質子交換膜材料[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10 紀曉波;嚴六明;陸文聰;馬和平;;酸堿質子交換膜中質子動力學行為及協(xié)同效應[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香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取得進展[N];中國證券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森;燃料電池用新型聚酰亞胺及聚硫醚砜基質子交換膜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2 劉鑫;燃料電池用磺酸化聚醚醚酮質子交換膜的制備與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付鳳艷;聚磷腈類質子交換膜的制備與表征[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喬宗文;側鏈型磺化聚砜質子交換膜的制備、微相分離結構與性能的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5 吳斌;質子交換膜微觀結構調控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6 王曉恩;復合質子交換膜機械增強與溫濕度響應特性[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7 鐘雙玲;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用新型質子交換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曾松軍;新型聚倍半硅氧烷基酸—堿無水質子交換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9 紀曉波;質子交換膜中甲醇遷移及其機理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D];上海大學;2009年
10 張海秋;復合型質子交換膜的結構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駿;金屬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內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2 韓澍;含羧基磺化聚芳醚酮砜類質子交換膜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梁宇;交聯(lián)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4 薛童;磺化嵌段聚醚砜質子交換膜的制備與改性[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袁祖鳳;磺化聚芳酸砜類側鏈型質子交換膜的制備及改性[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胡玉濤;咪唑摀化聚砜共混氫氧根交換膜的制備與性能[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7 修鳳羽;半超支化半交聯(lián)磺化聚酰亞胺復合質子交換膜制備及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孫成剛;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用高性能含硅無皂乳液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李亞婷;帶有穩(wěn)定側鏈的接枝型質子交換膜制備及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10 李憧;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自抗擾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92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692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