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在非磁化等離子體中衰減效應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電磁波在非磁化等離子體中衰減效應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等離子體隱身 ICP放電 電磁波衰減 電子密度
【摘要】:針對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良好應用前景,開展垂直入射到具有金屬襯底的非磁化等離子體中電磁波衰減特性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利用WKB方法對電磁波衰減隨等離子體參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了理論分析.利用射頻電感耦合放電方式產(chǎn)生穩(wěn)定的大面積等離子體層,搭建了等離子體反射率弓形測試系統(tǒng),進行了電磁波在非磁化等離子體中衰減效應的實驗研究.利用微波相位法和光譜診斷法,得到不同放電功率下的等離子體電子密度,其范圍為8.17×109—7.61×1010cm-3.本實驗獲得的等離子體可以使2.7 GHz和10.1 GHz電磁波分別得到一定的衰減,且電磁波衰減的理論與實驗結果符合較好.結果表明,提高等離子體電子密度和覆蓋均勻性有利于增強等離子體對電磁波的衰減效果.
【作者單位】: 空軍工程大學 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關鍵詞】: 等離子體隱身 ICP放電 電磁波衰減 電子密度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51276197)資助的課題~~
【分類號】:O441;O53
【正文快照】: 針對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良好應用前景,開展垂直入射到具有金屬襯底的非磁化等離子體中電磁波衰減特性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利用WKB方法對電磁波衰減隨等離子體參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了理論分析.利用射頻電感耦合放電方式產(chǎn)生穩(wěn)定的大面積等離子體層,搭建了等離子體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林敏;徐浩軍;蘇晨;梁華;魏小龍;;低氣壓閉式等離子體放電實驗及光譜診斷[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06期
2 李毅;張偉軍;莫錦軍;袁乃昌;;閉式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及等離子體參數(shù)的優(yōu)化[J];微波學報;2008年01期
3 劉少斌,莫錦軍,袁乃昌;等離子體的分段線性電流密度遞推卷積FDTD算法[J];物理學報;2004年03期
4 楊敏;李小平;劉彥明;石磊;謝楷;;信號在時變等離子體中的傳播特性[J];物理學報;2014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文俊;童創(chuàng)明;周明;;等離子體與等離子體隱身技術[J];電訊技術;2009年08期
2 徐利軍;莫錦軍;袁乃昌;;磁化等離子體覆蓋二維導體目標FDTD分析[J];電波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3 徐利軍;劉少斌;袁乃昌;;等離子體中的PLCDRC-ADI-FDTD方法[J];電子學報;2006年03期
4 傅濤;楊梓強;史宗君;蘭峰;高喜;;等離子體填充二維金屬光子晶體色散特性研究[J];電子學報;2012年03期
5 沈海軍;李宏信;劉毅;;等離子體隱身結構機翼的RCS分析[J];飛機設計;2011年01期
6 王瑞;劉戰(zhàn)合;李潔;張中建;魯振毅;;一種等離子體輝光放電實驗設計及發(fā)射光譜的診斷[J];光譜實驗室;2012年03期
7 蘇晨;徐浩軍;林敏;梁華;;封閉式等離子體發(fā)生器設計及其放電等離子體參數(shù)分布實驗研究[J];高電壓技術;2013年07期
8 林敏;徐浩軍;蘇晨;梁華;魏小龍;;低氣壓閉式等離子體放電實驗及光譜診斷[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06期
9 何湘;陳建平;倪曉武;吳瑩;陳玉東;曾小軍;秦海潮;;非均勻等離子體對平面電磁波的衰減[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0年09期
10 何湘;陳建平;楚然;陳玉東;曾小軍;倪曉武;;等離子體用于腔體的雷達散射截面減縮的實驗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學識;基于表面波驅(qū)動的等離子體天線及其陣列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何湘;飛機局部等離子體隱身探索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飛;移位算子FDTD方法及相關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郭斌;高頻電磁波在大氣等離子體層中的傳播和吸收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5 錢志華;等離子體天線的輻射與散射特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6 徐利軍;復雜目標等離子體涂層的散射特性算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7 石磊;近空間飛行器信道特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8 鄭靈;飛行器等離子體鞘套對電磁波傳輸特性的影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正實;邵先軍;張冠軍;;基于OH基團二級光譜的氬大氣壓等離子體射流溫度診斷[J];高電壓技術;2012年07期
2 鄔潤輝;劉洪艷;劉佳琪;常青;;等離子體鞘套對C波段通信信號傳輸影響的試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3年11期
3 李毅;張偉軍;莫錦軍;袁乃昌;;閉式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及等離子體參數(shù)的優(yōu)化[J];微波學報;2008年01期
4 朱冰;楊涓;黃雪剛;毛根旺;劉俊平;;真空環(huán)境中等離子體噴流對反射電磁波衰減的實驗研究[J];物理學報;2006年05期
5 王亮;曹金祥;王艷;牛田野;王舸;朱穎;;電磁脈沖在實驗室等離子體中傳播時間的實驗研究[J];物理學報;2007年03期
6 馬春光;趙青;羅先剛;何果;鄭靈;劉建衛(wèi);;毫米波在等離子體中的衰減特性研究[J];物理學報;2011年05期
7 王柏懿;再入等離子鞘的電波傳播特性[J];宇航學報;1982年02期
8 鄭靈;趙青;羅先剛;馬平;劉述章;黃成;邢曉俊;張春艷;陳旭霖;;等離子體中電磁波傳輸特性理論與實驗研究[J];物理學報;2012年15期
9 鄭靈;趙青;劉述章;邢曉俊;;太赫茲波在非磁化等離子體中的傳輸特性研究[J];物理學報;2012年24期
10 楊敏;李小平;謝楷;劉彥明;石磊;;電磁信號在時變等離子體中傳播的調(diào)制效應[J];宇航學報;2013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瑞;;電磁場與電磁波教改理論的嘗試[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34期
2 張子玲;鉆孔電磁波法擴大應用后資料的處理和解釋問題(續(xù))[J];物探與化探;1982年02期
3 李寶臣;;電磁波教學中的一些問題[J];物理教學;1986年11期
4 鐘萬勰;電磁波導的辛體系[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5 孫繼平,石慶冬;空圓形隧道中電磁波的傳播特性[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6 陳云敏,邊學成,陳仁朋,梁志剛;電磁波在三相土介質(zhì)中的傳播[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2003年06期
7 陳東方,李世雄;凹形反射面上電磁波傳播焦散區(qū)奇性分析[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8 鄭明春;;電磁波的傳播及其在介質(zhì)表面上反射的動態(tài)模擬[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王榮梓;王輝;;電磁波本質(zhì)探究——試論電磁波振子、光子及普朗克恒量[J];前沿科學;2008年03期
10 楊德強;潘錦;陳波;;電磁波教學創(chuàng)新實驗[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將偉;孫敏;;界面電流對電磁波傳播性質(zhì)的可能影響[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第3分冊)[C];2010年
2 武樺;賈懷義;;空圓隧道中高頻電磁波傳播特性[A];2005'中國通信學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扈羅全;朱洪波;;電磁波傳播的概率模型:二維無耗傳播情形[A];2006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一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劉爽;;電磁波的發(fā)射和接收[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案例展論文集[C];2013年
5 田子建;;《礦井電磁波傳播與分析》課程主要教學內(nèi)容探討[A];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第20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暨第2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孫超;王紅霞;傅關新;李磐石;孫振;;電磁波在雨中的傳輸衰減特性研究[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七)——地球物理與核探測[C];2011年
7 孫賢明;王海華;劉萬強;;“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吳鑫;;九江5.7級地震電磁波異常傳播路徑初探[A];中國地震學會成立三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葛廣頂;王秉中;;時間反演電磁波的傳播特性及其應用[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吳鑫;陳鵬;朱曲杰;李瑞麗;徐煥錳;;2000年7月16日臺灣蘭嶼6.6級地震電磁波傳播路徑初探[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本報駐法國記者 李釗;它時刻跟著你,你怕嗎![N];科技日報;2009年
2 新疆 趙振強;電磁波常識ABC[N];電子報;2004年
3 張開遜;回望人類發(fā)明之路[N];大眾科技報;2004年
4 王榮梓;對“電子—電磁場波雙錐螺旋結構”的探索[N];科技日報;2008年
5 安徽理工大學 蘆濤;通過收音機演示物理實驗[N];電子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弓樹宏;電磁波在對流層中傳輸與散射若干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冷毅;旋轉(zhuǎn)環(huán)境下電磁波傳播及其在胎壓監(jiān)測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姚善化;復雜礦井巷道中電磁波傳播特性及相關技術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4 臧小飛;基于單向性效應和變換光學的電磁波調(diào)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張姝;電磁波在非均勻大氣等離子體中的傳播低氣壓電容耦合等離子體的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王毅;極低頻電磁波時域方法的理論研究及其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7 鄔云驊;可見電磁波在金屬/空氣界面?zhèn)鬏斕匦詫嶒炑芯縖D];復旦大學;2008年
8 王海龍;分層圓柱及球形介質(zhì)模型中電磁波特性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夏丹;電磁波與運動媒質(zhì)的機電相互作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王卓遠;電磁波單向?qū)Р跋嚓P非互易功能器件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法朋亭;電磁波在強碰撞弱電離等離子體中的衰減[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2 齊致遠;電磁波穿透空間等離子體的兩點法數(shù)值模擬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趙靜;基于有限元法的礦井電磁波傳播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08年
4 陳少文;磁場對電磁波的調(diào)控[D];復旦大學;2008年
5 劉坤;隨鉆電磁波電阻率測井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6 劉韜;電磁波在鋼筋混凝土墻中傳輸特性的有限元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劉玲麗;列車對橢圓形隧道電磁波傳播特性的影響[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胡熠;電磁波層析法在南廣鐵路巖溶路基注漿質(zhì)量檢測上的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9 王媛;基于WLAN的地鐵隧道中電磁波傳播預測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10 季剛;人工電磁媒質(zhì)傳輸機理研究與應用[D];蘇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293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52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