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電機噴油孔流量分配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1 11:22
為解決油冷電機噴油孔流量分配不均導(dǎo)致的電機內(nèi)部溫升不均、局部溫度過高問題,通過三維、一維分析方法,仿真得到某混合動力變速箱雙電機油冷系統(tǒng)噴油孔的壓力分布和流量分配。通過流量分配臺架試驗,驗證了仿真分析的精度,并通過三維分析校核了初始方案和一維模型各點的壓力分布。最后基于AMESim一維優(yōu)化方法,對噴油孔直徑等影響噴油孔噴射質(zhì)量的關(guān)鍵因素進行多參數(shù)優(yōu)化分析,優(yōu)化后的油冷系統(tǒng)最大壓差減小11.85%,電機的冷卻均勻性得到較大改善。
【文章來源】:液壓與氣動.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噴油管位置及安裝
冷卻回路進油口從機殼上部穿過,冷卻潤滑液通過進油管路到達噴油管,噴油管上分布多個噴油孔,冷卻液從噴油管小孔噴到電機的定子表面,最后又流回油底殼,形成一個回路。每個電機由3根噴油管進行噴油冷卻,噴油管1,2和3給電機1冷卻,噴油管4,5和6給電機2冷卻,噴油管7給齒輪嚙合進行潤滑。1.2 影響因素分析
初步方案確定后,進一步對噴油管的特征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從圖2可知,噴油管系統(tǒng)最主要的結(jié)構(gòu)是T形管,流量分配孔一般采用短孔,進油管和噴油管組成T形管結(jié)構(gòu),噴油管和末端的噴孔也是T形管結(jié)構(gòu)。T形噴油管的結(jié)構(gòu)如圖3所示。流過T形管的壓力計算如式(1)和式(2)所示[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AMESim與Fluent聯(lián)合仿真的安全閥啟溢閉研究[J]. 王陽陽. 液壓與氣動. 2019(11)
[2]基于AMESim的負載敏感泵壓力-流量特性影響因素探究[J]. 屈盛官,肖傳偉,方波,李小強. 液壓與氣動. 2019(05)
[3]混合動力汽車用油冷永磁同步電機溫度場研究[J]. 杜愛民,張東旭,孫明明,袁崢正. 汽車技術(shù). 2019(04)
[4]基于AMESim的負載敏感液壓系統(tǒng)防沖擊特性的研究[J]. 汪小芳,張軍,迪茹俠. 液壓與氣動. 2018(11)
[5]基于CFD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噴射油管流場模擬分析[J]. 張付偉. 汽車實用技術(shù). 2018(18)
[6]變頻控制下永磁同步電機溫度場分析[J]. 丁樹業(yè),郭保成,馮海軍,章藝,王海濤,郭長光. 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 2014(09)
[7]基于穩(wěn)態(tài)流體模型的齒輪箱強制潤滑系統(tǒng)研究[J]. 靳國忠,張亞楠,徐佳寧. 機械傳動. 2013(05)
本文編號:3488769
【文章來源】:液壓與氣動.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噴油管位置及安裝
冷卻回路進油口從機殼上部穿過,冷卻潤滑液通過進油管路到達噴油管,噴油管上分布多個噴油孔,冷卻液從噴油管小孔噴到電機的定子表面,最后又流回油底殼,形成一個回路。每個電機由3根噴油管進行噴油冷卻,噴油管1,2和3給電機1冷卻,噴油管4,5和6給電機2冷卻,噴油管7給齒輪嚙合進行潤滑。1.2 影響因素分析
初步方案確定后,進一步對噴油管的特征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從圖2可知,噴油管系統(tǒng)最主要的結(jié)構(gòu)是T形管,流量分配孔一般采用短孔,進油管和噴油管組成T形管結(jié)構(gòu),噴油管和末端的噴孔也是T形管結(jié)構(gòu)。T形噴油管的結(jié)構(gòu)如圖3所示。流過T形管的壓力計算如式(1)和式(2)所示[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AMESim與Fluent聯(lián)合仿真的安全閥啟溢閉研究[J]. 王陽陽. 液壓與氣動. 2019(11)
[2]基于AMESim的負載敏感泵壓力-流量特性影響因素探究[J]. 屈盛官,肖傳偉,方波,李小強. 液壓與氣動. 2019(05)
[3]混合動力汽車用油冷永磁同步電機溫度場研究[J]. 杜愛民,張東旭,孫明明,袁崢正. 汽車技術(shù). 2019(04)
[4]基于AMESim的負載敏感液壓系統(tǒng)防沖擊特性的研究[J]. 汪小芳,張軍,迪茹俠. 液壓與氣動. 2018(11)
[5]基于CFD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噴射油管流場模擬分析[J]. 張付偉. 汽車實用技術(shù). 2018(18)
[6]變頻控制下永磁同步電機溫度場分析[J]. 丁樹業(yè),郭保成,馮海軍,章藝,王海濤,郭長光. 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 2014(09)
[7]基于穩(wěn)態(tài)流體模型的齒輪箱強制潤滑系統(tǒng)研究[J]. 靳國忠,張亞楠,徐佳寧. 機械傳動. 2013(05)
本文編號:3488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34887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