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數(shù)目及位置對PEM燃料電池接觸壓力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11:19
質(zhì)子交換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燃料電池中雙極板與氣體擴散層(gas diffusion layer,GDL)之間的接觸壓力及其分布均勻性對電池性能至關重要,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單電池有限元模型,模擬了6種不同的螺栓裝配方式下GDL與雙極板之間的接觸壓力及其分布,研究了螺栓數(shù)目及位置分布對PEM燃料電池接觸壓力的影響。有限元模擬結果表明:在相同的總螺栓載荷下,螺栓數(shù)目及位置分布不同均對GDL與雙極板之間的接觸壓力及其均勻性有明顯的影響,螺栓數(shù)目增加,接觸壓力隨之增大,接觸壓力均勻性也隨之提升,在本研究工作中第5種螺栓裝配情況下接觸壓力均勻性最好。
【文章來源】:電源技術.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2所示,其中墊片是不可壓縮材料,故?
25個單元。??1.3定義相互作用??組裝后的PEM燃料電池各構件間面面接觸,且不會相對??滑移。故采用小滑移定義PEM燃料電池模型的接觸對,法向??采用硬接觸,切向設置為粗糧。??1.4載荷施加及邊界條件??通過施加螺栓扭矩來模擬PEM燃料電池封裝情況。為了??研究螺栓數(shù)目及位置分布對PEM燃料電池接觸壓力的影響,??本文研究了?6種不同的裝配方式(即6種不同的螺栓數(shù)目及其??位置分布情況),在所有的組裝方式下總螺栓扭矩保持一致。第??1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4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a)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6?N*m;第2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4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b)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6?N*m;第3種情況:螺??檢數(shù)為6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c)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4?N*m;第4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6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d)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4?N*m;第5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8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e)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3?N_m;第6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8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f)所示,每個螺栓扭??圖1?PEM燃料電池幾何模型??表2?構件的材料屬性??構件??彈性模量??E/MPa,??泊松比p??線膨脹系數(shù)??材料或型號??端板??210?000??0.3??23??Q235??電流收集器??106?000??0.324??18??黃銅??雙極板??13?000??0.21??5.5??石墨??密封墊片??5.7??0.495??77??硅橡膠??GDL??6.3??0.09??—0.8??TGP-H-060??質(zhì)子交換膜??18.5??0.33??12
?線膨脹系數(shù)??材料或型號??端板??210?000??0.3??23??Q235??電流收集器??106?000??0.324??18??黃銅??雙極板??13?000??0.21??5.5??石墨??密封墊片??5.7??0.495??77??硅橡膠??GDL??6.3??0.09??—0.8??TGP-H-060??質(zhì)子交換膜??18.5??0.33??123??Nafion212??螺栓??210?000??0.3??23??Q235??1.2網(wǎng)格劃分??模型網(wǎng)格劃分如圖2所示,其中墊片是不可壓縮材料,故??用雜交單元,即C3D8H單元,其余部分采用單元類型是??圖2?PEMFC模型網(wǎng)格劃分圖??矩均為3?N*m。定義螺栓扭矩時將螺栓扭矩T轉換為螺栓載??荷F,其轉換關系如式(1):??T?=?kxFxd?(1)??式中:T為螺栓扭矩;F為螺栓載荷;fc為經(jīng)驗系數(shù),為0.2;?d為??螺栓直徑,為8?mm。邊界條件設置全部螺栓端部固定,燃料電??池反應溫度為80°C?,故施加恒定的80°C的溫度常??|?傘??十?十??寸??a.?4螺栓I分布??114??〇?〇??b.?4螺栓II分布??114??c.?6螺栓I分布?e_?8螺栓I分布??圖3?螺栓分布圖??1.5實驗驗證??為了驗證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FUJI公司的壓力傳??感膜來測定PEM燃料電池雙極板與GDL之間的接觸壓力。??將雙片低壓(LW)型壓力傳感膜放人雙極板與GDL之間,按照??8螺栓第I分布的裝配方式裝配,然后將組裝好的電池放人恒??溫箱保溫10?min,恒溫箱的溫度設為8(TC。燃料電池冷卻到??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不同流場接觸壓力有限元分析[J]. 周崇波,方醒,阮炯明,楊慶華. 熱力發(fā)電. 2019(03)
[2]鎖緊螺栓數(shù)目及位置對PEMFC雙極板變形影響[J]. 艾有俊,陳濤,杜斌.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5(02)
[3]PEM燃料電池組裝接觸壓力的有限元分析[J]. 劉永昌,胡學家,談金祝,張曉維. 電源技術. 2014(10)
本文編號:2939597
【文章來源】:電源技術.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2所示,其中墊片是不可壓縮材料,故?
25個單元。??1.3定義相互作用??組裝后的PEM燃料電池各構件間面面接觸,且不會相對??滑移。故采用小滑移定義PEM燃料電池模型的接觸對,法向??采用硬接觸,切向設置為粗糧。??1.4載荷施加及邊界條件??通過施加螺栓扭矩來模擬PEM燃料電池封裝情況。為了??研究螺栓數(shù)目及位置分布對PEM燃料電池接觸壓力的影響,??本文研究了?6種不同的裝配方式(即6種不同的螺栓數(shù)目及其??位置分布情況),在所有的組裝方式下總螺栓扭矩保持一致。第??1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4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a)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6?N*m;第2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4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b)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6?N*m;第3種情況:螺??檢數(shù)為6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c)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4?N*m;第4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6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d)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4?N*m;第5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8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e)所示,每個螺栓扭矩均為3?N_m;第6種??情況:螺栓數(shù)為8個,螺栓位置分布如圖3(f)所示,每個螺栓扭??圖1?PEM燃料電池幾何模型??表2?構件的材料屬性??構件??彈性模量??E/MPa,??泊松比p??線膨脹系數(shù)??材料或型號??端板??210?000??0.3??23??Q235??電流收集器??106?000??0.324??18??黃銅??雙極板??13?000??0.21??5.5??石墨??密封墊片??5.7??0.495??77??硅橡膠??GDL??6.3??0.09??—0.8??TGP-H-060??質(zhì)子交換膜??18.5??0.33??12
?線膨脹系數(shù)??材料或型號??端板??210?000??0.3??23??Q235??電流收集器??106?000??0.324??18??黃銅??雙極板??13?000??0.21??5.5??石墨??密封墊片??5.7??0.495??77??硅橡膠??GDL??6.3??0.09??—0.8??TGP-H-060??質(zhì)子交換膜??18.5??0.33??123??Nafion212??螺栓??210?000??0.3??23??Q235??1.2網(wǎng)格劃分??模型網(wǎng)格劃分如圖2所示,其中墊片是不可壓縮材料,故??用雜交單元,即C3D8H單元,其余部分采用單元類型是??圖2?PEMFC模型網(wǎng)格劃分圖??矩均為3?N*m。定義螺栓扭矩時將螺栓扭矩T轉換為螺栓載??荷F,其轉換關系如式(1):??T?=?kxFxd?(1)??式中:T為螺栓扭矩;F為螺栓載荷;fc為經(jīng)驗系數(shù),為0.2;?d為??螺栓直徑,為8?mm。邊界條件設置全部螺栓端部固定,燃料電??池反應溫度為80°C?,故施加恒定的80°C的溫度常??|?傘??十?十??寸??a.?4螺栓I分布??114??〇?〇??b.?4螺栓II分布??114??c.?6螺栓I分布?e_?8螺栓I分布??圖3?螺栓分布圖??1.5實驗驗證??為了驗證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FUJI公司的壓力傳??感膜來測定PEM燃料電池雙極板與GDL之間的接觸壓力。??將雙片低壓(LW)型壓力傳感膜放人雙極板與GDL之間,按照??8螺栓第I分布的裝配方式裝配,然后將組裝好的電池放人恒??溫箱保溫10?min,恒溫箱的溫度設為8(TC。燃料電池冷卻到??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質(zhì)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不同流場接觸壓力有限元分析[J]. 周崇波,方醒,阮炯明,楊慶華. 熱力發(fā)電. 2019(03)
[2]鎖緊螺栓數(shù)目及位置對PEMFC雙極板變形影響[J]. 艾有俊,陳濤,杜斌.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15(02)
[3]PEM燃料電池組裝接觸壓力的有限元分析[J]. 劉永昌,胡學家,談金祝,張曉維. 電源技術. 2014(10)
本文編號:2939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93959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