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氨基酸側鏈的共軛高分子的合成及其光電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18:22
緩解能源危機,發(fā)展新型環(huán)保能源,太陽能光伏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目前,光伏產業(yè)以無機太陽能電池為主,但其工藝復雜、成本較高等問題始終未得到完美解決。而有機-無機雜化太陽能電池兼具有機材料與無機材料的優(yōu)點,以其低溫制備、可溶液化加工等亮點在光伏領域得到了廣泛研究,特別是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伏電池,因其光電轉化效率的快速突破迅速成為光伏研究領域的新星。但是,由于有機材料與無機材料的表面極性差距大,使得兩者界面間的耦合性較差,阻礙了載流子在界面處的轉移。因此,界面修飾對器件性能的優(yōu)化至關重要。而有機共軛高分子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光電性能,通過分子設計與合成引入具有特定修飾性能的官能團,可以提升有機-無機雜化界面的兼容性。在本課題組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氨基酸對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具有很好的修飾性能,因此,在本論文中將著重探討在聚噻吩衍生物與聚乙炔衍生物兩類共軛高分子的側鏈接入氨基酸基團,通過帶有修飾基團的新型高分子改善雜化界面的接觸性能,優(yōu)化界面的相容性,從而提高光伏器件的性能。在合成實驗中,探索了利用無水FeCl3催化氧化聚合合成帶氨基酸側鏈的聚噻吩衍生物的方法,以武漢大學提供的...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氨基酸修飾ITO的過程
圖 1-1 氨基酸修飾 ITO 的過程[11]UPS 和開爾文探針掃描系統(tǒng)測得的原始 ITO 與氨基酸修飾的 ITO 的功UPS 測試功函數(shù)(eV)開爾文探針測試功函數(shù)(eV)功函數(shù)(eV)(暴露于空氣 48 h)功函(150 O 4.67 4.87 4.83 O 2.50 2.72 2.83 O 2.97 3.30 3.45
圖 1-3 部分聚對苯撐乙烯衍生物及 PC61BM 結構式些年來,亦有研究者將碳碳三鍵并入 PPV 的主鏈,即將聚對苯撐乙yphenylacetylene,PPE)與 PPV 交替共聚得到 PPE-PPV(結構式見圖 1-3)碳碳三鍵含量的增加可以使其 HOMO 能級降低[23]。Egbe 等[24]在設計合利用炔鍵的吸電子特性能進一步降低 PPV 衍生物的 HOMO 能級,制備的器件結構為 ITO/PEDOT:PSS/PPV-based polymer:PCBM(1:3, w/w)/LiF/Al,0.81 V 的較高的開路電壓,轉化效率也達到 2%。Breeze 等[25]則合成了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聚噻吩的合成方法[J]. 舒昕,李兆祥,夏江濱. 化學進展. 2015(04)
[2]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新進展[J]. 張?zhí)旎?樸玲鈺,趙謖玲,徐征,楊磊,劉祥志,鞠思婷. 有機化學. 2011(02)
[3]聚噻吩及其衍生物、聚噻吩基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研究進展[J]. 杜永,蔡克峰. 材料導報. 2010(21)
[4]聚對苯撐乙烯類電致發(fā)光材料研究進展[J]. 李盛彪,鈕春麗,楊雄,龍光斗,唐超,黃維. 高分子通報. 2009(05)
[5]基于疊層結構的本體異質結有機太陽電池[J]. 張馨芳,徐征,趙謖玲,張福俊,李妍,吳春瑜,陳躍寧. 光電子.激光. 2008(08)
本文編號:2920580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氨基酸修飾ITO的過程
圖 1-1 氨基酸修飾 ITO 的過程[11]UPS 和開爾文探針掃描系統(tǒng)測得的原始 ITO 與氨基酸修飾的 ITO 的功UPS 測試功函數(shù)(eV)開爾文探針測試功函數(shù)(eV)功函數(shù)(eV)(暴露于空氣 48 h)功函(150 O 4.67 4.87 4.83 O 2.50 2.72 2.83 O 2.97 3.30 3.45
圖 1-3 部分聚對苯撐乙烯衍生物及 PC61BM 結構式些年來,亦有研究者將碳碳三鍵并入 PPV 的主鏈,即將聚對苯撐乙yphenylacetylene,PPE)與 PPV 交替共聚得到 PPE-PPV(結構式見圖 1-3)碳碳三鍵含量的增加可以使其 HOMO 能級降低[23]。Egbe 等[24]在設計合利用炔鍵的吸電子特性能進一步降低 PPV 衍生物的 HOMO 能級,制備的器件結構為 ITO/PEDOT:PSS/PPV-based polymer:PCBM(1:3, w/w)/LiF/Al,0.81 V 的較高的開路電壓,轉化效率也達到 2%。Breeze 等[25]則合成了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聚噻吩的合成方法[J]. 舒昕,李兆祥,夏江濱. 化學進展. 2015(04)
[2]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新進展[J]. 張?zhí)旎?樸玲鈺,趙謖玲,徐征,楊磊,劉祥志,鞠思婷. 有機化學. 2011(02)
[3]聚噻吩及其衍生物、聚噻吩基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研究進展[J]. 杜永,蔡克峰. 材料導報. 2010(21)
[4]聚對苯撐乙烯類電致發(fā)光材料研究進展[J]. 李盛彪,鈕春麗,楊雄,龍光斗,唐超,黃維. 高分子通報. 2009(05)
[5]基于疊層結構的本體異質結有機太陽電池[J]. 張馨芳,徐征,趙謖玲,張福俊,李妍,吳春瑜,陳躍寧. 光電子.激光. 2008(08)
本文編號:29205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92058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