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電網異步運行后超低頻振蕩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學位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M712
【部分圖文】:
圖 2-1 云南電網頻率Fig. 2-1 System frequency of Yunnan power grid圖 2-2 頻率振蕩期間楚穗直流功率曲線Fig. 2-2 Power of Chusui DC transmission system druing frequency oscillation
圖 2-2 頻率振蕩期間楚穗直流功率曲線Fig. 2-2 Power of Chusui DC transmission system druing frequency oscillation圖 2-3 頻率振蕩期間小灣電廠#5 機功率曲線Fig. 2-3 Power of unit 5 in Xiaowan plant druing frequency oscillation
圖 2-1 云南電網頻率Fig. 2-1 System frequency of Yunnan power grid圖 2-2 頻率振蕩期間楚穗直流功率曲線Fig. 2-2 Power of Chusui DC transmission system druing frequency oscillation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磊;張英敏;李興源;;低頻振蕩分析方法及抑制策略概述[J];四川電力技術;2018年01期
2 尹世敏;張海兵;南賽;于美玲;李英偉;;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的人體低頻振蕩信號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18年05期
3 張曉航;張文朝;奚江惠;施秀萍;盛四清;邵德軍;;基于能量時空分布熵的低頻振蕩類型判別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7年08期
4 周靖皓;江崇熙;甘德強;黃偉;黃潤;吳琛;張杰;;基于值集法對云南電網超低頻振蕩的穩(wěn)定分析[J];電網技術;2017年10期
5 潘一銘;李華實;;中國東部水汽低頻振蕩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5年03期
6 孔舒紅;;低頻振蕩的分析方法及仿真研究[J];電氣時代;2014年09期
7 劉健;郄凱旋;王德周;吳強;;基于共振機理的低頻振蕩擾動源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年15期
8 孫國武;馮建英;陳伯民;信飛;何金海;楊瑋;;大氣低頻振蕩在延伸期預報中的應用進展[J];氣象科技進展;2012年01期
9 陳武暉;鄧集祥;;三階非線性對主導低頻振蕩模式的影響[J];現代電力;2012年06期
10 陳尚鋒;溫之平;陳文;;南海地區(qū)大氣30~60天低頻振蕩及其對南海夏季風的可能影響[J];大氣科學;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世茹;史印山;;2016年夏季河北降水與10-30天低頻振蕩的關系[A];第34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 S26 青年論壇論文集[C];2017年
2 肖友強;楊勁松;;低頻振蕩的產生原因[A];2006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強喜臣;;某風電場因電網低頻振蕩導致風電機組停機的原理分析及對策[A];風能產業(yè)(2018年2月)[C];2018年
4 孫國武;信飛;陳伯民;何金海;;大氣低頻振蕩與延伸期預報[A];第五屆副熱帶氣象學術業(yè)務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柳媛普;馮建英;孫國武;李耀輝;王芝蘭;;西北地區(qū)東部干旱過程與大氣低頻振蕩關系分析[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5 干旱災害風險評估與防控[C];2014年
6 鄧集祥;紀晶;;基于復合模式的電力系統(tǒng)超低頻振蕩產生機理研究[A];2008中國水力發(fā)電論文集[C];2008年
7 蔣周士;孫黎霞;周海強;鞠平;;火電廠動力系統(tǒng)對電力系統(tǒng)超低頻振蕩的影響[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李燕勇;嚴正波;董川;;針對電網重點課題展開跨學科研究的必要性探討[A];2009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優(yōu)秀論文部分)[C];2009年
9 李燕勇;嚴正波;董川;;針對電網重點課題展開跨學科研究的必要性探討[A];2009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09年
10 王萬里;劉耀林;蔡述明;鄧南圣;王祖武;謝應齊;王凱;;一種可選的大氣低頻振蕩機制-柯氏參數(f)對緯度變化[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副熱帶季風與氣候變化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記者 徐文彬 通訊員 任宏利 吳捷;我國實現熱帶大氣低頻振蕩自主監(jiān)測[N];中國氣象報;2015年
2 趙琳;楚雄供電局開展抑制低頻振蕩應用科技項目研究[N];楚雄日報(漢);2011年
3 記者 楊綺薇 通訊員 何鉅雄 顏文勝;低頻振蕩研究在暴雨預報中顯成效[N];中國氣象報;2010年
4 通訊員 高建璽;PSS解甘肅電網燃眉之急[N];中國電力報;2004年
5 雷從俊 朱曉杰;共產黨人的精神境界[N];解放軍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思思;大氣低頻振蕩對中國稻飛虱遷入的影響[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
2 楊悅;含大規(guī)模風電并網的互聯(lián)電力系統(tǒng)低頻振蕩特性分析與控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8年
3 溫柏堅;電力系統(tǒng)低頻振蕩實時監(jiān)測與控制新方法及工程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
4 李勛;電力系統(tǒng)低頻振蕩模式時變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5 孫正龍;彈性力學映射的電力系統(tǒng)能量結構及其在低頻振蕩分析中的應用[D];東北電力大學;2018年
6 鞏遠發(fā);青藏高原及東亞大氣熱源低頻振蕩與我國東部旱澇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8年
7 張鵬;基于廣域量測的電力系統(tǒng)區(qū)域間低頻振蕩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陳雯;熱帶大氣低頻振蕩的變頻及其與海溫、非絕熱加熱的聯(lián)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9 朱毓穎;中國冬季持續(xù)性低溫事件的特征及其與大氣低頻振蕩的聯(lián)系[D];南京大學;2011年
10 劉鋮;互聯(lián)電網低頻振蕩能量解析的支路模式勢能法[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煒;基于機網協(xié)調的汽輪機優(yōu)化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19年
2 陳珉;電力系統(tǒng)振蕩參數辨識的PMU數據濾波器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3 曾林俊;基于小波包與SVM的低頻振蕩模式辨識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8年
4 龐可心;基于頻域分析的電氣化鐵路低頻振蕩現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5 黎昀軒;含VSC-MTDC的復雜電網區(qū)間振蕩阻尼控制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18年
6 江志初;VSC-HVDC系統(tǒng)抑制電網低頻振蕩的阻尼方法及控制參數選取[D];長沙理工大學;2017年
7 蔣云濤;光儲聯(lián)合控制抑制電網低頻振蕩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8年
8 劉宏波;基于改進VMD-HT的電力系統(tǒng)低頻振蕩模態(tài)辨識[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9 劉波;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器抑制低頻振蕩的應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8年
10 雷強;基于EEMD和矩陣束算法的低頻振蕩模式識別方法[D];湖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11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8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