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自由基聚合物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
【圖文】:
有機電極材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科研研究者的關注。有機電極材料有以下優(yōu)勢,有機電極材料的來源極其豐富且成本較低,可直接從天然產(chǎn)物中獲取也可合成制備得到,屬于可再生資源。而且,有機電池材料得到化學結構可以通過有機化學反應進行設計調(diào)整來獲得期望的物理化學性能,某些有機材料表現(xiàn)出的電化學性能已接近無機電極材料。大多數(shù)有機電池材料的合成成本低,對環(huán)境無污染。除此之外,有機電池材料的密度小,柔性好,可滿足未來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需求。圖 1-1 是鋰離子電池的歷史和未來發(fā)展的趨勢[15-17]。
極材料不同于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的傳統(tǒng)過渡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也不同于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的金屬鋰負極材料。有機自由基聚合物電池的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可以分別采用 p 型自由基聚合物和 n 型自由基聚合物作為活性物質(zhì)。不過一般研究有機自由基聚合物電池中單個電極材料電化學性能時,偶爾也采用鋰金屬或者石墨烯等負極材料代替。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正負極材料因為接觸而導致電池短路,從而發(fā)生安全事故。與此同時,良好的離子傳導性也是隔膜的必備性能,可以允許電解液中的離子順利通過。電解液主要是為正負極材料中活性物質(zhì)提供所需的陰陽離子,并且保證高離子傳導性和快速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常見的電解液包括 LiPF6EC/DMC 和 NaPF6DME/DOL 等。自由基聚合物的正極集流體一般采用電勢較高的鋁箔,,而負極集流體一般采用電勢較低的銅箔[26-28]。1.2.4 有機自由基聚合物電池的反應機理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M9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宜;;用改性粘接劑試制礦棉板[J];建材工業(yè)信息;1987年15期
2 修璐;美國高強砼的研究現(xiàn)狀及新研究課題方向[J];建筑結構學報;1988年06期
3 朱璧英;;影響照相影像效應諸因素的東西方專題討論會[J];感光材料;1989年01期
4 劉桐;對常用錳礦的質(zhì)量分析和調(diào)查[J];電池;1989年03期
5 李仕群;胡佳山;;粉煤灰物理化學性能評述[J];山東建材學院學報;1989年01期
6 烏.赫.阿卡耶夫;馬文杰;;聚丙烯結構和化學性能的穩(wěn)定[J];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1989年04期
7 黃華;;載鉑鈷酸鑭的制備與電化學性能[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6年06期
8 許占位;王天;劉鑫悅;段欣彤;杜釗;王盈;;氣氛對鉬酸銨分解的影響及產(chǎn)物的電化學性能[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9 豐洪微;劉向東;田曉;;儲氫合金電化學性能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金屬功能材料;2009年05期
10 劉春蓮;;《材料化學性能》課的教學實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貴欣;周固民;瞿美臻;江奇;王國平;馮永成;張伯蘭;于作龍;;兩種碳納米管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A];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進展——全國第三屆納米材料和技術應用會議論文集(上卷)[C];2003年
2 仇鵬;周佳盼;米紅宇;;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4分會:化學電源[C];2014年
3 耿芹;梁小玉;王吉德;宿新泰;;二硫化鉬/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三十分會:化學電源[C];2016年
4 郄富昌;彭慶文;唐致遠;;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Li_2ZnTi_3O_8/C納米顆粒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A];第30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盧星河;韓冬;張廣清;馬楠;姚宏偉;;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4)[C];2007年
6 劉志超;盧嘉春;黃萍;朱敏華;方荃;;幾種氟化碳材料的結構與電化學性能研究[A];第八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摘要[C];2013年
7 許越;周德瑞;周景玲;孫碩;;乙醛肟的電化學性能研究[A];第九屆全國緩蝕劑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8 趙曉;鄭明濤;胡航;肖勇;劉應亮;;石墨烯/碳量子點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A];第七屆中國儲能與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學術研討與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年
9 張曉駿;劉明賢;段輝;甘禮華;陳龍武;;石墨烯/多孔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6分會:膠體與界面[C];2014年
10 劉瑞平;蘇偉明;賀鵬;張超;沈超;;中空結構TiO_2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合成與電化學性能[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三十分會:化學電源[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徐蒞 新疆昊鑫鋰鹽開發(fā)有限公司;稀土和鈷摻雜錳酸鋰的電化學性能研究[N];新疆科技報(漢);2011年
2 ;十年磨一劍真情鑄輝煌[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睿敏;過渡金屬硫化物儲能電極材料設計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2 汪亞萍;La_2NiO_(4+δ)體系陰極的電極反應與電化學性能[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3 韋秀娟;轉化型負極材料的設計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4 羅雯;銻基及鉍基納米電極材料的設計制備和電化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5 白雪;鎳、鈷基氫氧化物微結構構筑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年
6 王艷;新型有機質(zhì)高性能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和儲鋰機制[D];蘇州大學;2018年
7 吳麗軍;釩氧(硫)化物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8 吳田;鎳基體系三維電極材料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8年
9 馬藝寧;層狀結構釩氧基化合物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2018年
10 施偉利;碳素類流體的碳化物結構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佳;PEO-Al_2O_3復合隔膜和生物碳負極材料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9年
2 廖文娟;基于CVD法的硅/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的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3 關小云;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Ni_(1-x-y)Co_xMn_yO_2脫/嵌鋰過程中的結構演變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4 劉甜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_3V_2(PO_4)_3/C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西華大學;2016年
5 張藝程;儲能電極材料Mn_2O_3和Na_3V_2(PO_4)_3的制備和電化學性能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6 沈舒宜;二硫化鉬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7 何秋;碳復合二氧化錫基電極材料的設計構筑及電化學性能[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8 熊嘉琪;有機自由基聚合物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9 王俊波;多孔氮雜碳表面過渡金屬氧化物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10 李兆槐;一維氧化硅(SiO_x)納米線的改性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7007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70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