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網負荷轉供能力研究
【圖文】:
31(b) 線路 6 發(fā)生故障轉供路徑搜索結果圖圖 3-11 轉供路徑搜索結果圖路徑搜索結果圖中可以看出,對于線路 56 發(fā)生故障,共有五種比較其中三條轉供路徑以主變 2 為電源點,剩下兩條轉供路徑以主變 3 和對于線路 7 發(fā)生故障,也有五種比較合理的轉供方案,其中一條轉供源點,兩條以主變 2 為電源點,兩條以主變 5 為電源點。為了演示最可行性,本文以圖 3-11(b)所示的五種轉供方案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確保得到的最優(yōu)轉供方案滿足可靠性、經濟性和安全性,根據電力制定了以下 6 個指標:
34(b) 線路 6 發(fā)生故障轉供方案尋優(yōu)結果圖圖 3-12 線路發(fā)生故障轉供方案尋優(yōu)結果圖介紹了配電網中常見的拓撲結構,分析了各種拓撲結構的優(yōu)缺式搜索算法和主變互聯(lián)矩陣算法,采用兩種算法相結合的方式存在的轉供方案,,為配電網故障恢復提供新的解決思路,然后方案,為從中選擇一種最優(yōu)轉供路徑提高配網故障后運行的可標主觀權重和客觀權重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優(yōu)化模型得到最優(yōu)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M7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張林;張強;楊善林;;綜合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綜述[J];中國管理科學;2015年S1期
2 蔡德福;周鯤鵬;忻俊慧;陳金富;羅明武;孫朝霞;;概率潮流計算方法研究綜述[J];湖北電力;2015年10期
3 劉皓明;黃春燕;陳懿;;基于風險理論的微電網脆弱性評估[J];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學報;2014年10期
4 馬靜;馬偉;王增平;;基于聯(lián)絡關系的主變故障負荷轉供方案[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4年19期
5 方略;程浩忠;柳璐;吳爭;胡蔚;;基于多指標體系的10kV配電網投資分配評價[J];華東電力;2014年06期
6 崔明建;孫元章;楊軍;李元林;巫偉南;;一種基于多層次灰色面積關聯(lián)分析的電網安全綜合評價模型[J];電網技術;2013年12期
7 張毅明;張忠會;姚峰;何樂彰;許威;;基于風險理論的電力系統(tǒng)元件風險評估[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3年23期
8 周曉寧;徐偉;胥傳普;王偉;徐泰山;毛俊;;計及負荷轉供措施的電網設備過載輔助決策[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3年23期
9 艾小猛;文勁宇;吳桐;孫樹敏;李廣磊;;基于點估計和Gram-Charlier展開的含風電電力系統(tǒng)概率潮流實用算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年16期
10 葛少云;韓俊;劉洪;劉陽;;基于供電能力的主變站間聯(lián)絡結構優(yōu)化[J];電網技術;2012年08期
本文編號:2635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63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