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力論文 >

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諧振問題及主動抑制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8-12-26 14:24
【摘要】:電網(wǎng)不對稱故障會產(chǎn)生電壓負序和零序分量,并激發(fā)換流變壓器注入更大的低次諧波,增大功率器件承受的電氣應力,且基于電壓源換流器高壓直流輸電(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系統(tǒng)的交流阻抗在變壓器特征諧波頻段大部分呈容性,使系統(tǒng)在該頻段易發(fā)生諧振,導致?lián)Q流站熱過載和波形質(zhì)量問題凸顯。因此,討論換流站交、直流側(cè)諧波相互作用的機理,建立從交流側(cè)看入換流站的正負序交流低頻阻抗模型,提出等效增大換流站輸出阻抗支路諧波電阻的方法,全面扼制換流站輸出阻抗支路諧波電流,且不影響系統(tǒng)基波電阻。利用電力系統(tǒng)仿真軟件EMTDC建立了VSC-HVDC模型,對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中的諧振問題以及主動抑制方法進行仿真研究。仿真結(jié)果表明,所提出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諧振過電壓,因此,提高了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不對稱故障下運行的安全性。
[Abstract]:Asymmetrical fault of power network will produce negative voltage sequence and zero sequence component, and stimulate converter transformer to inject larger lower harmonic, increase the electrical stress of power device, and based o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he AC impedance of VSC-HVDC) system is capacitive in the characteristic harmonic frequency band of transformer, which makes the system easy to resonate in this frequency band, resulting in the problems of thermal overload and waveform quality of converter station. Therefore,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AC and DC side of converter station is discussed, the low frequency impedance model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quence AC in converter st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harmonic resistance of output impedance branch of converter station is put forward. The output impedance branch harmonic current of the converter station is completely choked, and the fundamental resistance of the system is not affected. The VSC-HVDC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software EMTDC. The resonance problem and active suppression method in the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simulated and stud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resonant overvoltage, so the security of the flexible HVDC system under asymmetric faults is improved.
【作者單位】: 長沙理工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277013,51277014) 湖南省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CX2013B373)~~
【分類號】:TM72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海榮;徐政;;向無源網(wǎng)絡供電的VSC-HVDC系統(tǒng)的控制器設計[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年23期

2 周國梁;石新春;魏曉光;朱曉榮;付超;;電壓源換流器高壓直流輸電不平衡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22期

3 魏曉云;孫輝;魏曉光;馬千;徐鳳閣;;改善電能質(zhì)量的電壓源換流器高壓直流輸電不平衡控制策略[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09期

4 魏曉云;盧穎;;電網(wǎng)不平衡時電壓源換流器高壓直流輸電統(tǒng)一控制策略[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3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雙喜,呂佳麗,張元鵬;直流輸電對電壓穩(wěn)定性的影響[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3期

2 黃北軍;鄒超;王奔;;新型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非線性附加控制器設計[J];四川電力技術;2008年02期

3 張英敏;王鵬飛;李興源;陳虎;趙睿;樊帆;;基于阻抗角的交直流輸電系統(tǒng)交互影響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2年01期

4 國建寶;牛新生;劉玉田;;交直流系統(tǒng)相互影響研究綜述[J];山東電力技術;2008年05期

5 劉光輝;徐春麗;張新剛;;兩種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比較研究[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5期

6 徐挺挺;;電動汽車充電站的諧波治理[J];上海電力;2011年03期

7 王書征;李先允;陳小虎;;基于多時間尺度的HVDC Light系統(tǒng)降階模型[J];電網(wǎng)與清潔能源;2010年01期

8 鮑潔秋;孟垂懿;;VSC-HVDC系統(tǒng)在海上風電傳輸中的應用[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張興然;王霞;;VSC-HVDC的穩(wěn)態(tài)模型仿真研究[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李勝;張建華;李春葉;李銀輝;;微網(wǎng)(Microgrid)的并網(wǎng)運行方式探討[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峰;葉鵬;蔡志遠;趙洪菊;;輕型直流輸電建模與仿真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電工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孫峰;葉鵬;蔡志遠;趙洪菊;;輕型直流輸電技術的應用與展望[A];第十一屆全國電工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國建寶;牛新生;劉玉田;;受端山東電網(wǎng)穩(wěn)定性分析[A];2008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孫峰;葉鵬;蔡志遠;趙洪菊;;新型直流輸電技術——HVDC LIGHT的應用與展望[A];第九屆全國電技術節(jié)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孫峰;葉鵬;蔡志遠;趙洪菊;;輕型直流輸電功率控制特性及仿真研究[A];第九屆全國電技術節(jié)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王麗穎;文俊;徐超;李偉霞;曹智慧;陳熙科;;CCC與LCC換流器的比較研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史建立;梁小冰;李樹卿;覃亮;胡云;;dq0坐標下輕型直流輸電系統(tǒng)控制策略與仿真的研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王書征;李先允;陳小虎;;基于多時間尺度的HVDC Light系統(tǒng)降階模型[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9 趙守運;王鋼;李海峰;;VSC-HVDC的控制器設計與仿真[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10 郭晨吉;楊秀;陳雨;陳鴻煜;;輕型高壓直流輸電綜述[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濤亮;基于改進連續(xù)潮流法及分岔理論的交直流系統(tǒng)電壓穩(wěn)定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張翌暉;全控直流輸電新型拓撲方案探索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熊卿;配電變壓器一體化靜止無功補償器(DT-STATCOM)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葛廷友;高壓配電網(wǎng)無功補償控制策略研究[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5 張誠;三峽直流輸電系統(tǒng)諧波對電站電氣設備運行狀態(tài)影響的仿真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6 劉洪濤;新型直流輸電的控制和保護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7 馬玉龍;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8 鄭超;基于電壓源換流器的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數(shù)學建模與仿真分析[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6年

9 陳謙;新型多端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運行與控制[D];東南大學;2005年

10 陳海榮;交流系統(tǒng)故障時VSC-HVDC系統(tǒng)的控制與保護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昊;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仿真[D];山東大學;2010年

2 戴暉;1.5MW雙饋型風機變頻器控制系統(tǒng)[D];江南大學;2010年

3 劉濤;用于電網(wǎng)恢復的VSC-HVDC仿真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4 王俊;強迫換相技術對弱受端交流系統(tǒng)電壓穩(wěn)定影響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5 徐希望;基于VSC-HVDC的風電場并網(wǎng)控制策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6 岳偉;微網(wǎng)并網(wǎng)裝置控制策略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7 孫佑宣;基于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風電變換器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潔;基于VSC-HVDC的風電場并網(wǎng)控制技術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9 胡紅兵;基于VSC-HVDC的海上風電場并網(wǎng)的PID控制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10 胡烈良;可再生能源接入直流微網(wǎng)的運行控制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力,陳建業(yè),王仲鴻,韓英鐸,朱慶翔,林烽,王錫文;系統(tǒng)電壓不對稱條件下 ASVG 的仿真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7期

2 文俊,何富發(fā),周波,謝進;抽水蓄能電動機變頻起動數(shù)字仿真[J];現(xiàn)代電力;1997年02期

3 黃愛群;電能利用的發(fā)展歷程[J];大眾用電;1999年04期

4 張桂斌,徐政,王廣柱;基于VSC的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建模及其非線性控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年01期

5 張春朋,林飛,宋文超,焦連偉;基于直接反饋線性化的異步電動機非線性控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年02期

6 鄭超,周孝信,李若梅,盛燦輝;VSC-HVDC穩(wěn)態(tài)特性與潮流算法的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06期

7 鄧衛(wèi)華,張波,丘東元,盧至鋒,胡宗波;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狀態(tài)反饋精確線性化解耦控制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07期

8 胡兆慶,毛承雄,陸繼明;一種新的優(yōu)化協(xié)調(diào)控制在輕型直流輸電中的應用(英文)[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08期

9 張興,季建強,張崇巍,丁明;基于內(nèi)模控制的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不平衡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13期

10 尹明,李庚銀,牛同義,李廣凱,梁海峰,周明;VSC-HVDC連續(xù)時間狀態(tài)空間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1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桂斌;新型直流輸電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2 劉洪濤;新型直流輸電的控制和保護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3 李玉玲;電流型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陳海榮;交流系統(tǒng)故障時VSC-HVDC系統(tǒng)的控制與保護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3922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3922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113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