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光伏發(fā)電的配電網有功無功資源綜合優(yōu)化配置
[Abstract]: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 permeability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fact that the current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lanning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not fully consider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reactive power regulation ability, it is studied to provide active and reactiv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vide reactive power capacitors for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optimal 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the timing and randomness, the multi-state model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s established. The minimum annual cost above the confidence level is taken as the upper level programming objective function,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nd capacity of photovoltaic power supply and capacitor are taken as the upper layer optimization variables, and the minimum annual operating cost above the confidence level is taken as the lower level programming objective function. The reactive power output and capacitor switching state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each period are lower optimal variables, and a two-level programming model embedded with opportunity-constrained programming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reactive power regulation ability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the adjustment of power output with load in operation, it is more accurate to calculate the power loss, voltage and objective fun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two-level programming model is solved by using piecewise binary coding and elite retention strategy genetic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onfiguration of capacitors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reduce th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costs, make full use of the potential of reactive power regula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help to ensure the economic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if photovoltaic power is combined with micro gas turbine, better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benefit can be obtained.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77162)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PD71-13-031)~~
【分類號】:TM6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立梅;唐巍;趙云軍;王少林;;分布式發(fā)電接入配電網后對系統(tǒng)電壓及損耗的影響分析[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1年05期
2 趙登福,劉昱,夏道止;考慮開關動作次數約束的配電網無功電壓控制方法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08期
3 張粒子,舒雋,林憲樞,徐英輝;基于遺傳算法的無功規(guī)劃優(yōu)化[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0年06期
4 裴瑋;盛濵;孔力;齊智平;;分布式電源對配網供電電壓質量的影響與改善[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13期
5 錢科軍;袁越;石曉丹;ZHOU Chengke;鞠平;;分布式發(fā)電的環(huán)境效益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29期
6 段獻忠;李智歡;李銀紅;;采用多局部搜索策略的無功優(yōu)化多模因算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34期
7 崔挺;孫元章;徐箭;黃磊;;基于改進小生境遺傳算法的電力系統(tǒng)無功優(yōu)化[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19期
8 馬溪原;吳耀文;方華亮;孫元章;;采用改進細菌覓食算法的風/光/儲混合微電網電源優(yōu)化配置[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25期
9 鄧威;李欣然;劉志勇;顏艷麗;李金鑫;馬亞輝;;考慮無功補償影響因素的間歇性分布式電源綜合優(yōu)化配置[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10期
10 陳燕東;羅安;謝三軍;周潔;張慶海;;一種無延時的單相光伏并網功率控制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2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世翔;邵慧壯;;基于安全保障的分布式電源選址定容優(yōu)化研究[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4年11期
2 王鶴;李國慶;李耀峰;畢鵬;;多逆變型分布式電源協調的微電網諧波控制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23期
3 劉宇;高山;楊勝春;姚建國;;電力系統(tǒng)概率潮流算法綜述[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23期
4 余夢澤;賈林莉;朱浩駿;丁伯劍;史正軍;;平抑出力波動的風光儲聯合發(fā)電系統(tǒng)容量優(yōu)化配置方法[J];電氣應用;2014年21期
5 鄧長虹;馬慶;肖永;游佳斌;李世春;;基于自學習遷移粒子群算法及高斯罰函數的無功優(yōu)化方法[J];電網技術;2014年12期
6 張君則;艾欣;;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類型分布式電源并網位置與運行出力綜合優(yōu)化算法[J];電網技術;2014年12期
7 吳小剛;劉宗歧;田立亭;丁冬;楊水麗;;基于改進多目標粒子群算法的配電網儲能選址定容[J];電網技術;2014年12期
8 程曉悅;盧錦玲;;考慮不確定性的分布式電源多目標優(yōu)化配置[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4年11期
9 汪英;張慶海;;容性等效輸出阻抗的逆變器并聯控制研究[J];電源技術;2014年11期
10 陳深;毛曉明;林澤坤;;電動汽車對微網優(yōu)化運行的影響分析[J];電力學報;201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撖奧洋;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故障特性與保護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錢峰;典型FACTS裝置在電網中接入點、容量及類型選擇方法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9年
3 張洪陽;永磁風力發(fā)電機分布式直流并網變流器的研究與實現[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蘇玲;微網控制及小信號穩(wěn)定性分析與能量管理策略[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5 王錫;新型分布式供能系統(tǒng)熱力特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6 田廓;不確定條件下輸電投資經濟學分析及決策規(guī)劃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7 張穎媛;微網系統(tǒng)的運行優(yōu)化與能量管理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譚東明;農村配電網無功優(yōu)化智能技術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1年
9 徐立中;微網能量優(yōu)化管理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胡一帆;基于生物協同進化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智能容錯機制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紀二云;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電力系統(tǒng)無功優(yōu)化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馮凱輝;風電場動態(tài)無功補償方案設計[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吳潘;基于分岔理論的電力系統(tǒng)電壓穩(wěn)定及無功優(yōu)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朱閃閃;有載調壓變壓器對電力系統(tǒng)靜態(tài)電壓穩(wěn)定性影響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楊永旺;改進遺傳算法在電力系統(tǒng)無功優(yōu)化中的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文安;東莞A鎮(zhèn)配電網節(jié)能降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楊悅;基于時間—空間解耦的動態(tài)無功優(yōu)化方法研究[D];東北電力大學;2011年
8 崔換君;基于年負荷持續(xù)曲線的配電網規(guī)劃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9 李曉濤;并網型風電場的短路電流計算及低電壓穿越能力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10 祁永福;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雙層優(yōu)化規(guī)劃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偉國;宋平;劉傳銓;;計及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研究[J];華東電力;2007年07期
2 陸華,周浩;發(fā)電廠的環(huán)境成本分析[J];環(huán)境保護;2004年04期
3 魏學好,周浩;中國火力發(fā)電行業(yè)減排污染物的環(huán)境價值標準估算[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3年01期
4 李峰;李興源;郝巍;;不間斷電力變電站中分布式電源接入系統(tǒng)研究[J];繼電器;2007年10期
5 錢科軍;袁越;;分布式發(fā)電技術及其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J];繼電器;2007年13期
6 李新;彭怡;趙晶晶;任亞英;張從力;;分布式電源并網的潮流計算[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09年17期
7 王秀云;鄒磊;張迎新;李輝;潘文明;;基于改進免疫遺傳算法的電力系統(tǒng)無功優(yōu)化[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0年01期
8 劉甲慶;張皓;章健;;中壓配電網計及動態(tài)無功補償裝置的理論線損計算[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0年06期
9 周曉娟;蔣煒華;馬麗麗;;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電力系統(tǒng)無功優(yōu)化[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0年07期
10 徐玉琴;李雪冬;張繼剛;李鵬;;考慮分布式發(fā)電的配電網規(guī)劃問題的研究[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1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曉丹;冷熱電聯產系統(tǒng)分析與運行優(yōu)化[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宗全,王正風,徐先勇;計及無功電價的無功優(yōu)化規(guī)劃[J];華東電力;2000年03期
2 吳國丙,任震,祁達才;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下的無功服務及其成本分析[J];繼電器;2002年08期
3 杜文學;李雙虎;何雄旺;;配電網三相不對稱系統(tǒng)無功智能測量法[J];電工技術;2002年12期
4 丁勇,王秀麗;考慮無功資源價值的無功實時定價[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12期
5 張英,李曉明,朱帥,黃斌;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下發(fā)電機無功服務定價[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4年04期
6 代紅才;彭建春;楊幫宇;王娜;;基于邊際成本和潮流追蹤的無功定價[J];電網技術;2007年07期
7 張琳琳;劉俊勇;;基于無功目標域調控的無功備用電價[J];四川電力技術;2007年02期
8 李啟林;;無功系統(tǒng)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應對措施[J];電力安全技術;2007年06期
9 王長柱;崔麗君;;兩點無功測量法及其準確度驗證[J];電力學報;2010年02期
10 朱曉蓉;;某市客戶無功管理現狀調查[J];電力需求側管理;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孔飄紅;;基于統(tǒng)一優(yōu)化補償的無功電力市場[A];浙江電力科學發(fā)展[C];2005年
2 韓宏光;;赤峰地區(qū)電網無功配置探討[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3 樊勤;;節(jié)能降耗 無功補嘗問題不應被忽視[A];通信電源新技術論壇——2008通信電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孟偉;李永斌;李偉;李子軒;劉麟;;改進模式分析法在電網無功分區(qū)規(guī)劃中的應用[A];2007中國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世界;;發(fā)電機并列瞬間無功的分析計算與對策[A];2008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劉文穎;王維洲;;甘肅電網內無功環(huán)流的計算分析[A];第八屆全國電技術節(jié)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劉安喜;;無功技改給湖州帥豪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帶來經濟效益[A];2003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專委會供用電管理自動化分專業(yè)委員會成立暨第一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3年
8 鄭文;劉學成;郭樹方;;白城地區(qū)電網電壓無功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研究方案[A];高效 清潔 安全 電力發(fā)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吉林省電機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趙強;司大軍;孟明;;雙饋風機無功出力極限及控制研究[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10 周方圓;黃燕艷;龍禮蘭;周靖;邱文俊;;地鐵供電系統(tǒng)無功特性分析與補償設計研究[A];第二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蔡曉華 整理;平穩(wěn)過渡混日子無功就是過[N];遼寧日報;2014年
2 ;生產技術管理(75)[N];中國電力報;2001年
3 節(jié)寧;“無功”革命促節(jié)約[N];中國電力報;2005年
4 ;生產技術管理(76)[N];中國電力報;2001年
5 韓穎龍;無功就是過[N];浙江日報;2012年
6 河南黃河河務局局長 趙勇;實現從“無功便是過”向“無創(chuàng)新即是過”的轉變[N];黃河報;2006年
7 陳武云;節(jié)能有為 無功“有功”[N];國家電網報;2008年
8 石連友;“下馬威”與“無功先獎”[N];中國石化報;2009年
9 閆紅、張創(chuàng)奇;工作組無功而返為何受表揚[N];人民武警報;2011年
10 ;生產技術管理(103)[N];中國電力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牛懷平;電力市場初期的無功定價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王玉斌;配電系統(tǒng)動態(tài)無功補償技術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關春萍;電力市場下發(fā)電廠無功生產成本的研究[D];福州大學;2004年
2 代紅才;基于邊際成本和潮流追蹤的無功定價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3 鄒婷;電網無功追蹤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4 楊杉;配電網動態(tài)無功優(yōu)化配置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5 張蓓;基于傅里葉變換的時頻域無功測量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盛兆俊;電力市場條件下無功綜合優(yōu)化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4年
7 牛琳琳;發(fā)電廠無功成分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年
8 陳曉_";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下的無功電價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9 石成柱;井組平臺無功動態(tài)補償技術的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10 趙磊;電力系統(tǒng)無功補償裝置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84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284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