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摻雜還原氧化石墨烯負載鉑催化劑的制備及甲醇電氧化性能
本文選題:聚苯胺 + 還原氧化石墨烯; 參考:《物理化學學報》2014年07期
【摘要】:采用高溫熱解聚苯胺修飾的氧化石墨烯(PANI-GO),得到了氮摻雜的還原氧化石墨烯碳材料(N-RGO),以其負載Pt制備了Pt/N-RGO納米結構電催化劑.采用透射電鏡(TEM)、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X射線衍射(XRD)譜及拉曼光譜等技術對N-RGO和Pt/N-RGO的形貌及結構進行了表征,用循環(huán)伏安、計時電流等電化學技術研究了Pt/N-RGO電極催化劑對CO溶出反應和甲醇電氧化反應的催化性能.結果表明:高溫熱解PANIGO可同時實現(xiàn)GO的還原及其氮摻雜的過程,氮摻雜引起還原氧化石墨烯碳材料表面缺陷結構和導電性的增加;與相應的未摻雜氮樣品Pt/RGO相比較,Pt/N-RGO樣品上Pt顆粒的分散更均勻,顯示出更強的抗CO毒化能力和更高的甲醇電氧化催化活性及穩(wěn)定性.
[Abstract]:Nitrogen-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RGO) was prepared by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depolymerization of Polyaniline modified graphene oxide (PANI-GO). Pt- / N-RGO nanostructure electro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supported Pt.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N-RGO and Pt- / N-RGO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t- N-RGO electrode catalyst for CO dissolution and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was studied by chronoamperometric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pyrolysis PANIGO can realize the reduction of go and the process of nitrogen doping at the same time. Nitrogen doping can increase the surface defect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reduced graphene carbon material.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undoped nitrogen samples, the Pt particles on the Pt- / N-RGO samples are more uniform in dispersion, and exhibit stronger resistance to CO poisoning,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for methanol electrooxidation.
【作者單位】: 新疆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新疆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先進功能材料自治區(qū)級重點實驗室;
【基金】:新疆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BS100110) 先進功能材料自治區(qū)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XJDX0902-2010-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201146)資助~~
【分類號】:O643.36;TM911.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輝;羅民;梁斌;竇元運;梁森;丁肖怡;;摻氮石墨烯的溶劑熱制備及對抗壞血酸氧化的電催化性能[J];功能材料;2013年18期
2 胡江浦;黃英娟;董金勇;王月欣;;正丁基氯化鎂還原氧化石墨烯的表征[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13年09期
3 楊改秀;孔曉英;袁振宏;陳冠益;陸天虹;孫永明;;炭載Pt-P催化劑對甲醇氧化的電催化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3年20期
4 周穎;姜磊;閻景旺;王春雷;肖南;;石墨烯紙的制備及電容特性[J];高等學;瘜W學報;2014年03期
5 段淼;李四中;陳國華;;機械法制備石墨烯的研究進展[J];材料工程;2013年12期
6 楊云雪;關毅;張利華;;熱剝離法制備功能型石墨烯的研究進展[J];功能材料;2013年24期
7 何青;馬愛斌;江靜華;宋丹;陳建清;楊東輝;鄒中秋;李玉華;;石墨烯的制備及其在金屬防腐中的應用進展[J];功能材料;2013年S2期
8 孫寶駿;吳凡;許廣昀;陳磊;徐志偉;趙亞娣;王航;張斌;;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自組裝制備與伽瑪射線輻照還原[J];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13年06期
9 阮殿波;陳寬;傅冠生;;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進展[J];電池;2013年06期
10 孫穎恩;張秀花;譚允冰;王蘭騰;林煦章;樸金花;;基于石墨烯-辣根過氧化物酶修飾電極的過氧化氫傳感器[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朱玉超;周永華;葉紅齊;;Pd/Graphene/堇青石整體式催化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秦苗苗;劉曉晨;張慶峰;劉世民;;摻硅非晶碳結構和光學性質的研究[A];2013全國玻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張曉瓊;丁明玉;;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包覆二氧化硅高效液相色譜固定相的制備及其保留機理研究[A];第七屆全國儀器分析及樣品預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蘇東;石墨烯載Pd復合催化劑材料的制備及其對甲酸電催化特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2 馮紅彬;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性質及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3 裴福云;石墨烯/二氧化鈦雜化材料的制備及其催化的光解水制氫[D];鄭州大學;2013年
4 吳佳佳;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對溶解氧還原反應的影響[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溫春葉;石墨烯基復合物在追蹤反應方面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3年
6 趙夢潔;碳納米管與石墨烯納米材料用于藥物電化學傳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倪昀;基于二維碳材料的自旋電子學和熱自旋電子學器件的設計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黃靜;自懸浮聚苯胺的制備、結構及其復合材料的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9 鮑祺;硫酸鹽還原菌腐蝕機理及復合殺菌劑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10 田麗紅;碳基—納米半導體雜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寶玉;用于疊片式超級電容器的碳電極材料的制備及電容特性[D];吉林大學;2013年
2 蔣周峰;納米結構二硫化錫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和儲能應用[D];浙江大學;2013年
3 何朝東;石墨烯(氧化石墨)/銀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4 孔令龍;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制備及改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3年
5 崔飛;基于功能化石墨烯構建電化學傳感器及免疫傳感器[D];山東大學;2013年
6 郭煥煥;銀/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對MCF-7細胞毒性探索[D];鄭州大學;2013年
7 李利花;超臨界二氧化碳輔助石墨烯的制備、功能化及在燃料電池中的應用[D];鄭州大學;2013年
8 胡曉煒;基于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的生物傳感器[D];安徽大學;2013年
9 劉虹麗;鐵氧體/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10 謝德鈺;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儲能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洪松;劉大博;;石墨烯的制備及石墨烯/PVDF復合材料介電性能的研究[J];化學工程師;2011年08期
2 黃桂榮;陳建;;石墨烯的合成與應用[J];炭素技術;2009年01期
3 韓鵬昱;劉偉;謝亞紅;張希成;;石墨烯與太赫茲科學[J];物理;2009年06期
4 黃毅;陳永勝;;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關應用[J];中國科學(B輯:化學);2009年09期
5 代波;邵曉萍;馬擁軍;裴重華;;新型碳材料——石墨烯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0年03期
6 馬文石;周俊文;程順喜;;石墨烯的制備與表征[J];高;瘜W工程學報;2010年04期
7 李永鋒;劉燕珍;楊永崗;溫月芳;王茂章;;L-半胱氨酸還原氧化石墨烯的研究[J];材料導報;2011年12期
8 張輝;傅強;崔義;譚大力;包信和;;Ru(0001)表面石墨烯的外延生長及其擔載納米金屬催化劑的研究[J];科學通報;2009年13期
9 顧正彬;季根華;盧明輝;;二維碳材料——石墨烯研究進展[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10 朱宏偉;;石墨烯:單原子層二維碳晶體——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簡介[J];自然雜志;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毅;梁嘉杰;張龍;許艷菲;王燕;馬延風;李飛飛;陳永勝;;石墨烯—聚合物高性能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質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2 胡連哲;韓雙;李海娟;徐國寶;;電化學發(fā)光分析新材料及新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董良旭;張春梅;陳強;劉福平;;等離子化學氣相沉積生長石墨烯的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五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09年
4 徐宇曦;石高全;;石墨烯和卟琳的超分子組裝及其傳感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劉吉洋;郭少軍;翟月明;李丹;汪爾康;;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保護石墨烯的制備[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劉云圻;魏大程;狄重安;武斌;郭云龍;于貴;;少數(shù)層石墨烯的可控制備和電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付磊;劉楠;戴博雅;劉迅;張朝華;劉忠范;;石墨烯的表面控制生長[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中日青年化學家論壇摘要集[C];2010年
8 趙帝;張瀛溟;劉育;;環(huán)糊精功能化石墨烯納米組裝體的構筑[A];大環(huán)化學和超分子化學的新發(fā)展——當前學科交叉的一個重要橋梁——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十五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七屆超分子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張佳利;沈廣霞;郭守武;;化學還原的單層氧化石墨烯的電學性質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10 趙煥新;于洪濤;全燮;;石墨烯包覆的氧化亞銅高活性光電催化薄膜電極的制備及表征[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2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士才;石墨烯的制備、表征及光電性質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姜全國;摻雜及電場條件下石墨烯若干催化過程的第一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劉芝婷;石墨烯及其氧化物的表面結構和性質的調控[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4 苗萌;小分子在二氧化鈦和石墨烯表面吸附與反應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5 黃偉濤;分子布爾邏輯和模糊邏輯系統(tǒng)的研究及其在石墨烯智能生化分析中的應用[D];西南大學;2014年
6 馬東偉;金屬摻雜的石墨烯及相關體系電子態(tài)和自旋—軌道耦合性質的理論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7 袁建輝;石墨烯中的電子及其輸運性質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8 于欣欣;石墨烯的表面調控及其表面增強拉曼效應[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9 陸地;摻雜少層石墨烯電子性質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10 李彩霞;石墨烯及其組裝材料的制備與表征[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振華;石墨烯傳感性能理論計算[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杜蛟;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對生物小分子的電化學檢測[D];蘇州大學;2014年
3 邢艷敏;絕緣襯底上石墨烯的形成及其機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4 劉曉彤;石墨烯及柔性器件在有機磷類農藥殘留分析方面的應用[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5 李亮;石墨烯改性石墨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6 李金霞;石墨烯摻雜碳印刷陣列電極的制作及其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4年
7 韓媛媛;基于石墨烯透明電極的高效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8 謝亞莉;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備及其應用于多肽和蛋白質的檢測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9 任乾睦;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二維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結構控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10 李建;石墨烯類材料修飾毛細管柱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77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07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