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顯微鏡幾種成像模式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表征中的應用
本文選題:原子力顯微鏡 +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 參考:《高分子通報》2014年10期
【摘要】: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表面柔軟、粘彈性較強,很容易粘滯探針,從而影響到原子力顯微鏡的成像質量。本文通過比較輕敲模式、智能成像以及快速掃描模式三種原子力顯微鏡成像模式對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形貌和相位成像情況,分析探討了探針型號的選擇、作用力控制、掃描速率等參數對成像清晰度和準確性的影響。通過比較可知,彈性系數較小及具有反射鍍層的探針均有利于聚合物類樣品的檢測;控制探針與樣品之間較小作用力也有利于獲得豐富的形貌信息;另外,掃描速率太高不利于獲得細節(jié)形貌信息,應將掃描速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因此,選擇合適的成像條件和設置適當的掃描參數對原子力顯微鏡成功應用于分析表征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樣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Abstract]:The polymer solar cell material has soft surface and strong viscoelasticity, which makes it easy to stick the probe, thus affecting the imaging quality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In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the morphology and phase imaging of polymer solar cell materials with three AFM imaging modes, such as tapping mode, intelligent imaging mode and fast scanning mode, the selection of probe type and force control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scanning rate and other parameters on imaging clarity and accuracy. By comparis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small elastic coefficient and the probe with reflective coating are beneficial to the detection of polymer samples, the control of the small force between the probe and the sample is also conducive to obtaining abundant morphology information. The scanning rate is too high to obtain the detailed morphology information, so the scanning rate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a certain range. Therefore, selecting appropriate imaging conditions and setting appropriate scanning parameter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AFM in the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 solar cell materials.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分類號】:TM914.4;O63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福泰,多英全,周貴忠,羅運軍,譚惠民;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彈性體的熱行為[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2年04期
2 王秀艷,董麗松;原子力顯微鏡在多糖結構研究中的進展[J];高分子通報;2004年01期
3 田娜;馬曉燕;王毅霏;朱小波;李冬梅;;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光伏材料的研究進展[J];高分子通報;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芳,談桂春,閻恒梅,孫安垣;2002年我國熱塑性工程塑料進展[J];工程塑料應用;2003年04期
2 李艷,王兆梅,郭祀遠;生物活性多糖高級結構的研究方法進展[J];廣東化工;2005年08期
3 方少明,周立明,高麗君,張留成,趙清香,惠娟,侯振坤;PLA嵌段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單體的合成及聚合物的制備[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5年02期
4 吳校彬;傅和青;黃洪;陳煥欽;;聚氨酯-環(huán)氧樹脂復合乳液的合成與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7年04期
5 初立秋;陳煜;周浩澤;譚惠民;趙信岐;;BAMO-THF疊氮型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的合成與表征[J];固體火箭技術;2010年04期
6 秦元成;冷莎;李明俊;陳科信;謝宇;錢莉民;;P3HT/PCBM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3年23期
7 周立明,方少明,趙清香,張留成,高麗君,劉東亮;新型丙烯酸酯透明材料的合成[J];合成樹脂及塑料;2005年02期
8 儲相華;何衛(wèi)東;魏曉安;;三元樹脂改性聚氨酯網絡性能的研究[J];化工時刊;2007年02期
9 李萬捷;林殷雷;鄭玉剛;;MDI-50型聚氨酯彈性體的合成及性能[J];化工進展;2011年07期
10 付賢樹,程發(fā),李厚萍,魏玉萍;固化溫度對苯甲基化木材制備的聚氨酯樹脂微相分離的影響[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曉東;周南橋;張海;歐陽倫煒;魏國通;;聚氨酯彈性體微相分離及其結構的研究方法——Ⅰ.熱分析技術的應用[A];中國聚氨酯工業(yè)協(xié)會第十四次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陳曉東;高性能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性能與結構形態(tài)相關關系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簡文杰;魔芋葡甘聚糖螺旋微觀構象及性質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3 申瑞玲;燕麥β-葡聚糖的提取純化及功能特性研究[D];江南大學;2005年
4 秦國奎;深海適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M9913胞外多糖的結構、生態(tài)學功能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與分析[D];山東大學;2007年
5 謝紅旗;香菇多糖提取、純化、結構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辛穎;采后果蔬品質與多糖定量演化及涂膜調控的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王娜;6月齡和12月齡毛竹竹竿半纖維素的結構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3 任佩佩;玉米花粉中抗輻射活性多糖的篩選與結構表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鄧穎琳;金針菇子實體多糖的提取、分離純化及結構鑒定[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彭秀英;糖類與有機小分子相互作用的電化學研究及應用[D];西南大學;2007年
6 姜軍;山藥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化學結構的初步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7 方一泓;茶樹菇子實體多糖的分離純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麗萍;蘋果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自由基消除活性與紅外光譜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9 廖洪梅;丹皮多糖的一級結構研究與顯微結構的觀察[D];安徽大學;2007年
10 楊麗艷;活性山茱萸多糖FCP5-A和FCAP1的分離純化與結構解析[D];西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蔡林濤,李萍,陸祖宏;原子力顯微鏡觀察蟲草多糖分子的結構形貌[J];電子顯微學報;1999年01期
2 趙云;郭曉陽;謝志元;;塑料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J];分子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3 李宏斌,張希,沈家驄;原子力顯微鏡研究聚丙烯酸的單鏈力學性質聚丙烯酸的單分子力譜[J];高等學;瘜W學報;1998年05期
4 鄒應萍;霍利軍;李永舫;;共軛聚合物發(fā)光和光伏材料研究進展[J];高分子通報;2008年08期
5 於黃忠;彭俊彪;;共混型聚合物太陽電池原理及研究進展[J];化學進展;2007年11期
6 馬秀俐,白玉白,孫允秀,劉舉正,劉忠英;西洋參多糖(PPQ-d)的原子力顯微鏡觀察[J];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忠模;;新型高效聚合物型太陽能電池材料開發(fā)成功[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2 楊英歌;周海;王爽;夏謹;盧一民;;聚合物在太陽能電池材料中的應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2期
3 路勝利,劉寬,楊慕杰;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研究進展[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5年04期
4 丁迎春;徐明;沈益斌;;納米結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6年09期
5 鄧姝皓;李洪飛;王之順;劉丹丹;朱兵;;全聚苯胺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制備和性能[J];環(huán)境化學;2010年02期
6 曾望東;丁娉;潘春躍;;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2010年07期
7 ;華東理工大學在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篩選方面取得重要突破[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2期
8 蘇雪花;夏德強;王守偉;;咔唑基窄帶隙共軛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2012年24期
9 魏宇鋒;陳相;蔣偉;朱洪坤;;窄帶隙共軛聚合物類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0年05期
10 霍延平;聶曉李;方小明;;高效窄帶隙共軛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設計及器件性能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沈劍韻;W.K.Kim;儲茂友;黃松濤;T.J.Anderson;;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生長過程的熱動力學研究[A];2006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王利祥;;咔唑基高分子太陽能電池材料[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G:光電功能高分子[C];2013年
3 龔雪;李翠紅;盧珍;康沖;梅強;方濤;薄志山;;含蒽結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合成與表征[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G:光電功能高分子[C];2013年
4 楊云仙;楊繼萍;;新型聚合物基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合成[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趙陽;張明;馬於光;;有機/TiO_2互穿結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6 代鵬程;占金華;;CZTS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合成[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8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7 趙陽;張明;馬於光;;有機/TiO_2互穿結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A];全國第八屆有機固體電子過程暨華人有機光電功能材料學術討論會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陶炎 疏朝龍;塑料:太陽能電池材料未來寵兒[N];中國化工報;2014年
2 記者 常麗君;新加坡開發(fā)出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N];科技日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王穎春;太陽能電池材料受益光伏業(yè)大發(fā)展[N];中國證券報;2010年
4 連開軒;“新材料之都”異軍突起[N];新華日報;2008年
5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技術的應用[N];電子資訊時報;2008年
6 張齊;以結構優(yōu)化實現產業(yè)優(yōu)化[N];貴州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國兵;低能帶隙、低HOMO能級的給/受體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光伏性能[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劉波;苯并稠雜環(huán)類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軍;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1年
2 劉香菊;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3年
3 徐秋舒;新型苯并二噻吩二酮類與萘二酰亞胺類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合成與性能[D];東華大學;2013年
4 韓岳m(xù)";兩種太陽能電池材料分子的電荷轉移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5 辛淵蓉;熒光探針聚合物微凝膠及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D];鄭州大學;2006年
6 楊曉珂;兩類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7 周炫;主鏈上含Pt(Ⅱ)的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性能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8 史少飛;HIT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9 胡永紅;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SnS薄膜的制備及結構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10 曹永勝;銅銦硒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制備與表征及RTP的設計[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69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06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