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回同相多根并聯(lián)高壓電力電纜電流分布及金屬護套環(huán)流計算
本文選題:電力電纜 + 多回路; 參考:《高電壓技術》2014年01期
【摘要】:為研究多回同相多根并聯(lián)電力電纜線路環(huán)流及電流分布,建模并結合實際線路進行了計算。首先建立了等值電路計算模型,推導了多回同相多根并聯(lián)電纜線路環(huán)流及電流分布計算方程并編制求解程序。然后對實際設計的某24根電纜同溝布置的多回同相雙根并聯(lián)電纜線路護套環(huán)流及同相并聯(lián)電纜電流分布進行了計算、優(yōu)化。結果顯示:同相并聯(lián)的兩根電纜線路并未對該相負荷電流進行均分,其上通過的電流大小不相等;2種不同線路布置方式中,有一種的電纜電流分布不均勻程度及護套環(huán)流相對另一種均得到了明顯改善;以較好方式布置的220kV線路一、二的相序為BCA/ABC時,其同相并聯(lián)電纜線路電流分布不均勻程度、護套環(huán)流均最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circulation and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multi-circuit and multi-phase parallel power cable lines, the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on is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lines. At first, the equivalent circuit calc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circulation and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multi-circuit and multi-phase parallel cable lines are derived, and the solving program is worked out. Then, the sheathing circulation and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same phase and two parallel cables are calculated and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parallel cable lines in the same phase do not divide the current of the phase load equally, and the current passing on the line is not equal. One kind of cable current distribution unevenness degree and sheathed circulation are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and when the phase sequenc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hase of 220 kV transmission line arranged in a better way is BCA / ABC,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same phase parallel cable line is not uniform. The sheathed circulation is minimum.
【作者單位】: 國網(wǎng)重慶市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重慶大學輸配電裝備及系統(tǒng)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網(wǎng)重慶市電力公司江津供電分公司;國網(wǎng)青海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基金】:國家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基金(51021005)~~
【分類號】:TM2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欣榮;馬宏忠;王東海;王春寧;張利民;徐樹峰;黎臘紅;;電纜護層電壓補償與護層電流抑制技術[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05期
2 王曉彤;林集明;陳葛松;黃慶宜;陳志剛;左鄭敏;李峰;;廣東—海南500kV海底電纜輸電系統(tǒng)電磁暫態(tài)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8年12期
3 王育學;張哲;尹項根;孔祥平;鄧星;蒙紹新;趙健康;;平行多回電纜序阻抗參數(shù)的計算與分析[J];電網(wǎng)技術;2011年08期
4 韓曉鵬;李華春;周作春;;同相兩根并聯(lián)大截面交聯(lián)電纜敷設方式的探討[J];高電壓技術;2005年11期
5 劉英;王磊;曹曉瓏;;雙回路電纜護套環(huán)流計算及影響因素分析[J];高電壓技術;2007年04期
6 魯志偉;于建立;鄭良華;葛麗婷;;交聯(lián)電纜集群敷設載流量的數(shù)值計算[J];高電壓技術;2010年02期
7 樊友兵;趙健康;錢康;蒙紹新;竇飛;彭超;;單芯電力電纜同相多根并聯(lián)運行方式分析與優(yōu)化[J];高電壓技術;2010年10期
8 鄧星;蒙紹新;尹項根;張哲;趙健康;王育學;孔祥平;;多回并聯(lián)電纜線路參數(shù)的不對稱性分析[J];高電壓技術;2010年12期
9 劉剛;雷成華;;提高單芯電纜短時負荷載流量的試驗分析[J];高電壓技術;2011年05期
10 梁永春;王巧玲;閆彩紅;趙靜;李彥明;王金源;;三維有限元法在局部穿管直埋電纜溫度場和載流量計算中的應用[J];高電壓技術;2011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玉雄;李雷;李飛;周力行;;35kV電纜護套過電壓保護研究[J];變壓器;2008年12期
2 齊磊;崔翔;谷雪松;;屏蔽電纜轉移阻抗和轉移導納的寬頻測量[J];電波科學學報;2007年04期
3 李雷;李飛;周力行;甘凌霞;;35kV變電站電纜護套過電壓保護研究[J];電瓷避雷器;2008年05期
4 魯志偉;徐研;王彥恒;王恒;;不均勻土壤中電纜集群的優(yōu)化運行[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1年02期
5 高樹國;張重遠;劉云鵬;律方成;;特快速暫態(tài)過電壓作用下變壓器繞組內置MOV動態(tài)保護特性[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5期
6 胡學良;;考慮中間井接地電阻的高壓單芯電纜護套環(huán)流計算方法[J];電工技術;2008年06期
7 彭艮鵬;王孟德;林影;郭彬;;中壓單芯變頻電纜燒毀事故的分析與處理[J];電氣應用;2011年19期
8 章正國;郁單;徐英;祁曉楓;王承民;徐曉峰;孫建生;;大長度高電壓海底電纜的無功補償設計研究[J];電力電容器與無功補償;2010年06期
9 彭艮鵬;王孟德;林穎;郭彬;;中壓單芯變頻電纜燒毀事故的分析與處理[J];電氣傳動自動化;2011年04期
10 齊磊;崔翔;趙志斌;;復雜接地系統(tǒng)沖擊接地特性的數(shù)值計算及試驗[J];電網(wǎng)技術;2006年1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彤;基于空間磁場的同桿并架雙回線動態(tài)物理模型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昌深;長距離大容量混合海纜輸電無功補償及潛供電流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莊麗;雷擊時地下電纜過電壓的仿真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周曉暢;IGBT串聯(lián)型中壓變頻器關鍵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許宇翔;單芯高壓電纜導體溫度實時計算的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謝建容;無功補償電容器故障機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高樹國;VFTO作用下變壓器繞組內置MOV動態(tài)保護特性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7 張揚;基于MTL模型的變壓器繞組局部放電的量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8 衣斌;空間電磁脈沖作用下屏蔽電纜的耦合規(guī)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9 鄭路;500kV變電站接地網(wǎng)計算與分析[D];山東大學;2008年
10 黃鶴鳴;高壓單芯電力電纜接地電流分析與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先鋒;單芯交聯(lián)聚乙烯電纜的排列及金屬屏蔽層的接地[J];安裝;2001年03期
2 鄭雁翎;;10kVXLPE電力電纜穩(wěn)態(tài)溫度場和額定載流量的計算[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3 李莉,萬里兮,咸金龍,高攸綱;多導體傳輸線互耦實驗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1999年02期
4 曹惠玲,王增強,李雯靖,李志堅,高捷;坐標組合法對直埋電纜與土壤界面溫度場的數(shù)值計算[J];電工技術學報;2003年03期
5 梁永春;李彥明;柴進愛;王正剛;李忠魁;;地下電纜群穩(wěn)態(tài)溫度場和載流量計算新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8期
6 葉鴻聲,龔大衛(wèi),黃偉中,趙君虎,周丹羽,沈潛,周康,袁志磊;提高導線允許溫度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實施[J];電力建設;2004年09期
7 柴進愛;梁永春;李彥明;;三相電纜并聯(lián)導體間電流分布的研究[J];電力設備;2007年09期
8 楊軍,張哲,唐躍進,尹項根,張勇剛,蔡磊,李敬東,曹昆南,任安林;高溫超導電纜監(jiān)測與保護裝置的研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07期
9 范春菊;丁蕾;郁惟鏞;;電力電纜的零序電流保護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08期
10 梁志瑞,楊子強,李鵬,律方成,李寶樹;電網(wǎng)輸電線路工頻參數(shù)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于我國電力電纜發(fā)展品種選擇的意見[J];電線電纜;1987年02期
2 羅俊華,馬翠姣,邱毓昌,金yN,陳守直,史濟康;35kV及以下XLPE電力電纜試驗方法的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0年12期
3 余可;電力電纜故障的探測[J];大眾用電;2001年02期
4 岳國慶;高低壓電力電纜線路的運行維護[J];山西煤炭;2005年03期
5 時燕新;唐慶華;;現(xiàn)場測量電力電纜的直流電阻[J];天津電力技術;2005年02期
6 宋憲旺;李得波;張榮歌;;淺談電力電纜的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J];山東煤炭科技;2009年04期
7 張華;;關于10kv及以上電力電纜、電纜溝道管理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年15期
8 范作義;王家梁;;電力電纜專題學術討論會簡訊[J];電線電纜;1986年05期
9 瞿曉炳;對GB50150—91中電力電纜直流耐壓試驗電壓標準的探討[J];電力標準化與計量;1996年01期
10 彭魁;利用交直流電橋測量電力電纜高壓短路點的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健康;李文杰;;國家電網(wǎng)公司電力電纜運行情況報告[A];第十三屆全國工程電介質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孫楷淇;趙任;申永剛;袁家進;曹杰;;淺談電力電纜在城市配網(wǎng)應用中的難點和對策[A];2011年安徽省智能電網(wǎng)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朱寶宗;;S-Z絞用于電力電纜[A];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線電纜專委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電纜分專委會交聯(lián)電纜專題研討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孫文;羅福安;王景濤;劉敬忠;葉紅香;;銅包鋁導體電力電纜應用與發(fā)展前景[A];2004年晉冀魯豫鄂蒙川云貴甘滬十一省市區(qū)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河南分冊)[C];2004年
5 馬強;;電力電纜次生故障分析[A];《河南鐵道》2011年第6期[C];2011年
6 魏鋼;唐炬;李偉;王東;李蘋;;局部放電在電力電纜的衰變與檢測[A];重慶市電機工程學會2010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魏書寧;龔仁喜;劉s,
本文編號:2010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01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