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力論文 >

積分球與微波腔一體化裝置的研制

發(fā)布時間:2018-05-29 08:37

  本文選題:原子與分子物理學 + 激光冷卻; 參考:《中國激光》2014年09期


【摘要】:首先對一體化的積分球微波腔進行了論證,然后進行了設計、仿真和加工實測。采用單端環(huán)耦合的方式進行微波激勵,分別對從圓柱腔的端面及側面耦合的方式進行了仿真,結果發(fā)現(xiàn)在圓柱腔側面耦合能得到較好的場型分布。實現(xiàn)了通過微調耦合環(huán)的方式進行模式選擇的新方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且能有效減小微波腔的體積。測試結果表明設計的微波腔體積小、結構穩(wěn)定,能同時滿足積分球冷卻和微波腔的功能要求即實現(xiàn)了積分球與微波腔一體化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體化結構不需要使用漫反射涂料,不會影響腔的模式及場型分布,有利于提高鐘信號的信噪比和對比度。
[Abstract]:Firstly, the integrated sphere microwave cavity is demonstrated, and then the design, simulation and processing measurement are carried out. The microwave excitation is carried out by single end loop coupling. The end and side coupling modes of cylindrical cavity are simulat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od field distribution can be obtained in the side coupling of cylindrical cavity. A new method of mode selection by fine-tuning coupling loop is implemented.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olume of microwave cavity.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microwave cavity is small in size, stable in structure, and can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sphere cooling and microwave cavity, that 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sphere and the microwave cavity is realized.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does not need to use diffuse reflection coating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mode and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cavity.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and contrast of clock signal.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034008) 國家863計劃(2012AA120702)
【分類號】:O431.2;TM935.1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正紅,孟凡寶;X波段準周期加載微波腔研究[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4年03期

2 高瑞章,錢珉;含有YBaCuO超導體微波腔的品質因素測量[J];低溫物理學報;1990年01期

3 祁峰;趙峰;王芳;康松柏;梅剛華;;銣原子頻標鑒頻信號信噪比相關問題分析[J];波譜學雜志;2009年03期

4 鄧金泉;Rb~(87)激射器用近共焦球面鏡腔[J];量子電子學報;1991年04期

5 君毅;;適用于光通訊系統(tǒng)的光電導探測器[J];激光與紅外;1973年06期

6 曹斌照;李蜀嫻;黃茜;崔敬忠;;銣原子頻標中微波腔HE_(111)模的諧振特性[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7 楊振萍;李正紅;;光陰極RF腔中微波過程研究[J];物理學報;2008年05期

8 屈求智;周子超;萬金銀;劉亮;;拉曼噴泉原子鐘[J];光學學報;2008年07期

9 王玉芝,謝培良,董景星;微波諧振腔測量氣體激光器電子密度[J];中國激光;1981年06期

10 吳令安;“薛定諤貓”實驗成為現(xiàn)實[J];物理;199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梅剛華;謝勇輝;;用于銣原子頻標的開槽管式微波腔的改進[A];2005年全國時間頻率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5年

2 曹遠洪;黃濤;謝勇輝;趙峰;王勤;安紹峰;鐘達;梅剛華;;一種小型化銣原子頻標物理系統(tǒng)[A];2005年全國時間頻率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5年

3 詹佑邦;周平;;選擇原子測量對Kerr介質中二能級原子系統(tǒng)光場非經(jīng)典性質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摘要選[C];1998年

4 朱宏偉;陳江;張滌新;王驥;袁博;;雙極型磁選態(tài)單束銫束管內銫原子運動軌跡的計算[A];200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劉海峰;;銫原子噴泉頻標裝置的設計和準確估算[A];第七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1996年

6 張衛(wèi)平;;分子Micromaser[A];第六屆全國光學前沿問題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7 成華東;張文卓;馬紅玉;王育竹;劉亮;;積分球激光冷卻銣原子的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吳韜;葉柳;;基于絕熱演化在超導量子比特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量子SWAP門[A];第十五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永紅;產(chǎn)生連續(xù)變量糾纏的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江成;納米機械振子與超導電路耦合系統(tǒng)中的量子效應研究及其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勇;在腔QED體系中實現(xiàn)糾纏態(tài)的制備識別及應用[D];溫州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19502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9502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424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