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流畸變抑制控制技術
本文選題: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 + 電流畸變; 參考:《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03期
【摘要】:為了減少風機驅(qū)動系統(tǒng)對電網(wǎng)造成的諧波污染,設計了一種帶有功率因數(shù)校正功能的風機驅(qū)動器。在此項技術中,電流過零點畸變會影響功率因數(shù)校正的性能,為此提出了一種新的過零點畸變抑制方法并給出了理論證明和具體實現(xiàn)方式。采用占空比前饋補償?shù)臄?shù)字控制,可以減小輸入和輸出電壓對電感電流控制的干擾,從而使得輸入電流能理想地跟蹤輸入電壓。為了驗證前饋補償?shù)男Ч?對輸入阻抗進行分析進而說明了前饋補償對電流相位超前的抑制作用。為得到準確的反饋電流,提出了一種電流采樣方法,根據(jù)開關的占空比信息在一個PWM周期的兩個不同時刻采樣兩次。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電流相位超前,減小電流過零點畸變,優(yōu)化電流采樣算法。仿真和實驗結(jié)果都證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harmonic pollution caused by fan drive system, a fan driver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function is designed. In this technique, the zero-crossing distortion of current wil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PFC. Therefore, a new zero-crossing distortion suppression method is proposed, and the theoretical proof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re given. The digital control of duty cycle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can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of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s to the inductor current control and make the input current track the input voltage perfectly.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the input impedance is analyzed and the effect of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on current phase advance is explained. In order to obtain accurate feedback current, a current sampling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samples twice at two different times of a PWM cycle according to the duty cycle information of the switch.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current phase advance, reduce the current zero-crossing distortion, and optimize the current sampling algorithm.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rrect and effective.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電氣學院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研究所;
【分類號】:TM71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少永;張方華;;平均電流型Boost PFC變換器中過零畸變[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2期
2 朱桂萍,王樹民;電能質(zhì)量控制技術綜述[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19期
3 錢照明,葉忠明,董伯藩;諧波抑制技術[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7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鈺山;葛寶明;畢大強;;基于多相整流的船舶電力推進系統(tǒng)諧波抑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2 劉鐵;呂梁;;淺說現(xiàn)代電能質(zhì)量控制及管理技術[J];變頻器世界;2009年04期
3 秦鵬;劉滌塵;;10kV,±5Mvar鏈式STATCOM裝置的研制[J];變頻器世界;2009年11期
4 陳華平;;淺談電網(wǎng)諧波及其治理[J];變頻器世界;2010年06期
5 羅成漢;陳輝;;電力推進船舶電力系統(tǒng)中的諧波[J];船舶工程;2007年01期
6 趙先X;趙飛燕;;電能質(zhì)量中電壓跌落問題初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7 鮑鵬;王奔;黃崇鑫;李泰;;統(tǒng)一電能質(zhì)量調(diào)節(jié)器的變結(jié)構控制研究[J];電測與儀表;2009年01期
8 由鳳敏;;電力系統(tǒng)諧波的危害與治理[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2年12期
9 周柯;羅安;楚紅波;;新型大功率并聯(lián)混合注入式有源濾波器的研究與應用[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8年01期
10 羅安,章兢,付青;新型注入式并聯(lián)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嚴玉廷;盧勇;杜朝波;吳強;;并網(wǎng)光伏電站電能質(zhì)量分析[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2 楊振宇;趙劍鋒;唐國慶;;電能質(zhì)量的經(jīng)濟評估以及改善方案的凈現(xiàn)值確定[A];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劉富永;李宗民;;基于電力電子技術的電能質(zhì)量控制技術[A];2008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任永峰;李含善;云懷中;白云;劉廣忱;;三相三線制下并聯(lián)混合型電能質(zhì)量補償器的研究[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江俊敏;楊波;;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諧波電流檢測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自動化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6 任永峰;李含善;云懷中;白云;劉廣忱;;三相三線制下并聯(lián)混合型電能質(zhì)量補償器的研究[A];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楊華云;任士焱;鐘丹;;電力系統(tǒng)諧波抑制中諧波放大問題的研究[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鞠建永;徐德鴻;;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有源部分容量比較[A];浙江省電源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張翔;;虹橋機場燈光站電能質(zhì)量分析與改善方法探討[A];上?崭郏ǖ11輯)[C];2010年
10 楊明;梁軒瑞;徐殿國;嚴帥;;一種數(shù)字化APFC電流畸變抑制控制技術[A];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晶榮;低壓配電網(wǎng)有源電力濾波器關鍵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2 夏向陽;大功率注入式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D];湖南大學;2009年
3 熊卿;配電變壓器一體化靜止無功補償器(DT-STATCOM)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王冬平;材料電加工設備諧波抑制技術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4年
5 李鵬;統(tǒng)一電能質(zhì)量控制器UPQC及其H_∞控制方法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4年
6 王莉娜;廠礦企業(yè)配電網(wǎng)諧波治理控制策略和工程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7 涂春鳴;新型諧振阻抗型混合有源濾波器PITHAF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8 鐘洪浩;新型混合有源電力濾波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9 馮小明;動態(tài)電壓恢復器理論及仿真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10 付青;大功率電網(wǎng)諧波有源治理的控制策略和工程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明;并聯(lián)型三相三線制有源電力濾波器的仿真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田鑫;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10年
3 曹璽;礦熱爐三相不平衡的對稱分量分析方法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彭澤州;電壓型統(tǒng)一電能調(diào)節(jié)器(UPQC)的理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5 汪耀林;陜京輸氣管道陽曲壓氣站變配電網(wǎng)中的諧波分析與抑制方法[D];山東大學;2010年
6 時曉潔;一種無變壓器混合有源電力濾波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方芳;直接控制策略下三相四線制統(tǒng)一電能質(zhì)量控制器(UPQC)的仿真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卜凡鵬;固態(tài)切換開關(SSTS)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田俊祥;PWM整流器及其直接電流控制技術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07年
10 嚴捚;配電網(wǎng)電壓跌落檢測與補償策略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浦志勇,黃立培,吳學智;三相PWM整流器空間矢量控制簡化算法的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2年02期
2 王玉斌;厲吉文;田召廣;呂燕;;一種新型的基于單周控制的功率因數(shù)校正方法及實驗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2期
3 徐永海,肖湘寧,楊以涵,陳學允;小波變換在電能質(zhì)量分析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9年23期
4 曹路,李海峰,陳珩,戴先中,何丹,張騰;用于TCSC阻抗控制的變參數(shù)PID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9年24期
5 徐永海,肖湘寧,楊以涵,陳學允;基于dq變換和ANN的電能質(zhì)量擾動辨識[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1年14期
6 關天祺,梅生偉,盧強,蔣曉華;超導儲能裝置的非線性魯棒控制器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1年17期
7 文繼鋒,劉沛;一種電能質(zhì)量擾動的檢測和分類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01期
8 李庚銀,陳志業(yè),丁巧林;用于有源補償器的廣義瞬時無功電流實時檢測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7年10期
9 葉忠明,董伯藩,錢照明;諧波電流的提取方法比較[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7年12期
10 劉伯春;滑模變結(jié)構及PID組合調(diào)節(jié)器在PWM伺服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氣傳動自動化;199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靜;葉們生;夏仁平;;一種改進的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J];集成電路應用;2000年01期
2 張逸興;;熒光燈的功率因數(shù)校正探討[J];中國照明電器;2011年01期
3 任凌,李思揚,王志強;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技術綜述[J];通信電源技術;2005年04期
4 鄒健祥;毛行奎;陳為;;基于單周期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設計[J];低壓電器;2010年11期
5 趙珂;蘇達義;;MC34262系列PFC控制芯片的應用研究[J];電源技術應用;2001年Z1期
6 張峰久,惠晶,沈錦飛;APFC在感應加熱電源中應用的仿真分析[J];計算機仿真;2005年10期
7 師宇杰;袁臣虎;;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的控制機理[J];電源世界;2007年12期
8 任先進;計小軍;;基于Ansoft SI MPLORER7.0的單相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仿真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09年06期
9 陳哲;;升壓式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裝置設計[J];電氣技術;2010年01期
10 王歸新;劉炳正;;一種可調(diào)光節(jié)能的高壓鈉燈電子鎮(zhèn)流器設計[J];電力電子技術;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逄增鈴;;中波天線匹配網(wǎng)絡的設計方法[A];2007第二屆全國廣播電視技術論文集2(上)[C];2007年
2 周希朗;;底饋矩形、圓形微帶貼片天線的諧振頻率和輸入阻抗的CAD模型[A];1991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卷Ⅱ)[C];1991年
3 艾夏;史小衛(wèi);崔昌云;;機載短波天線設計[A];2009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4 王佑興;;運用實踐[A];2006全國廣播電視發(fā)射技術論文集(1)[C];2006年
5 戴世貴;;均勻傳輸線路的基本方程及其在施工中的應用[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郭勝剛;王巍;;一種緊湊高隔離度的雙極化微帶陣列天線[A];2005'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第三冊)[C];2006年
7 郭滿生;張元錄;張喜樂;;坎勃勒接線牽引變壓器的阻抗計算[A];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張之超;周泰;孫玉法;;改進矩量法對矩形微帶貼片天線輸入阻抗的求解[A];1991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卷Ⅱ)[C];1991年
9 陳涵奎;孫乃華;朱守正;;矩形導電柱體近旁振子天線和雙環(huán)天線輸入阻抗的計算[A];1985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C];1985年
10 韓國兵;方大綱;;動電問題尺寸維AWE方法[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成都 王定勇;不可忽視輸入阻抗的重要性[N];電子報;2006年
2 成都 英子;電子管電路基礎知識(二十五)[N];電子報;2007年
3 武漢 余俊芳;淺談運放[N];電子報;2006年
4 成都 英子;電子管電路基礎知識(三十七)[N];電子報;2008年
5 沈少雄;科華FR-UK系列UPS:數(shù)據(jù)中心的節(jié)能衛(wèi)士[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6 河南 趙廣林;2W功放芯片KA2206B[N];電子報;2003年
7 郭濤;2007UPS制冷與環(huán)保是主戰(zhàn)場[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8 江西 高福光;YL-3型音頻電療機的原理與故障維修[N];電子報;2008年
9 安徽 劉杰;超小型介質(zhì)天線的原理及制作[N];電子報;2001年
10 天津 戴洪志;靚聲的《斯巴克》Cayin SC-6LS膽前級[N];電子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志偉;柱形等離子體天線性能和噪聲機制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8年
2 奚經(jīng)天;基于片上天線的無源超高頻射頻識別標簽的射頻前端設計[D];復旦大學;2009年
3 張木水;高速電路電源分配網(wǎng)絡設計與電源完整性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李長勇;超寬帶脈沖天線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5 馬立;全細胞記錄觀察培養(yǎng)嗅球M/T細胞的電生理特性[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5年
6 阮玉峰;寬帶天線分析與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7 肖漢光;心血管系統(tǒng)的電網(wǎng)絡建模及動脈硬化與狹窄診斷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8 邢詠新;突觸自身穩(wěn)態(tài)可塑性在大鼠視覺發(fā)育及異常視覺經(jīng)驗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陳凌;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節(jié)細胞上內(nèi)向整流鉀通道(Kir)和超極化激活的h通道(I_h)[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宗顯政;平臺與天線的一體化電磁建模及工程實踐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霞;單相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2 劉建;Cuk型單相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3 宗凡;Boost APFC電路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方任農(nóng);金鹵燈電子鎮(zhèn)流器[D];廈門大學;2008年
5 冀飛;高功率因數(shù)均流開關電源模塊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6 倪志紅;開關電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技術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7 程麗;單相軟開關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裝置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4年
8 薛宏偉;250W可調(diào)光高壓鈉燈電子節(jié)能控制器的研制與開發(fā)[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丁九良;單相電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的分析與改進[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張艷維;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設計與高次諧波抑制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242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92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