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調度中心兩級分布式網絡建模
本文選題:分布式建模 + IEC; 參考:《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09期
【摘要】:傳統(tǒng)的調度中心集中建模方法存在著易出錯、維護量大、難以自愈等問題,同時也無法滿足未來智能輸電網中各種分布式應用的需要,因此提出了變電站—調度中心兩級分布式建模方法來滿足兩個級別網絡分析應用的不同需要。在變電站建立模型和圖形,經轉化后送至調度中心,在調度中心拼接變電站模型形成全網模型。對分布式建模的整體架構、變電站建模、模型轉化和傳輸、模型拼接等關鍵問題進行了詳細探討,并提出了當前實用的混合建模方案。華東電網的現場應用驗證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centralized modeling method of dispatching center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easy to make mistakes, large amount of maintenance, difficult to heal itself, and i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all kinds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in smart transmission network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a two-level distributed modeling method for substation-dispatching center is proposed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wo-level network analysis applications. The model and graph are set up in the substation and sent to the dispatching center after transformation, and the whole network model is formed by splicing the substation model in the dispatching center. The key issues of distributed modeling, such as the whole architecture of distributed modeling, substation modeling, model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and model splic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a practical hybrid modeling scheme is proposed. The field application of East China Power Grid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電力系統(tǒng)及發(fā)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資助項目(2013CB228203)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025725)~~
【分類號】:TM63;TM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邵立冬,吳文傳,張伯明;基于CIM的EMS/DMS圖形支撐平臺的設計和實現[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20期
2 劉崇茹,孫宏斌,張伯明,王志南;公共信息模型拆分與合并應用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4年12期
3 吳文傳,孫宏斌,張伯明,王志南,嚴亞勤,邵立冬,劉崇茹,汪皓;基于IEC 61970標準的EMS/DTS一體化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04期
4 謝善益;高新華;周伊琳;高雅;;IEC TC 57 CIM和IEC 61850 SCL模型整合及UCIM構建[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17期
5 陳愛林;樂全明;馮軍;戴則梅;丁杰;黃海峰;;代理服務器在智能變電站和調度主站無縫通信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20期
6 謝善益;;基于UCIM的數字化變電站及控制中心模型協(xié)同設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15期
7 高志遠;姚建國;曹陽;楊勝春;黃福祥;姜海;;公共信息模型和IEC 61850模型協(xié)調方案評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16期
8 李青芯;孫宏斌;王晶;張伯明;吳文傳;郭慶來;;變電站—調度中心兩級分布式狀態(tài)估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07期
9 陳愛林;耿明志;張海東;宋鑫;;智能變電站和主站共享建模的關鍵技術[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武晉輝;劉剛;焦邵華;;基于CSPA-2000的智能水電廠解決方案[J];水電自動化與大壩監(jiān)測;2012年01期
2 錢誠;吳寧;陳意;向南;;可復用模式在IEC 61850統(tǒng)一建模中的應用[J];水電自動化與大壩監(jiān)測;2012年02期
3 關鋒;王瑋;吳振升;;基于局域網的變電站培訓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J];電氣應用;2007年03期
4 趙海霞;黃家棟;張連慶;周慶捷;;基于一體化應用的繼電保護整定計算系統(tǒng)研究[J];電氣應用;2011年24期
5 王化鵬;楊威;許智;劉筱萍;劉洋;李勁松;;智能變電站一體化信息平臺源端維護模型轉化技術[J];電力建設;2012年01期
6 沈寶興;;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配電網線損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J];電力設備;2007年02期
7 劉崇茹,張伯明,孫宏斌,辛耀中;包含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公用信息模型的擴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4年20期
8 吳文傳,孫宏斌,張伯明,王志南,嚴亞勤,邵立冬,劉崇茹,汪皓;基于IEC 61970標準的EMS/DTS一體化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04期
9 姚玉斌,劉仲堯,陳勇;基于CIM的電力變壓器模型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18期
10 陳清鶴;劉東;李荔芳;;基于CIM建模的配電網三相潮流計算[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章廣清;秦立軍;許方榮;;新型調度自動化體系結構實現方案的研究[A];2007中國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李峗;李穎杰;;貴州電網模型拼接的應用以及在抗冰保電中發(fā)揮的作用[A];2008年抗冰保電技術論壇論文集(一)[C];2008年
3 覃智君;韋化;;EMS支撐平臺中分布式報警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A];2006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錢鋒;顧全;;電力調度中的網架拓撲及多島連接設備識別[A];2006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學術交流研討大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亞平;姚建國;黃海峰;曹陽;韓韜;宋鑫;;基于SVG的地理接線圖的交互[A];2006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學術交流研討大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麗華;王治民;任雁銘;余斌;;插件化IEC 61850通信模塊設計與實現[A];中國智能電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丁明;張征凱;;風電場的CIM擴展[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8 林靜懷;米為民;葉飛;蔣國棟;陳雪凈;王贊;;智能調度建模技術中若干問題的研究[A];第十九屆輸配電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毛鵬;李曉露;帥玲玲;白日昶;;超高壓輸變電監(jiān)控中心自動化系統(tǒng)架構研究[A];第十九屆輸配電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高湛軍;繼電保護及故障信息系統(tǒng)數據建模和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謝俊;電力系統(tǒng)異構應用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魏路平;基于三維協(xié)調的新一代電網能量管理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唐躍中;數字化電網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曹晉彰;面向智能電網的公共信息模型及其若干關鍵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6 羅彥;IEC 61850標準在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7 李學平;電網理論線損的準在線計算問題研究與分析[D];燕山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建東;動態(tài)安全評估圖模一體化支撐平臺的研究與實現[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9年
2 章t,
本文編號:1921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92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