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線并行架設(shè)的共用走廊高壓輸電線路電氣不平衡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選題:輸電走廊 + 特高壓同塔雙回線路 ; 參考:《高電壓技術(shù)》2014年12期
【摘要】:為研究非全線并行架設(shè)的共用走廊(ROW)高壓輸電線路電氣不平衡度,分析了共用走廊內(nèi)特高壓同塔雙回線路(UHVDLST)不平衡電流的產(chǎn)生原因及影響因素。采用PSCAD/EMTDC建立了ROW超/特高壓交流線路模型,對影響UHVDLST電氣不平衡度的主要因素進行仿真分析。結(jié)果表明:接近段長度、數(shù)量和接近段內(nèi)輸電線路的輸送功率對ROW高壓輸電線路電氣不平衡度具有較大影響。隨著接近段長度的改變,UHVDLST零序不平衡度mI0、mII0和穿越性零序不平衡度mt0、環(huán)流性零序不平衡度mc0的變化較大;隨著接近段數(shù)量的改變,mI0和mt0的變化較大。當UHVDLST同為輕載時,其電氣不平衡度較大;而當其同為重載時,其電氣不平衡度較小。對于額定輸送功率較大的線路,當其實際輸送功率變化時,UHVDLST的電氣不平衡度將發(fā)生明顯改變。對于非全線并行架設(shè)、且具有一定長度接近段的高壓輸電線路,應(yīng)根據(jù)ROW輸電線路電氣不平衡度合理選擇接近段長度,限制接近段數(shù)量和各接近段內(nèi)輸電線路的數(shù)量,并將ROW內(nèi)輸電線路輸送功率的相對比值控制在較低水平。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lectrical unbalance of the 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UHVDLST@@ The ROW UHV / UHV AC lin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PSCAD/EMTDC,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UHVDLST electrical imbalance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ngth, number and transmission power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in the close sec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lectrical imbalance of the ROW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length of the approaching segment, the degree of zero order unbalance of UHVDLST (mI0 / mII0) and the degree of traversing zero sequence unbalance (mt0), the variation of mc0 of circulation zero-sequence unbalance is larger, and the variation of MII _ 0 and mt0 is large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proximate segments. When UHVDLST is both light load, its electrical imbalance is larger, but when it is heavy load, its electrical imbalance is smaller. For the line with high rated transmission power, the electrical imbalance of UHVDLST will change obviously when the actual transmission power changes. For the HV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a certain length and parallel erection, the length of the near segment should be reasonab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electrical imbalance of the ROW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number of the approaching segments and the number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within each approaching section should be limited. The relative ratio of transmission power in ROW is controlled at a lower level.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國網(wǎng)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wǎng)四川省電力公司經(jīng)濟技術(shù)研究院;
【基金】:鐵道部重大專項課題(2011T008-D) 國家電網(wǎng)公司科技項目(2011-WG-4)~~
【分類號】:TM7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斌;李學斌;丁茂生;薄志謙;;特高壓同桿雙回線的環(huán)流不平衡及其影響[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2年04期
2 李斌;李學斌;丁茂生;曾紅艷;;同桿雙回線環(huán)流對方向縱聯(lián)保護的影響及改進[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08期
3 郭志紅;程慈源;蘇建軍;逯懷東;王照晨;朱振華;;山東電網(wǎng)部分500kV線路不平衡電流偏大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J];電網(wǎng)技術(shù);2006年21期
4 鄒林;林福昌;龍兆芝;謝靜;;輸電線路不平衡度影響因素分析[J];電網(wǎng)技術(shù);2008年S2期
5 張要強;張?zhí)旃?王予平;李本良;胡選;;1000kV同塔雙回輸電線路電氣不平衡度及換位問題研究[J];電網(wǎng)技術(shù);2009年01期
6 王曉彤;林集明;班連庚;項祖濤;韓彬;;1000kV同塔雙回線路不平衡度及換位方式分析[J];電網(wǎng)技術(shù);2009年05期
7 楊勇;陸家榆;鞠勇;;交流線路與±800kV直流線路同走廊時的地面混合電場研究(英文)[J];電網(wǎng)技術(shù);2009年15期
8 吳桂芳;袁春峰;陸家榆;鞠勇;趙錄興;楊勇;;特高壓直流線路與交流線路同走廊時混合電磁環(huán)境的計算[J];電網(wǎng)技術(shù);2010年02期
9 李寶聚;周浩;;1000kV同塔雙回線路感應(yīng)電壓和電流的計算分析[J];電網(wǎng)技術(shù);2011年03期
10 施春華;盧洵;鄒軍;袁建生;;采用傳輸矩陣方法的多回超/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的電氣不平衡度計算[J];電網(wǎng)技術(shù);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邰超;秦松林;肖登明;;混合交、直流輸電線路下方地面電場分布分析[J];電力科學與技術(shù)學報;2012年01期
2 李斌;李學斌;丁茂生;薄志謙;;特高壓同桿雙回線的環(huán)流不平衡及其影響[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2年04期
3 鄧春;王輝;李雨;袁亦超;孫寶強;;緊湊型輸電線路改進導線布置可行性研究[J];電力技術(shù);2009年11期
4 汪晶毅;李志泰;潘春平;;同塔多回輸電線路感應(yīng)電壓和感應(yīng)電流的研究[J];電力建設(shè);2011年03期
5 蔣陶寧;徐亮;卞鵬;賈佳;康東升;孫成秋;李軍;;導線相序及換位方式對地線損耗的影響[J];電力建設(shè);2011年11期
6 姚元璽;陳鵬;;三回同走廊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研究[J];電力建設(shè);2011年12期
7 李軍;彭謙;卞鵬;康東升;王曄;;特高壓輸電線不平衡度分析及換位方式研究[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0年09期
8 王曉彤;班連庚;林集明;項祖濤;鄭彬;;金昌—酒泉750kV同塔雙回緊湊型線路換位方式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16期
9 周冠波;李曉華;蔡澤祥;張永康;邱利斌;;同桿多回線路不平衡問題分析與對策[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16期
10 李永堅;黃紹平;許志偉;張永康;;不換位高壓線路分相建模研究及其不平衡性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1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啟平;董存;冀肖彤;;通過特高壓電網(wǎng)實現(xiàn)西南水電基地電力大規(guī)模遠距離高效率外送和消納[A];高壩建設(shè)與運行管理的技術(shù)進展——中國大壩協(xié)會2014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4年
2 張磊;王希;;高壓電力走廊可聽噪聲的疊加計算[A];2014’中國西部聲學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甄永贊;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離子流場的高效數(shù)值方法及其應(yīng)用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2 閻俏;特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鄧星;同桿并架線路繼電保護與故障測距新技術(sh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楊嘉偉;電壓源型變換器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若干應(yīng)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周象賢;高壓交直流并行線路離子流場的計算方法研究及其應(yīng)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6 楊帥;污穢物吸濕性對電力設(shè)備外絕緣放電的影響[D];武漢大學;2014年
7 曾進輝;感應(yīng)濾波對多饋入直流輸電系統(tǒng)運行特性的影響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8 楊嘉偉;電壓源型變換器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若干應(yīng)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9 施健;操作沖擊電壓下納米改性變壓器油中空間電荷分布特性和流注放電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10 張鵬;交直流系統(tǒng)次同步振蕩建模與機理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彤;特高壓輸電走廊擁擠地區(qū)線路通道設(shè)計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秦文龍;輸電線路參數(shù)測量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潘雪;輸電線路參數(shù)在線計算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4 吳文輝;同塔多回輸電線路不平衡度分析及相序布置優(yōu)化研究[D];上海電力學院;2011年
5 李倩;交直流混合輸電線路空間電場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焦承鋒;不對稱輸電線路的距離保護分析[D];天津大學;2012年
7 劉博;基于Fortescue變換的不對稱輸電線路的模分析[D];天津大學;2012年
8 張曉;同塔四回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9 常文華;特高壓長距離輸電線路換位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10 陳莉;平行多回線路故障仿真及故障性質(zhì)判定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建華;六相輸電線路的不平衡度評估[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徐建國;對國外超高壓同塔多回送電線路技術(shù)的調(diào)研分析[J];電力建設(shè);2001年07期
3 印永華;郭強;張運洲;呂健;葛旭波;吳云;劉志鐸;鄔煒;;特高壓同步電網(wǎng)構(gòu)建方案論證及安全性分析[J];電力建設(shè);2007年02期
4 李健;謝幫華;文武;阮江軍;;750kV同塔雙回輸電線路電氣不平衡度及換位研究[J];電力建設(shè);2007年06期
5 鄭玉平,李園園,張紹純;串聯(lián)電容補償?shù)钠叫须p回線上方向繼電器的性能[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9年22期
6 孔偉彬,朱曉彤,張俊洪,程宇,凌峰;同桿雙回線上零序功率方向繼電器的誤判問題[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22期
7 索南加樂,王樹剛,張超,許慶強,宋國兵;一種反應(yīng)環(huán)流電流的平行雙回線保護選相元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4年15期
8 陳久林;陳建民;張量;曹海歐;;功率倒向?qū)ζ叫须p回線縱聯(lián)保護的影響分析及對策[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02期
9 曾耿暉;黃明輝;劉之堯;唐卓堯;張弛;張哲;;同桿線路縱聯(lián)零序保護誤動分析及措施[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20期
10 宋國兵;李森;康小寧;周德生;楊忠禮;索南加樂;;一種新相模變換矩陣[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艷萍;受端系統(tǒng)小擾動電壓穩(wěn)定問題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國華;張麗;;電力系統(tǒng)電壓的不平衡度討論[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05年04期
2 汪晶毅;李志泰;潘春平;曹祥麟;;500kV獅洋至五邑線路電氣不平衡度的研究[J];南方電網(wǎng)技術(shù);2009年S1期
3 靳希;吳文輝;吳世敏;;高壓輸電線路不平衡度影響因素分析[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李超;;500kV線路電壓電流不平衡度計算[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yīng)用;2012年11期
5 王紹宗;;諧波對電流不平衡度的影影[J];電力電容器;1989年03期
6 李宏;;減小架空輸電線路不平衡度的研究和措施[J];華北電力技術(shù);2014年03期
7 陳秉志;姚國偉;;使用和修理因素對發(fā)動機慣性力矩不平衡度影響的探討[J];國外汽車;1989年01期
8 呂強;徐曄;王金全;方建華;;零序電壓綜合不平衡度探討[J];船電技術(shù);2014年01期
9 鄒林;林福昌;龍兆芝;謝靜;;輸電線路不平衡度影響因素分析[J];電網(wǎng)技術(shù);2008年S2期
10 李軍;彭謙;卞鵬;康東升;王曄;;特高壓輸電線不平衡度分析及換位方式研究[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0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徐一飛;張雷;;區(qū)域綜合運輸網(wǎng)不平衡度概念及其在運網(wǎng)優(yōu)化與分析中的應(yīng)用[A];復雜巨系統(tǒng)理論·方法·應(yīng)用——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八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4年
2 戴紅琳;;淺談電動機實驗新方法及其應(yīng)用[A];河南省冶金行業(yè)低碳冶金與節(jié)能減排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柳丹;牽引系統(tǒng)中三相電壓允許不平衡度測量與計算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2 吳文輝;同塔多回輸電線路不平衡度分析及相序布置優(yōu)化研究[D];上海電力學院;2011年
3 傅龍輝;架空線路分相參數(shù)解耦分析與環(huán)流不平衡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4 蘇東東;220kV同塔多回線電氣特性分析及工程應(yīng)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朱慶鋼;同塔雙回不換位輸電線路不平衡度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85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88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