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條件下間隙的直流電壓擊穿特性研究
本文選題:直流電壓 + 輸電線路。 參考:《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年03期
【摘要】:近年來,多條特高壓直流線路建成投運,還有多條直流輸電線路正在規(guī)劃,山火嚴重威脅到輸電線路的絕緣安全和可靠運行,研究火焰條件下間隙的直流電壓擊穿特性和放電機理具有重要意義,但國內(nèi)外在山火條件下間隙直流電壓擊穿特性方面的研究較少。間隙在山火條件下?lián)舸C理涉及火焰溫度、電導率和灰燼等個因素,不同植被的燃燒特性決定了這3種因素觸發(fā)放電的影響程度不同,因而擊穿電壓存在較大的差異。文中研究典型植被的火焰特性,利用模擬山火對不同影響因素條件下的導線?板間隙直流電壓放電特性進行試驗研究,分析了山火條件下間隙擊穿機理。研究發(fā)現(xiàn)間隙在火焰中絕緣強度下降到純空氣的20%左右,直流電壓下間隙的擊穿存在明顯的極性效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UHV DC lines have been built and put into operation, and many HVDC transmission lines are under planning. Mountain fires seriously threaten the insulation safety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C voltage breakd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scharge mechanism of the gap under the flame condition, but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DC voltage breakdow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p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ll fi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reakdown mechanism of gap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ll fire involves the factors such as flame temperat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ash.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se three factors to trigger discharge, so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breakdown voltage. In this paper, the flam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vegeta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conductors under different influence factors of simulated hill fires are u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C voltage discharge in plate gap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 gap breakdown mechanism under hill fire is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insulation strength of the gap in the flame decreases to about 20% of that of pure air, and the gap breakdown under DC voltage has obvious polarity effect.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特高壓工程技術(昆明廣州)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基金】: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20141120027) 特高壓工程技術(昆明,廣州)國家工程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NEL201209)~~
【分類號】:TM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胡湘;陸佳政;曾祥君;張紅先;;輸電線路山火跳閘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探討[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10年02期
2 胡毅;;輸電線路運行故障的分析與防治[J];高電壓技術;2007年03期
3 吳田;胡毅;阮江軍;劉凱;劉庭;陳成;;交流輸電線路模型在山火條件下的擊穿機理[J];高電壓技術;2011年05期
4 王浩東;;輸電線路山火跳閘原因分析及對策[J];廣西電力;2009年04期
5 楊曉菡;盧國建;劉松林;;木垛暴露面積與其熱釋放速率關系的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0年01期
6 鄧鶴鳴;何正浩;馬軍;許宇航;張召亮;李勁;;兩相體放電中的粒徑效應[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0年22期
7 吳田;阮江軍;胡毅;劉兵;陳成;;500kV輸電線路的山火擊穿特性及機制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34期
8 尤飛;陳海翔;張林鶴;張云;周建軍;朱霽平;;木垛火導致高壓輸電線路跳閘的模擬實驗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34期
9 習賀勛;湯廣福;曹均正;劉杰;魏曉光;;特高壓直流換流閥電磁場與電磁兼容研究進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2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新德;邵瑰瑋;李景祿;;試驗室絕緣子泄漏電流測量方法研究[J];電瓷避雷器;2007年06期
2 林苗;;避雷線對帶電導線的防雷保護角問題研究[J];電瓷避雷器;2009年04期
3 李孟春;張艷玲;楊北革;薛輝;呂玉祥;張萌;;懸垂絕緣子串風偏最小間隙距離計算分析[J];電測與儀表;2012年03期
4 張志勁;蔣興良;胡建林;孫才新;;間插布置方式對交流絕緣子串覆冰特性影響[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1期
5 彭亞凱;黎柳記;廖源;;輸電線路智能運維系統(tǒng)的通信及定位技術研究[J];電工技術;2011年09期
6 鄭江;林苗;;1000kV特高壓輸電線路的中相導線防雷問題研究[J];電力建設;2009年02期
7 蔣興良;盧杰;苑吉河;羅利云;張志勁;;輸電線路絕緣子串防冰閃措施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8年14期
8 王連符;王樹剛;肖峻;;一種新的輸電網(wǎng)架線模式和提高輸電網(wǎng)可靠性的措施[J];電網(wǎng)技術;2008年S1期
9 沈志恒;趙斌財;周浩;鄧旭;龔堅剛;姜文東;王燦燦;王武軍;孫可;王東舉;;鐵塔橫擔側向避雷針的繞擊保護效果分析[J];電網(wǎng)技術;2011年11期
10 蔣興良;奚思建;劉偉;袁耀;杜勇;肖丹華;;降雨對棒-板(棒-棒)空氣間隙交流放電特性的影響[J];重慶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趙付湘;;對架空輸電線路在微地形微氣象點風速影響的控制[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入選部分)[C];2011年
2 趙付湘;;對架空輸電線路在微地形微氣象點風速影響的控制[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優(yōu)秀論文部分)[C];2011年
3 林鈹?shù)?金勇根;鮑新宇;;500KV咸夢線輸電線路覆冰影響分析計算[A];華中區(qū)域氣象中心成立20周年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趙延華;;基于輸電線路故障數(shù)模的建立與應用[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五屆供電專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5 林鈹?shù)?金勇根;鮑新宇;;500KV咸夢線輸電線路覆冰影響分析計算[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象災害與社會和諧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6 馬御棠;王磊;雷震宇;羅瑞;;強雷區(qū)110kV景臘楓線雷擊事故分析及改造方案[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張云;尤飛;陳海翔;張林鶴;朱霽平;周建軍;;山火條件下高壓輸電線路放電特性的試驗研究[A];廣東省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2012年獲獎優(yōu)秀科技論文集[C];2012年
8 吳田;劉凱;胡毅;劉庭;肖賓;彭勇;;植被火焰的電導率特性及其對導線-板間隙的絕緣的影響[A];湖北省電工技術學會、武漢電工技術學會2013年度學術年會、第五屆“智能電網(wǎng)”暨“電機能效提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苑吉河;輸電線路絕緣子(串)交流污閃特性及放電過程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翟學明;輸電線路絕緣子泄漏電流高精度檢測與數(shù)據(jù)壓縮技術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3 劉亞東;輸電線路分布式故障測距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旭峰;輸電線路狀態(tài)檢修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王建偉;基于標準火設計的模擬火災實驗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1年
3 何煒斌;重冰區(qū)架空輸電線路導線選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張華君;基于SCADA的輸電線路性能評判[D];山東大學;2011年
5 馬御棠;地形參數(shù)與雷電活動特征對輸電線路繞擊性能影響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薛磊;基于改進的EMD算法的絕緣子泄漏電流數(shù)據(jù)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7 尚宇;低氣壓下覆冰絕緣子的交、直流閃絡特性和放電過程的比較[D];重慶大學;2011年
8 胡湘;電網(wǎng)的山火防治與運行優(yōu)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9 田宇;安徽電網(wǎng)220kV輸電線路安裝線路避雷器的分析及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孫峰;基于非線性頻率特性分析的輸電線路故障監(jiān)測與診斷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湘;陸佳政;曾祥君;張紅先;;輸電線路山火跳閘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探討[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10年02期
2 孫海峰;崔翔;齊磊;王琦;黎小林;;高壓直流換流閥器件高頻建模[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11期
3 劉澤洪;高理迎;余軍;;±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究[J];電力建設;2007年10期
4 陸佳政;蔣正龍;雷紅才;張紅先;彭繼文;李波;方針;;湖南電網(wǎng)2008年冰災事故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11期
5 盧平,章名耀,陸勇;利用PIV測量水煤膏霧化粒徑的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6 馬宏達;各種避雷針的結構及其防雷性能[J];電網(wǎng)技術;2000年12期
7 袁清云;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現(xiàn)狀及在我國的應用前景[J];電網(wǎng)技術;2005年14期
8 蘇宏田;齊旭;吳云;;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市場需求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5年24期
9 舒印彪;劉澤洪;高理迎;王紹武;;±800kV 6400MW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設計[J];電網(wǎng)技術;2006年01期
10 王惠忱;雷電繞擊機理分析[J];高電壓技術;1999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菊芳;特高壓換流閥塔寄生電容參數(shù)提取及沖擊特性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振鵬;;輸電線路外絕緣復合化的實踐[J];華東電力;2009年02期
2 劉貞瑤;葉輝;;應用飽和鹽密原理修訂江蘇電網(wǎng)污區(qū)分布圖[J];華東電力;2008年08期
3 趙銘;;架空輸電線路防污閃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黑龍江電力;2010年02期
4 王育和;薛宇箭;;山西省輸電線路的防污閃措施[J];山西電力;2006年S1期
5 張福增;趙鋒;楊皓麟;王黎明;關志成;文華;馬儀;;高海拔地區(qū)直流輸電線路外絕緣特性研究[J];高電壓技術;2008年10期
6 章仲卿;汪俊梟;;磁傳感器在輸電線路絕緣子上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12期
7 譚艷軍;陸佳政;方針;李波;張紅先;;基于不可控整流移動式直流融冰裝置的研究[J];華中電力;2011年01期
8 王健;王永勤;杜世璧;王文卓;郭芳宇;;高壓輸電線路絕緣子污穢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研究及應用[J];電網(wǎng)技術;2007年S2期
9 李繼華;;淺論輸電線路受雷擊原因與防雷技術應用[J];廣東科技;2010年24期
10 時衛(wèi)東,關志成,王黎明,周軍;青藏鐵路110kV輸電線路沿線特殊環(huán)境條件研究[J];高電壓技術;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殷健;;輸電線路防止冰害事故的對策思考[A];2008年抗冰保電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2 殷健;;輸電線路防止冰害事故的對策思考[A];2008年抗冰保電技術論壇論文集(一)[C];2008年
3 林鈹?shù)?金勇根;鮑新宇;;500KV咸夢線輸電線路覆冰影響分析計算[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象災害與社會和諧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4 葉建軍;劉桂雄;洪曉斌;陳鐵群;;基于GPRS的輸電線路多參量遠程采集系統(tǒng)[A];廣州市儀器儀表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李小陸;周文俊;路遙;;輸電線路上移動感應取能裝置的研制[A];湖北省電工技術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志英;曹柏民;張貴喜;;無間隙線路型(帶脫離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應用[A];江西省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江西省煤炭學會第九次優(yōu)秀論文評選[C];2006年
7 王禹;曲紹勇;;關于輸電線路防雷的一點認識[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五屆供電專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魏朝志;;基于特殊環(huán)境的輸電線路巖石類基坑開挖的施工探索[A];貴州省電機工程學會2007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9 劉厚健;張旭紅;;中國首條750kV輸電線路的地質(zhì)環(huán)境穩(wěn)定性研究[A];中國地質(zhì)學會工程地質(zhì)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區(qū)工程地質(zhì)”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楊興旺;;高壓輸電線路主動防雷——桿塔頂部安裝可控放電避雷針有效防雷可行性探討[A];華東六省一市電機(電力)工程學會輸配電技術研討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路曉冰;我國瓷絕緣子技術跨入世界先進水平[N];中國電力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王拉田 實習生 王蓉;農(nóng)網(wǎng)改造改亮寶雞農(nóng)村[N];寶雞日報;2006年
3 通訊員 曹宇輝;上饒將再建一條220千伏輸電線路[N];中國電力報;2006年
4 本版編輯 吳珊 黃桂珍 李清 冠寶剛 李東紅 沈應維;電網(wǎng)安全責任重于泰山[N];華中電力報;2006年
5 記者 鄧少華 通訊員 董文澤;攻堅克難推進電網(wǎng)建設 全力滿足群眾用電需求[N];寧波日報;2007年
6 劉長江 楊朝儒 矯健 李淑艷;在麥羅維搭建“光明之路”[N];中國石油報;2007年
7 鄭友良邋姚勝利;蚌埠供電積極應對霧霾天氣[N];中國電力報;2007年
8 張朝暉;湖南電網(wǎng)首次使用直升機巡線[N];華中電力報;2007年
9 呂東;保護不力 所長要辭職[N];人民公安報;2007年
10 國網(wǎng)北京電力建設研究院 于欽剛;極端冰害氣象的監(jiān)測與預警[N];中國電力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靜;VSC-HVDC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2 任麗佳;基于導線張力的動態(tài)提高輸電線路輸送容量技術[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王韶;基于PC機群的大電力系統(tǒng)可靠性評估模型及并行處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4 張血琴;高壓儲能電容器絕緣失效機理及測試技術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5 戴慧瑩;大功率半絕緣GaAs光電導開關瞬態(tài)傳輸特性及其損傷機理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6 孫向飛;合閘行波與變壓器和應涌流特征新探及相關保護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7 王少華;輸電線路覆冰導線舞動及其對塔線體系力學特性影響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8 辛鐵柱;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生成及機理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孔德怡;基于動力學方法的特高壓輸電線微風振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舒立春;復雜環(huán)境中絕緣子交流閃絡特性及校正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華普校;格爾木鹽湖地區(qū)高海拔輸電線路外絕緣問題的研究[D];華北電力(北京)大學;2002年
2 李曉嵐;擊距系數(shù)及基于電氣幾何模型的輸電線路繞擊跳閘率計算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胡廣生;輸電線路雷電污閃分析及防范措施[D];河海大學;2006年
4 龍玉海;紅河電網(wǎng)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5 冀莉莉;基于虛擬現(xiàn)實的輸電線路信息管理[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8年
6 段曉麗;輸電線路覆冰量計算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7 占子飛;輸電線路覆冰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8 鐘炯聰;高壓輸電線路綜合防雷措施的分析與探討[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徐謀;基于小波分析的輸電線路故障診斷[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范作杰;輸電線路鳥害研究及驅鳥裝置的研制[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649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86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