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氣體斷路器弧后電流特性的實驗研究
本文選題:高壓氣體斷路器 + 弧后電流; 參考:《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2014年21期
【摘要】:弧后介質(zhì)熱恢復(fù)特性對斷路器開斷能力有著顯著的影響,該文旨在通過實驗手段研究不同因素對高壓氣體斷路器弧后電流特性的影響。首先以126 kV SF6斷路器為原型設(shè)計了實驗樣機,之后在不同觸頭分開時電流相位θ(20°、50°、80°),預(yù)期短路電流值I(12、18 kA)及腔體充氣壓力P(0.5、0.6及0.7 MPa)下進行了一系列開斷實驗,利用高分辨率的零區(qū)設(shè)備采集零區(qū)電弧電流。結(jié)果表明:間隙電弧重燃概率隨θ增加而增大,當I=18 kA且P=0.5 MPa時,θ為20°時間隙未發(fā)生擊穿,而θ分別為50°和80°時弧隙擊穿且弧后電流的上升速率分別為1.03和2.08 A/μs;弧后電流及其上升速率隨I的增大而增加,當θ=80°且P=0.6 MPa,I為12、18 kA時所對應(yīng)的弧后電流上升速率分別為1和2.05 A/μs;當θ=80°且I=12 kA時,弧后剩余電流隨著P的增大趨向于減小。氣體的熱開斷能力與臨界弧后電流存在對應(yīng)關(guān)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慮將弧后電流的臨界值作為弧后熱擊穿的判據(jù)。
[Abstract]:The thermal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of back-arc medium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reaking capacity of circuit break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back-arc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voltage gas circuit breakers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An experimental prototype was designed with 126kV SF6 circuit breaker as the prototype. Then a series of break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urrent phase of 20 擄~ 50 擄~ (80 擄), the expected short-circuit current value I ~ (12) ~ (12) ~ (18 Ka) and the chamber inflation pressure (P _ (0.50.60) and 0.7 MPA) when the contacts were separated. The zero zone arc current is collected by high resolution zero zone equi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burning probability of gap arc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胃. When I _ (18) Ka and P ~ (0. 5) MPa, the gap does not break down when 胃 is 20 擄. When 胃 is 50 擄and 80 擄, the arc gap breakdown and the rise rate of the back arc current are 1.03 and 2.08 A / 渭 s, respectively, and the back arc current and its rising rat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I. The rising rate of the back-arc current is 1 and 2.05 A / 渭 s for 胃 ~ (80 擄) and P _ (0.6) MPA ~ (-1) = 12 ~ (18) Ka, respectively, and for 胃 ~ (80 擄) and I ~ (12) Ka, the residual current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rmal breaking capacity of gas and the critical back-arc curr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back-arc current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criterion of the back-arc thermal breakdown.
【作者單位】: 電力設(shè)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xué));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項目(51222704)~~
【分類號】:TM5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Ph.ROBIN-JOUAN;M.YOUSFI;;New Breakdown Electric Field Calculation for SF6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Applications[J];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年06期
2 Vahid ABBASI;Ahmad GHOLAMI;Kaveh NIAYESH;;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Plasma Deformation During Contact Opening in a Circuit Breaker,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Kink Instability and Sausage Instability[J];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年11期
3 牟京衛(wèi);郭瑾;李興文;陳冰;辛昭昭;游一民;;SF_6斷路器開斷能力數(shù)值預(yù)測方法研究綜述[J];高壓電器;2012年03期
4 馬志瀛;交流電弧電流零區(qū)現(xiàn)象及其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1983年03期
5 榮命哲,楊茜,范春朵;高壓自能式SF_6斷路器電弧能量作用過程仿真[J];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2004年02期
6 曹云東,劉曉明,王爾智;能量流電弧模型及SF_6斷路器在短路開斷下的應(yīng)用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2005年02期
7 劉衛(wèi)東;吳俊勇;黃瑜瓏;吳軍輝;關(guān)永剛;張華;田剛領(lǐng);;SF_6斷路器強電流開斷噴管內(nèi)壓力測量[J];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2010年07期
8 姜旭;賈申利;李興文;馬志瀛;;基于真實氣體模型的SF_6斷路器中冷態(tài)氣流場特性的仿真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2012年07期
9 江壯賢;莊勁武;王晨;武瑾;劉路輝;;新型強迫換流型限流斷路器真空介質(zhì)強度的恢復(fù)特性[J];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2012年13期
10 趙虎;李興文;賈申利;;SF_6及其混合氣體臨界擊穿場強計算與特性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彥龍;梁淑華;楊曉紅;鄒軍濤;肖鵬;;電弧作用下CuW觸頭的熱沖擊效應(yīng)分析[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2年02期
2 曹云東;劉陽;劉曉明;王爾智;付思;;不同旋氣槽數(shù)對SF_6斷路器三維氣流場影響[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10年09期
3 辜曉川,陳德桂;接觸器柵片滅弧室介質(zhì)恢復(fù)強度及重燃過程的分析[J];低壓電器;1998年04期
4 劉曉明;樸文泉;曹云東;冷雪;;噴口結(jié)構(gòu)對超高壓SF_6斷路器壓力特性的影響[J];高電壓技術(shù);2011年12期
5 馬志瀛;SF_6旋轉(zhuǎn)電弧的重燃和弧后介質(zhì)恢復(fù)的試驗研究[J];高壓電器;1991年03期
6 劉硯菊;曹云東;劉曉明;曾珊;高有峰;;旋氣吹弧式SF_6斷路器及其三維氣流場特性的仿真[J];高壓電器;2008年02期
7 金立軍;董驍;閆書佳;李水清;陳潔;;基于滅弧室氣壓特性對半自能式SF_6斷路器分閘速度的優(yōu)化[J];高電壓技術(shù);2013年04期
8 劉路輝;莊勁武;江壯賢;王晨;;混合型直流真空斷路器過電壓分析與保護方法[J];低壓電器;2013年10期
9 趙虎;李興文;賈申利;;300K下不同比例CF_3I-N_2和CF_3I-CO_2混合氣體絕緣特性的計算分析[J];高電壓技術(shù);2013年07期
10 李艷;李紹軍;郭煜敬;趙曉民;孫英杰;;壓氣式SF_6斷路器空載和負載下壓力測量試驗研究[J];高壓電器;2013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曾珊;曹云東;劉曉明;;旋氣槽對SF_6斷路器滅弧室內(nèi)氣流場的影響研究[A];第一屆電器裝備及其智能化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曹云東;曾珊;劉曉明;;新型旋氣式SF_6斷路器的設(shè)想及其對三維氣流場特性的影響[A];第一屆電器裝備及其智能化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董驍;金立軍;李水清;婁穎;;550 kV SF_6斷路器短燃弧時間的研究[A];2012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劉硯菊;新型旋氣吹弧式SF_6斷路器噴口及開斷能力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11年
2 韓書謨;1100kV GIS中SF6斷路器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10年
3 鐘建英;高壓自能式SF_6斷路器滅弧室內(nèi)耦合場的仿真與分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06年
4 魏俊梅;800kV SF_6高壓斷路器的研究與開發(fā)[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08年
5 裴振江;特高壓斷路器開斷容量的合成試驗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xué);2008年
6 孫垎;低壓交流接觸器電弧動態(tài)數(shù)學(xué)模型和溫度場仿真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xué)(北京);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樸文泉;高壓SF_6斷路器三維MHD電弧特性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11年
2 紀騰飛;高壓SF_6斷路器三維電弧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11年
3 鄧珂琳;高壓直流分斷技術(shù)在多端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xué);2011年
4 呂東旭;高壓斷路器氣流場與旋轉(zhuǎn)磁場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12年
5 王舒;高壓SF_6斷路器滅弧室的噴口優(yōu)化設(shè)計[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12年
6 李俊民;自能式SF_6斷路器的理論計算[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03年
7 王程;252kV自能式SF_6斷路器開斷性能計算與分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05年
8 劉銳;SF_6高壓斷路器滅弧室內(nèi)電場與氣流場的有限體積法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06年
9 關(guān)盛楠;激波和湍流對SF6斷路器介質(zhì)恢復(fù)特性影響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xué);2007年
10 王錕;降低配網(wǎng)防雷間隙建弧率及電弧重燃率的方法研究[D];廣西大學(xué);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俊民,王其平,榮命哲;高壓SF_6自能膨脹式斷路器開斷小容性電流的數(shù)值模擬與介質(zhì)恢復(fù)強度分析[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01年01期
2 曹云東,王爾智;高壓斷路器氣流場有限體積及TVD格式法的研究[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02年01期
3 張劉春;肖登明;張棟;吳變桃;;c-C_4F_8/CF_4替代SF_6可行性的SST實驗分析[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08年06期
4 林莘;呂祥鵬;韓書謨;;SF_6斷路器空載開斷的氣壓特性測試與研究[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08年07期
5 王爾智;劉曉明;曹云東;;考慮湍流影響的高壓SF_6斷路器噴口優(yōu)化設(shè)計[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09年06期
6 曹云東;劉陽;劉曉明;王爾智;付思;;不同旋氣槽數(shù)對SF_6斷路器三維氣流場影響[J];電工技術(shù)學(xué)報;2010年09期
7 王晨;莊勁武;張曉鋒;江壯賢;楊鋒;戴超;;混合型限流斷路器在高短路電流上升率時換流試驗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16期
8 王晨;莊勁武;張曉鋒;江壯賢;劉路輝;戴超;;新型混合型限流斷路器分析及試驗[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15期
9 金立軍,劉衛(wèi)東,錢家驪,馬志瀛;SF_6斷路器無載分閘滅弧室氣流場控制的研究[J];高電壓技術(shù);2001年03期
10 張文兵,高文,牟京衛(wèi);LW36-126型熱膨脹式斷路器設(shè)計和結(jié)構(gòu)的探討[J];高壓電器;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文達,朱群輝;在威爾回路中測量弧后電流[J];高壓電器;1982年02期
2 王季梅,董風(fēng)宇;真空電弧弧后電流研究[J];高壓電器;1988年05期
3 鄒積巖,程禮椿,伍小生;擴散型真空電弧的弧后電流[J];華中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93年06期
4 何勝銀,馬志瀛;縱磁真空滅弧室的弧后電流[J];高壓電器;1994年04期
5 孔繁虹,王季梅;高分斷能力低壓熔斷器中的弧后電流研究[J];低壓電器;1998年06期
6 彭文達;限定燃弧時間試驗法[J];高壓電器;1986年01期
7 F.Beer ,張成邦;低壓斷路器半封閉式柵片滅弧室內(nèi)電弧熄滅的研究[J];低壓電器;1986年04期
8 馬志瀛;交流電弧電流零區(qū)現(xiàn)象及其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1983年03期
9 王章啟,鄭振坤,彭玲;電弧黑盒模型的應(yīng)用成就與存在問題[J];高壓電器;1995年05期
10 李永文;;真空斷路器大電流開斷的物理過程[J];華通技術(shù);1996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朱世明;大電流真空電弧弧后介質(zhì)恢復(f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18363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83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