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電機定子繞組端部表面電暈查找試驗的方法和標準
本文選題:發(fā)電機 + 定子繞組; 參考:《大電機技術》2014年06期
【摘要】:介紹了發(fā)電機定子繞組端部表面放電缺陷查找試驗(暗室遮光起暈試驗)的方法,表面放電缺陷的表現(xiàn)以及現(xiàn)場處置方法,重點討論了現(xiàn)有的技術標準。不同標準中給出的電壓數(shù)值、對電暈成像儀的標定方法和評估表面放電缺陷的嚴重程度的方法不盡相同。本文就這些方面給出了實際應用這些標準的建議。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surface discharge defect lookup test (dark chamber shading test), surface discharge defect performance and field disposal method of generator stator winding end part. The existing technical standards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The voltage values given in different standards, the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corona imagers and the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surface discharge defects are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standards are given.
【作者單位】: 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分類號】:TM3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念,謝馳;廠站操作過電壓的沖擊分析研究[J];東方電氣評論;2004年04期
2 胡波;梁智明;漆臨生;皮如貴;;大型水輪發(fā)電機定子線棒的局部內均壓層結構研究[J];東方電機;2010年01期
3 胡波;梁智明;漆臨生;;氣隙群放電對發(fā)電機定子線棒絕緣介質損耗的影響[J];東方電機;2010年04期
4 胡波;梁智明;漆臨生;皮如貴;張小俊;何海洋;;電機定子線圈絕緣極限起始放電電壓的研究[J];東方電機;2011年01期
5 郝艷捧,李儉,王國利,盧偉勝,蔣雄偉,賈志東,謝恒X;基于交流電流法評估大型電動機環(huán)氧云母絕緣老化特征的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0年04期
6 樂波,李儉,張曉虹,謝恒X;基于指紋參量的環(huán)氧云母絕緣多因子老化的實驗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1年02期
7 李暢;張彥斌;司剛全;周容亮;;大型發(fā)電機主從式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J];電工技術;2003年04期
8 郭景斌,曾偉勝,肖啟標;汽輪發(fā)電機定子線圈端部表面電位測量實例及問題分析[J];大電機技術;1997年05期
9 馬小芹,馬曉薇,項添春,謝恒X;聲技術在大型發(fā)電機主絕緣檢測中的應用進展[J];大電機技術;2003年06期
10 韓盛林;關于125發(fā)電機增容改造的幾點探討[J];電機技術;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胡波;梁智明;皮如貴;漆臨生;;大型水輪發(fā)電機定子線棒的氣隙群放電的特性研究[A];第十屆絕緣材料與絕緣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葛強;李丹萍;談磊;;泵站主電機故障分析及預防對策[A];2009全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討暨新技術、新產品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念;廠站操作過電壓的安全預測理論與實時監(jiān)測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2 馬寒冰;納米復合絕緣材料設計、制備及耐變頻性研究[D];上海大學;2004年
3 杜林;大電機主絕緣局部放電測量及老化特征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銀春;發(fā)電機線棒老化試驗及以小波法剔除局部放電信號中噪聲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2 許明;發(fā)電機綜合監(jiān)測試驗系統(tǒng)[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3年
3 張東;大型水輪發(fā)電機綜合物理場數(shù)值計算[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3年
4 張鋒;汽輪發(fā)電機定子繞組溫度水力模型[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3年
5 胡泊;汽輪發(fā)電機勵磁回路接地保護方案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李之昆;發(fā)電機轉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診斷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7 黃東洙;大中型異步電動機電磁場與溫度場數(shù)值計算[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4年
8 丁樹業(yè);凸極同步電動機起動過程中電磁場和溫度場的數(shù)值計算[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4年
9 余維坤;大型發(fā)電機電暈特性及處理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10 董志敏;大型發(fā)電機定子絕緣局部放電在線模式識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錫圭;葛景謗;吳廣軍;張福林;;紅外熱象法檢測表面放電的研討[J];絕緣材料通訊;1988年04期
2 ;測定絕緣材料相對耐表面放電擊穿能力的推薦試驗方法[J];絕緣材料通訊;1976年01期
3 安曉霞;于力;黃超;馬連英;華恒祺;易愛平;;平臺式和斜坡式表面放電輻射源放電特性的比較[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7年06期
4 羅楊;吳廣寧;劉繼午;曹開江;彭佳;張依強;朱光亞;;表面放電對聚酰亞胺薄膜材料的電氣損傷特性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年25期
5 王德生,劉斌,陳維,陳壽田;電極留邊量與高壓陶瓷電容器表面放電關系的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1年02期
6 謝建民,邱毓昌,陳景亮;偽火花放電開關的表面放電觸發(fā)裝置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7 賴永雄,張尹,肖培義,李基森;影響直流高壓MLCC表面放電的因素[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5年06期
8 葛景滂;應少鵬;李英;;一種區(qū)分內部放電和表面放電的新方法——頻譜分析法[J];絕緣材料通訊;1985年06期
9 牛建新;;表面放電式AC-PDP器件的結構是怎樣的[J];家電檢修技術;2014年04期
10 劉鈞泉;羅海兵;;化學鍍對電池鎂極表面放電行為的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于力;安曉霞;馬連英;易愛平;朱峰;黃超;;重頻表面放電光泵浦源研究初探[A];2007年中國青年光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高士峰;;衛(wèi)星表面放電效應模擬器研究[A];第二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電子文集[C];2011年
3 葛自良;馬寧生;章昌奕;;固體電介質上納秒正脈沖表面放電的形成過程[A];中國物理學會第九屆靜電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力;表面放電的分形與混沌分析[D];天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825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82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