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力論文 >

基于梁振動原理的兩種超聲波電機結(jié)構(gòu)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23 19:27

  本文選題:超聲電機 切入點:梁振動 出處:《東北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超聲波電機(Ultrasonic Motor,簡稱USM)是一種新型發(fā)展的驅(qū)動器,到目前為止不過三十多年的時間,由于其獨特的運動機理和優(yōu)勢,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從汽車工業(yè)到航空航天領(lǐng)域,從精密儀表到智能機器人等都不同程度的應用到超聲波電機。不同于傳統(tǒng)的電磁電機,超聲波電機工作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的逆壓電效應激發(fā)出振子在超聲頻域內(nèi)的微觀振動,通過摩擦作用將振子的微觀振動轉(zhuǎn)換成轉(zhuǎn)子宏觀直線(旋轉(zhuǎn))運動,由于其結(jié)構(gòu)中無線圈工作過程中不產(chǎn)生磁場也不受磁場的干擾,而且具有低速大轉(zhuǎn)矩和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工作等特點,所以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只能使用超聲波電機;诹赫駝釉淼某暡姍C由于其結(jié)構(gòu)簡單、加工方便和效率高等特點使其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本論文設(shè)計了基于梁彎曲振動的桿式超聲波電機和基于梁縱振和扭振的模態(tài)轉(zhuǎn)化型超聲波電機,并將模態(tài)轉(zhuǎn)換超聲波電機加工裝配后進行了測試,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了分析和總結(jié)。具體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對超聲電機的概念作了基本的理解,著重介紹了其研究現(xiàn)狀、應用情況、分類以及特點,根據(jù)已有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引出了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2)介紹了壓電陶瓷的基本性質(zhì),建立了桿式超聲波電機定子振動的數(shù)學模型并利用仿真軟件對其運動過程進行了仿真,分析了定、轉(zhuǎn)子間的預壓力對其接觸模型的影響。(3)對桿式超聲電機定子的結(jié)構(gòu)進行了有限元的建模,然后對其進行了動力學仿真分析,主要包括模態(tài)分析和諧響應分析,確定了電機的結(jié)構(gòu)。(4)分析了模態(tài)轉(zhuǎn)換型超聲波電機的運轉(zhuǎn)機理、振動模型和斜槽的尺寸對其縱扭頻率的影響,確定了其定子的結(jié)構(gòu)。(5)設(shè)計了模態(tài)轉(zhuǎn)換型超聲波電機的其它部件,加工和安裝后對其性能進行了測試,對實驗結(jié)果作了總結(jié)和建議。
[Abstract]:Ultrasonic motor (USM) is a new type of development driver. It has been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from automobile industry to aerospa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unique motion mechanism and advantages. Ultrasonic motor is applied to ultrasonic motor in different degree from precision instrument to intelligent robot. Unlike traditional electromagnetic motor, ultrasonic motor works by using the inverse piezoelectric effect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to excite the micro vibration of vibrator in ultrasonic frequency domain. The micro vibration of the vibrator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macroscopic linear (rotating) motion of the rotor by friction, because the magnetic field is not produced or interfered by the magnetic field dur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rotor without coil in its structure. The ultrasonic motor can only be used in some special situations because of its low speed and large torque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in harsh environment. The ultrasonic motor based on beam vibration principle is simple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processing and high efficiency make it have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is paper, a rod type ultrasonic motor based on beam bending vibration and a modal converted ultrasonic motor based on longitudinal and torsional vibration of beam are desig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concrete work and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cept of ultrasonic motor is understood. The research status, appli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a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are introduc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stator vibration of pole type ultrasonic motor is established, and its motion process is simulated by using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influence of pre-pressure between rotors on the contact model. (3)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stator structure of the rod ultrasonic motor is carried out, and then the dynamic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modal analysis and 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motor is determined.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mode converted ultrasonic motor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vibration model and the size of the slant groove on the longitudinal torsion frequency of the ultrasonic motor is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stator is determined.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mode conversion type ultrasonic motor are designed. Its performance was tested after machining and instal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nd suggestions were made.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M359.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長亮,史婷娜;超聲波電機的研究進展與應用前景[J];電工電能新技術(shù);2001年02期

2 郭錦濤,馮浩;超聲波電機發(fā)展、建模研究及展望[J];電機電器技術(shù);2003年03期

3 胡敏強;系列超聲波電機的研制及其應用[J];電器工業(yè);2003年01期

4 齊震 ,朱邦太;超聲波電機性能研究與前景展望[J];家電科技;2003年01期

5 郭吉豐,伍建國;航天用大力矩高精度超聲波電機研究[J];宇航學報;2004年01期

6 蘆亞萍,孟繁琴,袁云龍;超聲波電機研究現(xiàn)狀[J];微電機(伺服技術(shù));2005年05期

7 莫岳平;段小匯;胡敏強;金龍;;不同結(jié)構(gòu)超聲波電機振動特性解析[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8 徐晨;顧菊平;;胡敏強;金龍;;基于多芯片集成技術(shù)的超聲波電機驅(qū)動控制電源研究[J];微電機(伺服技術(shù));2005年06期

9 沈申生;華亮;;超聲波電機摩擦和磨損特性探究[J];潤滑與密封;2006年10期

10 黃正福;;超聲波電機的應用領(lǐng)域拓展[J];科技資訊;2006年2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劍;郭吉豐;鹿存躍;王文浩;;徑向-扭轉(zhuǎn)振動復合型超聲波電機的理論與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王劍;郭吉豐;鹿存躍;王文浩;;徑向—扭轉(zhuǎn)振動復合型超聲波電機的理論與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白東哲;曹忠波;;關(guān)于相位速度差驅(qū)動超聲波電機的研究[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4 郭吉豐;王劍;王文浩;胡錫幸;金龍;鄧宗全;高海波;;超聲波電機性能提高及空間應用探索[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彥利;田秀;曲建俊;;超聲波電機性能預測方法[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郭吉豐;龔書娟;紀科輝;;縱扭復合型超聲波電機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摘要[C];2003年

7 郭吉豐;沈潤杰;賈叔仕;;超聲波電機在深空探測系統(tǒng)中的應用[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丁浩;金龍;胡敏強;王心堅;;超聲波電機小型控制器的實用性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小電機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施進浩;龔春雨;李寶庫;;登月工程用超聲波電機的新產(chǎn)品研制策略[A];第十三屆中國小電機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侯佳佳;徐志科;胡敏強;;模擬分頻技術(shù)在超聲波電機控制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中國小電機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肖國強 通訊員 傅煒琳;馬達在血管里“奔跑”[N];浙江日報;2005年

2 東經(jīng)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唐蘇亞;非電磁:微電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N];中國電子報;2005年

3 通訊員 靳瑩 記者 馮國梧;新型機器人“懸絲”治癌癥[N];科技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劍;柱狀超聲波電機的設(shè)計理論及控制[D];浙江大學;2009年

2 周寧寧;面向真空低溫下超聲波電機的振動摩擦與懸浮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郭海訓;大力矩高精度超聲波電機的基礎(chǔ)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4 龔書娟;縱扭復合型超聲波電機的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白洋;一種旋轉(zhuǎn)—直線運動的兩自由度超聲波電機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6 李斌;液體媒質(zhì)超聲波電機有限元分析及運行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7 徐志科;行波型超聲波電機的模型仿真與試驗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8 傅平;多自由度行波型超聲波電機的基礎(chǔ)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王光慶;行波型超聲波電機的若干關(guān)鍵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尤向陽;超聲波電機驅(qū)動控制裝置的建模與仿真[D];河南科技大學;2008年

2 孫中記;一種具有頻率自動跟蹤功能的超聲波電機驅(qū)動電源的設(shè)計[D];浙江大學;2008年

3 林星陵;縱扭復合型超聲波電機的設(shè)計制作與實驗研究[D];華僑大學;2008年

4 許蘆君;壓電回旋型超聲波電機的理論分析與設(shè)計制作[D];華僑大學;2002年

5 王華云;超聲波電機驅(qū)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劉應紅;超聲波電機的運行機理及其驅(qū)動電源的研究[D];華僑大學;2006年

7 褚國偉;超聲波電機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8 劉曉;縱扭復合型超聲波電機的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9 紀科輝;超聲波電機精密定位系統(tǒng)及驅(qū)動控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楊建紅;超聲波電機及其控制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研究[D];華僑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6548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6548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eb7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