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負荷重構策略的火電切負荷調峰方法
本文關鍵詞: 電力系統(tǒng) 調峰 負荷重構 火電 切負荷 出處:《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年1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現有火電調峰算法難以同時兼顧復雜時段耦合約束和負荷深度調節(jié)需求的問題,提出了基于負荷重構策略的火電切負荷調峰方法。該方法通過趨勢模擬、等比縮放和爬坡修正重構機組面臨負荷過程,為切負荷算法提供直接可用的系統(tǒng)負荷,有效兼顧了時段耦合約束和負荷深度調節(jié)需求;同時,在切負荷過程中,根據相鄰日與計劃日的出力組合模式,動態(tài)修正部分銜接時段出力,確保銜接后出力過程滿足機組控制約束和需求。所提方法經過華東電網直調火電系統(tǒng)仿真調度測試,得到了切實可行的機組運行計劃,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調峰效果更為明顯,表明該方法能更好地處理復雜約束和負荷調節(jié)需求。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peak-shaving algorithms of thermal power can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upling constraints of complex time periods and the demand of load depth regulation simultaneously, a load shedding peak-shaving method based on load reconfigur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equal ratio scaling and slope climbing correction reconfiguration units face the load process, which provides the directly available system load for the load shedding algorithm, and effective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upling constraints of the time period and the load depth adjustment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load shedding, According to the combined mode of the adjacent day and the plan day, the paper dynamically corrects the part of the connection period to ensure that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force after the connection meets the control constrai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generating uni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tested by the simulation dispatching test of the direct-tuned thermal power system in East China Power Gri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plan of the unit i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e peak-shaving effect is more obvious, which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an deal with the complex constraints and load regulation requirements better.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水電與水信息研究所;國家電網華東電力調控分中心;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5102593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209031)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2013T60284)~~
【分類號】:TM6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長義,柳進,柳焯;提高電網攀峰響應能力的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02期
2 廖勝利;程春田;蔡華祥;蔡建章;吳東平;;改進的火電調峰方式[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01期
3 施建華;譚素梅;;節(jié)能發(fā)電調度發(fā)電計劃編制算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24期
4 王鵬;張靈凌;梁琳;劉漢偉;;火電機組有償調峰與無償調峰劃分方法探討[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09期
5 廖勝利;程春田;王靜;蔡華祥;鄧貴仕;;中期火電機組開機優(yōu)化的改進逐步優(yōu)化算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17期
6 劉長義,韓放,于繼來,柳焯;互聯(lián)電網的調峰調頻和聯(lián)絡線調整[J];電網技術;2003年04期
7 張寧;周天睿;段長剛;唐曉軍;黃建軍;盧湛;康重慶;;大規(guī)模風電場接入對電力系統(tǒng)調峰的影響[J];電網技術;2010年01期
8 呂學勤;劉剛;黃自元;;電力調峰方式及其存在的問題[J];電站系統(tǒng)工程;2007年05期
9 李玲;胥建群;石永鋒;;600MW汽輪機組運行方式優(yōu)化研究[J];發(fā)電設備;2010年06期
10 萬永華,張祥,溫鵬;水火電聯(lián)合調峰方法的探討[J];水力發(fā)電學報;200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廣名;發(fā)電機組優(yōu)化組合的模型與算法綜述[J];電氣應用;2005年08期
2 王平,張齊;國內外聯(lián)絡線控制的研究方法及現狀[J];電力學報;2004年04期
3 盛大凱;胡君慧;仇衛(wèi)東;;推廣風電場電氣系統(tǒng)典型設計 促進電源電網協(xié)調發(fā)展[J];電力建設;2011年05期
4 李剛;程春田;蔡建章;蔡華祥;;云南電網日調度計劃編制系統(tǒng)[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趙小利,李曉明;競爭機制下的火電機組啟停計劃的優(yōu)化[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3年03期
6 舒雋,張粒子,王雁凌,肖鵬,鄭華,楊以涵;基于競價的日發(fā)電計劃混合智能優(yōu)化算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21期
7 張顯,王錫凡;電力金融市場綜述[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20期
8 吉興全,文福拴;實物期權方法及其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22期
9 廖勝利;程春田;蔡華祥;蔡建章;吳東平;;改進的火電調峰方式[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01期
10 朱濤;于繼來;柳進;劉長義;柳焯;;高峰運行模式下有功調度的偶對協(xié)調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林成;孫斌;劉明忠;王國松;;節(jié)能發(fā)電調度火電機組負荷優(yōu)化分配的算法研究[A];貴州省電機工程學會2007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2 趙維興;胡志淳;王庭飛;孫斌;郭翔;尹志強;林成;;基于實測煤耗的節(jié)能發(fā)電調度模式的研究[A];貴州省電機工程學會2010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10年
3 劉彬;蔡強;;電力金融市場與發(fā)電投資中的實物期權[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馬國鵬;趙成勇;李廣凱;;VSC-HVDC系統(tǒng)有功潮流自動軟翻轉研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謝俊;白興忠;甘德強;;機組調峰能力的評估與激勵[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8年
6 梁龍;;低負荷調峰對300MW機組鍋爐壽命的影響[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涂孟夫;陳之栩;王傳峰;丁恰;;適應大規(guī)模風電接入的日前發(fā)電計劃優(yōu)化輔助分析方法與應用[A];2013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敏;分布式電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趙珊珊;電力市場條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風險評估及規(guī)避[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10年
3 侯佑華;內蒙古電網大規(guī)模風電入網的運行分析及調度方案設計[D];天津大學;2010年
4 白永祥;省級調度中心風電場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tǒng)關鍵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5 王靖然;輸電網優(yōu)化規(guī)劃策略與安全價值評估[D];天津大學;2011年
6 周金輝;基于價值評估的含大規(guī)模風電的電力規(guī)劃[D];天津大學;2012年
7 申建建;大規(guī)模水電站群短期聯(lián)合優(yōu)化調度研究與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靜鐵巖;大規(guī)模風電并網條件下的電力系統(tǒng)有功功率平衡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王鵬;發(fā)電市場合約管理與機組組合問題研究[D];華北電力(北京)大學;2001年
10 陳堅紅;聯(lián)合循環(huán)機組運行計劃和負荷分配:建模、啟發(fā)式遺傳算法求解和數據處理[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亮;大規(guī)模風電并網條件下提高電力系統(tǒng)調峰能力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申俊華;中期火電開機優(yōu)化的多核并行算法及其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翟登輝;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電力網絡狀態(tài)估計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0年
4 鐘聲;橫門電廠一二期機組運行方式優(yōu)化探討[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敏蔚;基于改進免疫算法的機組組合優(yōu)化[D];浙江大學;2011年
6 張靈凌;熱電廠最小運行方式分析與監(jiān)管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7 馬敏;風電接入對電網暫態(tài)穩(wěn)定性及調峰能力的影響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8 馬寧;水電站短期發(fā)電調度實用化模型及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王靜;水火電系統(tǒng)中期優(yōu)化調度模型與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10 張煒明;風力發(fā)電背景下甘肅電網調度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竹青;發(fā)展調峰機組和大機組調峰的若干問題[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2期
2 戴成峰,桑如波,王敏;運行性能優(yōu)化系統(tǒng)在火電廠600 MW機組上的應用[J];電力設備;2004年02期
3 李揚,王治華,盧毅,李軍紅,張長滬;峰谷分時電價的實施及大工業(yè)用戶的響應[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1年08期
4 劉長義,柳進,柳焯;提高電網攀峰響應能力的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02期
5 文福拴,吳復立,倪以信;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下的發(fā)電容量充裕性問題[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19期
6 吳金華,吳耀武,熊信艮;機組組合問題的擴展Hopfield神經網絡算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07期
7 雷亞洲;與風電并網相關的研究課題[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08期
8 徐獻芝,朱梅,蘇潤,呂正;鋅空氣燃料電池在電力系統(tǒng)調峰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4年16期
9 袁曉輝,王乘,袁艷斌,張勇傳;一種求解機組組合問題的新型改進粒子群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01期
10 廖勝利;程春田;蔡華祥;蔡建章;吳東平;;改進的火電調峰方式[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林成;孫斌;劉明忠;王國松;;節(jié)能發(fā)電調度火電機組負荷優(yōu)化分配的算法研究[A];貴州省電機工程學會2007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白永軍;100MW機組低真空深度調峰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4年
2 馮志剛;電廠機組最優(yōu)負荷分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3 宮春博;我國可再生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宇;朱燕芳;;基于電壓穩(wěn)定的切負荷策略研究[J];山西電力;2007年06期
2 楊昆;陳丹恩;;論切負荷動作模型的建立[J];廣東電力;2007年12期
3 胡學浩;安大略水電局的低周波保護措施[J];電網技術;1991年04期
4 楊曉茹,侯春青;長治電網低壓減載方案的研究[J];山西電力;2004年04期
5 常喜強;張娟;黃凈;孫誼Z,
本文編號:1533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53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