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集膚效應與鄰近效應的變壓器諧波損耗模型
本文關鍵詞:考慮集膚效應與鄰近效應的變壓器諧波損耗模型 出處:《電力自動化設備》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變壓器 諧波分析 損耗 模型 仿真 試驗 集膚效應 鄰近效應
【摘要】:現有變壓器模型無法精確計算變壓器諧波損耗,因此提出了考慮集膚效應與鄰近效應的變壓器諧波損耗模型。對變壓器中繞組的電磁場進行了分析,利用坡印亭矢量法得出各層繞組的損耗計算公式,由此分析了集膚效應與鄰近效應對繞組的影響,建立了變壓器諧波損耗模型。仿真結果表明,和Simulink自帶模型相比,利用所提模型計算諧波損耗時精度更高。
[Abstract]:The existing transformer models can not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harmonic loss of the transformer. Therefore, a transformer harmonic loss model considering skin effect and proximity effect is proposed.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the winding in the transformer is analyzed.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loss of each layer winding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Poynting vector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skin effect and proximity effect on the winding is analyzed, and the harmonic loss model of transformer is establish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Simulink model, the proposed model is more accurate in calculating harmonic loss.
【作者單位】: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基金】: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SG11113)~~
【分類號】:TM41
【正文快照】: 0引言電力變壓器的運行不僅受電網諧波影響,由于鐵芯的非線性,其本身也是電力系統(tǒng)中最主要的諧波源之一。流經變壓器的諧波電流會使得變壓器溫度升高、總損耗增加,不但會造成變壓器絕緣的損壞,還會導致變壓器負載容量下降,影響其安全穩(wěn)定運行。由于變壓器有效使用時間較長,即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燕;皇甫成;趙淑珍;阮江軍;王建偉;劉偉楠;;考慮鐵磁磁滯的變壓器勵磁涌流仿真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15期
2 蔡國偉;孔令國;潘超;王建元;楊德友;;基于頻變特性的變壓器諧波損耗分析[J];電網技術;2011年11期
3 劉慧娟;張競雄;陳藝端;傅為農;;二維渦流磁場等效電路的矩陣分析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13年06期
4 董霞;劉志珍;;三相變壓器直流偏磁仿真分析[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年07期
5 李莉;朱永利;宋亞奇;;變壓器繞組多故障條件下的振動信號特征提取[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4年08期
6 王亞超;劉軍;何湘寧;;高壓大功率E型變壓器漏感有限元仿真計算[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婭;供電系統(tǒng)中諧波產生原因及限制措施[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吳琦;供電網諧波分析及抑制措施[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張炳華;通信電源系統(tǒng)的諧波及其治理方法[J];北京電信科技;2000年04期
4 楊亞飛;鋼包精煉爐的諧波危害及治理[J];包鋼科技;2004年03期
5 蔣正榮;李正熙;陳建業(yè);鄒軍;;電子調節(jié)式可控電抗器[J];大功率變流技術;2009年02期
6 鐘山;楊晟;趙爭鳴;;有源電力濾波器技術與發(fā)展綜述[J];變頻器世界;2011年01期
7 劉玉軍;黃靈芝;;虛擬儀器故障記錄與分析算法[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耿大勇,王鳳翔;移相電抗器對變流器供電系統(tǒng)的諧波抑制研究[J];變壓器;2003年01期
9 耿大勇;王鳳翔;;移相電抗器的數學模型和參數計算[J];變壓器;2010年04期
10 趙凱;;火電廠電氣自動化系統(tǒng)建設研究[J];才智;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游廣增;;電力電容器的諧波分析及一種諧波抑制方法[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2 袁蓉;;電氣化鐵路負荷對電網的影響[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優(yōu)秀論文部分)[C];2010年
3 平陽樂;陳阿蓮;杜春水;張承慧;;基于三電平逆變器的并聯(lián)型三相四線制有源電力濾波器綜述[A];2011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朱海鋒;陳喬夫;李達義;;基于基波磁通補償的多補償繞組結構的三相有源電力濾波器[A];湖北省電工技術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宋豪;;電力諧波引起的電能損耗[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五屆供電專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6 勾松波;鄭春生;王東;高厚磊;;勝利油田電網諧波分布規(guī)律及抑制對策[A];山東省石油學會油田電力、通信及自動化技術研討會優(yōu)秀工程技術論文集[C];2009年
7 鄒宇;王萍;邢文超;;基于Hopfield神經網絡的諧波檢測方法[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九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康明才;黃錦安;陳建業(yè);王贊基;;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雙調諧濾波器元件參數分析[A];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劉兵;謝明華;;多諧波合成的測試與研究[A];電力電容器、無功補償技術論文集[C];2006年
10 陳奇志;;單調諧濾波器及二階高通濾波器的設計分析[A];2005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第4卷)[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廣玲;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傳變特性及適應性保護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雷之力;微網諧波振及電壓暫降的評估與控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3 于晶榮;低壓配電網有源電力濾波器關鍵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譚親躍;大容量脈沖功率系統(tǒng)對電能質量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王峰;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基本設計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劉小河;電弧爐電氣系統(tǒng)的模型、諧波分析及電極調節(jié)系統(tǒng)自適應控制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0年
7 趙成勇;基于電鐵牽引變電站的單相混合型諧波補償系統(tǒng)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1年
8 高大威;電力系統(tǒng)諧波、無功和負序電流綜合補償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1年
9 戴瑜興;智能建筑配電系統(tǒng)諧波及無功的綜合補償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10 王莉娜;廠礦企業(yè)配電網諧波治理控制策略和工程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坤山;三相四線制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宜娟;基于ATMEGA64的磁閥式可控電抗器的控制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秦志清;大功率廣義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馬巖;配電網絡電量參數監(jiān)測終端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李連玉;基于LabVIEW的電力參數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偉淳;廣州恒運熱力公司廠用電諧波分析與治理[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馮科瀝;汕尾電網電能質量的監(jiān)測及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張明廣;串聯(lián)諧振注入式混合有源濾波器的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9 趙瑞斌;復合型電能質量調節(jié)器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9年
10 李二霞;廣義無功補償裝置的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衛(wèi)華;趙光宙;;基于希爾伯特-黃變換的變壓器鐵心振動特性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06年08期
2 郭滿生;梅桂華;張喜樂;劉東升;劉艷村;程志光;;直流偏磁條件下單相三柱電力變壓器的損耗計算[J];電工技術學報;2010年07期
3 王進弘,王庚;500kV變壓器分解運輸、現場組裝(ASA)和安裝特點[J];電力建設;2005年02期
4 鄭濤,劉萬順,吳春華,劉建飛,焦邵華;基于瞬時功率的變壓器勵磁涌流和內部故障電流識別新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23期
5 許其品;赫衛(wèi)國;仲e,
本文編號:1409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40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