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力論文 >

一種具有頻率變化適應性的并網(wǎng)逆變器改進型重復控制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8-01-05 00:34

  本文關鍵詞:一種具有頻率變化適應性的并網(wǎng)逆變器改進型重復控制方法 出處:《電工技術學報》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重復控制 頻率變化 并網(wǎng)逆變器 線性插值法 總諧波失真(THD)


【摘要】:隨著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不斷應用,并網(wǎng)逆變器的輸出功率品質(zhì)受到了大量的關注。重復控制技術由于具有優(yōu)秀的穩(wěn)態(tài)跟蹤性能和極低的總諧波失真(THD),在逆變器系統(tǒng)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在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電網(wǎng)頻率存在一定的波動,此時系統(tǒng)采樣頻率與電網(wǎng)頻率的比值不能保持為整數(shù),導致重復控制的諧振頻率偏離了電網(wǎng)實際的基波與諧波頻率。傳統(tǒng)重復控制在這種系統(tǒng)中的性能將會顯著的降低。本文提出了一種改進型重復控制方法,其采用了一個基于線性插值法的數(shù)字濾波器,而此數(shù)字濾波器能夠逼近于由頻率比值小數(shù)部分構成的延時環(huán)節(jié),從而使重復控制的諧振頻率與電網(wǎng)實際的基波及諧波頻率相吻合。本文提出的方法,通過根據(jù)電網(wǎng)實際頻率快速調(diào)整此數(shù)字濾波器參數(shù)的方式,使系統(tǒng)達到了理想重復控制應有的穩(wěn)態(tài)跟蹤性能和THD,從而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對電網(wǎng)頻率變化的適應。最后,仿真與實驗結果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the output power quality of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The repetitive control technology becaus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has good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low (TH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verter system. However, in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the grid frequency has certain fluctuation at this time, not the ratio of system sampling frequency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grid to maintain the integer fundamental and harmonic frequency leads to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repetitive control deviates from the actual power grid.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repetitive control in this system will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proved repetitive control method, which uses a digital filter based on linear interpolation method, the digital filter can approximate to link the ratio of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fractional delay, so that the repetitive control of Xie Zhenpin The rate of fundamental and harmonic frequency and power actual coincide.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e paper, through the rapid adjustment of the digital filter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ower frequency, allowing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repetitive control should be steady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THD, so as to realize the adaptive system of power grid frequency variation. Finall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分類號】:TM464
【正文快照】: 1引言隨著近年來新能源的不斷發(fā)展和利用,應用于新能源的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研究。而并網(wǎng)逆變器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減小對電網(wǎng)的污染,并網(wǎng)逆變器必須提高其輸出功率因數(shù),減小其輸出電流的總諧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為此多種針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耿攀;吳衛(wèi)民;葉銀忠;劉以建;;基于重復控制的單相分時復合級聯(lián)光伏逆變器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3期

2 賈要勤;王曉濱;楊強;;并聯(lián)有源電力濾波器的自適應重復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10期

3 于晶榮;粟梅;孫堯;;有源電力濾波器的改進重復控制及其優(yōu)化設計[J];電工技術學報;2012年02期

4 盧聞州;周克亮;楊云虎;;恒壓恒頻PWM變換器nk±m(xù)次諧波重復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健;史鵬飛;張凱;周亮;;基于電壓微分反饋控制和重復控制的逆變電源控制技術[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6年03期

2 熊健;史鵬飛;張凱;周亮;;基于積分環(huán)節(jié)電壓微分反饋的逆變器重復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1期

3 耿攀;吳衛(wèi)民;葉銀忠;劉以建;;基于重復控制的單相分時復合級聯(lián)光伏逆變器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3期

4 李翠艷,張東純,莊顯義;重復控制綜述[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5年01期

5 霍鑫;姚郁;;高精確度速率轉臺伺服控制系統(tǒng)波動力矩的抑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7年02期

6 楊松;曾鳴;蘇寶庫;;重復控制算法在轉臺伺服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7年05期

7 周永鵬,沈安文,張勁松,蔡正英;重復控制改進算法在數(shù)字化UPS中的應用[J];電力電子技術;2002年02期

8 王中;亓迎川;馬召;;基于MN3304實現(xiàn)的重復控制正弦波逆變器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11年01期

9 魯蓉;張建成;;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tǒng)在分布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6年03期

10 陳宏,胡育文;基于重復控制的CVCF電源波形控制技術[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Multi-Model Repetitive Control[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A Novel Repetitive Controller for nk±m(xù) Order Harmonics Compensation[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D卷[C];2011年

3 楊松;曾鳴;蘇寶庫;;一種新的重復自適應摩擦補償方法及其在高精度伺服系統(tǒng)中的應用[A];第十七屆全國過路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Sine Waveform Inverter Based on S-Domain Repetitive Control[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5 霍鑫;姚郁;;速率仿真轉臺波動力矩抑制問題的研究[A];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6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宋蘇;陳雙葉;易繼鍇;;具有有界干擾影響的穩(wěn)定自適應控制:綜述[A];199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沅;非線性系統(tǒng)全局魯棒自適應輸出調(diào)節(jié)及其應用[D];山東大學;2010年

2 殷辰X;基于高階內(nèi)模的迭代學習控制及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唐詩穎;基于LCL濾波器的單相并聯(lián)有源濾波器控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周蘭;基于連續(xù)—離散二維模型的周期系數(shù)線性系統(tǒng)魯棒重復控制設計[D];中南大學;2011年

5 儲劍波;驅(qū)動空調(diào)壓縮機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6 權玲;內(nèi)?刂品椒ㄔ趶碗s系統(tǒng)中的研究與應用[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7 劉威葳;高穩(wěn)定度平頂長脈沖強磁場電源系統(tǒng)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陳娟;伺服系統(tǒng)低速特性與抖動補償研究[D];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1年

9 陳宏;基于重復控制理論的逆變電源控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3年

10 王強德;不確定非線性系統(tǒng)的自適應實用輸出跟蹤控制[D];東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迎召;基于改進重復控制的有源電力濾波器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胡龍飛;一種改進的快速刀具伺服自適應抵消控制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戴成昕;電壓波動與閃變的抑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4 馬永斌;單相正弦逆變電源波形控制實現(xiàn)[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5 張娜;基于重復控制理論的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輸出控制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佘煦;三相四線制系統(tǒng)諧波治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敬照亮;基于MSP430電容測量裝置的設計與改進[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敬照亮;基于MSP430電容測量裝置的設設設改進[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費蘭玲;不平衡負載下三相四橋臂逆變器的控制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王輝;離散變結構控制及其在直線伺服系統(tǒng)上的實現(xiàn)[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段善旭,孫朝暉,張凱,康勇,陳堅;基于重復控制的SPWM逆變電源死區(qū)效應補償技術[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2期

2 耿攀;戴珂;魏學良;張凱;康勇;;三相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電流重復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2期

3 夏向陽;羅安;范瑞祥;龔芬;;有源濾波器控制延時的新型補償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11期

4 吳衛(wèi)民;耿攀;王曉麗;湯天浩;;新型級聯(lián)式分時復合高頻DC/AC逆變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04期

5 熊健,康勇,段善旭,陳堅;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器控制技術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1999年02期

6 吳婕;沈炯;李益國;;熱工過程的免疫控制系統(tǒng)設計及穩(wěn)定性分析[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9年05期

7 劉飛,鄒云屏,李輝;基于重復控制的電壓源型逆變器輸出電流波形控制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19期

8 張凱;彭力;熊健;陳堅;;基于狀態(tài)反饋與重復控制的逆變器控制技術[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年10期

9 魏學良;戴珂;方昕;康勇;;三相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補償電流性能分析與改進[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2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方昕;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電流數(shù)字控制技術[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耿攀;三相三線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設計與控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守仁;金新民;楊海柱;;小功率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J];電氣時代;2006年03期

2 于小輝;梁志珊;;帶孤島效應檢測的單周控制三相并網(wǎng)逆變器[J];微計算機信息;2009年05期

3 曹海紅;;光伏并網(wǎng)系統(tǒng)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4 何為;;陽光電源并網(wǎng)光伏逆變器率先通過“金太陽”認證[J];可再生能源;2009年05期

5 ;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50kW/500kW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通過TUV認證[J];大功率變流技術;2010年04期

6 陳潼;趙榮祥;;一種高頻環(huán)節(jié)并網(wǎng)逆變器的實現(xiàn)方案[J];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6期

7 劉偉;戴瑜興;文勁松;;基于無差拍控制的并網(wǎng)逆變器[J];低壓電器;2007年11期

8 姜憲明;黃曉江;冬雷;楊耕;;并網(wǎng)逆變器的自動重啟程序設計[J];電力電子技術;2010年08期

9 吳華波;;基于雙閉環(huán)重復控制的并網(wǎng)逆變器的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10年11期

10 王磊;陳亦文;陳道煉;;三相并網(wǎng)逆變器基準正弦電路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史玉立;;微網(wǎng)中并網(wǎng)逆變器的一種改進下垂控制策略研究[A];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CSAE 2011)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陳曦;李亞楠;陳阿蓮;杜春水;張承慧;;基于頻率偏移法的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孤島檢測[A];2011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何占寧;夏東偉;劉玉朋;馬秀秀;;一種基于dsPIC30F4011的并網(wǎng)逆變器鎖相控制方法[A];2011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侯世英;肖旭;彭文雄;張闖;;基于間接電流控制的改進型雙BUCK并網(wǎng)逆變器[A];重慶市電機工程學會2010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郭小強;鄔偉揚;關雅娟;;并網(wǎng)逆變器直流注入控制策略研究[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葉剛;;基于dsPIC的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系統(tǒng)研究[A];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7 于元;張志文;王文靜;劉波;;自主研制的10kW太陽能并網(wǎng)發(fā)電系統(tǒng)[A];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徐志英;許愛國;謝少軍;湯雨;;LCL并網(wǎng)逆變器入網(wǎng)電流控制技術研究[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鄭萬雷;劉文良;;并網(wǎng)調(diào)節(jié)的不間斷光伏電源[A];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fā)電新時代[C];2008年

10 楊海柱;金新民;;基于狀態(tài)空間平均法的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控制建模(英文)[A];第十屆全國電工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倩;京儀綠能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通過國際權威認證[N];首都建設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孫人杰 實習生 鐘天翼 黃星;呂全亞:把復雜問題簡單化[N];常州日報;2011年

3 楊娜;上廣電與AE聯(lián)合搶灘中國太陽能并網(wǎng)逆變器市場[N];中國電力報;2009年

4 記者 陳文忠;云南無線電公司與Power-One公司簽署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項目合作協(xié)議[N];云南日報;2008年

5 姜小莉 左裔;光伏發(fā)電若要并網(wǎng) 直流先要變成交流[N];常州日報;2010年

6 通訊員 于莉杰;黑龍江省首個大型太陽能電站通過可研[N];中國電力報;2010年

7 曹紅濤 于莉杰;我省首個太陽能發(fā)電項目啟動[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10年

8 通訊員 于莉杰 記者 桑學勇;黑龍江首個并網(wǎng)太陽能工程啟動[N];國家電網(wǎng)報;2010年

9 記者 吳生鋒;太陽能電站昨投入運行[N];揚州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吳紅雅;擎科技創(chuàng)新大旗 迎陽光旭日起舞[N];大眾科技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志壘;并網(wǎng)逆變器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2 楊波;基于并網(wǎng)逆變器電能質(zhì)量與變換效率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張犁;模塊化非隔離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及發(fā)電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4 程如岐;基于Z拓撲的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鹿軍;分布式發(fā)電中三相三電平并網(wǎng)逆變器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6 馬琳;無變壓器結構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拓撲及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肖華鋒;光伏發(fā)電高效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8 楊勇;多重電樞混合勵磁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的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9 薛明雨;LCL型并網(wǎng)逆變器的解耦控制與優(yōu)化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殷進軍;LCL濾波并網(wǎng)逆變器的數(shù)字單環(huán)控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韻;單相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2 周迪;微電網(wǎng)三相并網(wǎng)逆變器硬件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

本文編號:13808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3808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fa5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