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輸入直流電壓下中頻逆變器雙環(huán)控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寬輸入直流電壓下中頻逆變器雙環(huán)控制研究 出處:《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400Hz中頻電源 單極倍頻SPWM死區(qū)效應 數(shù)字控制延時 雙環(huán)控制 多重PR控制器 寬輸入直流電壓
【摘要】:400Hz中頻逆變電源以其重量輕和體積小的優(yōu)勢,被作為船艦和航空等領域中重要的供電電源而大量應用。這就要求逆變電源的輸出不但要具備良好的穩(wěn)態(tài)特性和動態(tài)特性,而且要具備短路保護及恢復能力,以確保其安全運行和可靠供電。本文以一臺2kVA的400Hz/230V電壓型單相中頻逆變器作為對象,對中頻逆變器的電壓電流雙閉環(huán)數(shù)字控制技術進行探討和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單相全橋SPWM逆變器的數(shù)學模型,并為對模型中的等效電阻參數(shù)r進行了修正,給出了一種簡單有效的實驗測量方法,使得仿真系統(tǒng)與實際的控制系統(tǒng)高度吻合。另外,結(jié)合技術要求,文中給出了主電路LC濾波器參數(shù)的設計方法,并考慮具體的動態(tài)性能要求,對原參數(shù)進行了修正。然后,詳細分析了單極倍頻SPWM調(diào)制方式下的死區(qū)效應,為諧波補償控制器的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其次,針對數(shù)字控制延時對400Hz系統(tǒng)的嚴重影響而不能忽略的情況,給出了考慮數(shù)字控制延時的電感電流作為內(nèi)環(huán)的雙閉環(huán)控制的設計方法。在傳統(tǒng)的雙閉環(huán)控制基礎上,本文引入了輸出電壓前饋和負載電流前饋控制,并提出一種多重比例諧振(PR)控制策略,保證系統(tǒng)輸出良好的穩(wěn)態(tài)波形質(zhì)量和動態(tài)響應速度、較小的電壓超調(diào)。而且內(nèi)環(huán)采用PR控制器使得內(nèi)環(huán)的跟蹤性能也較好,可以實現(xiàn)短路限流保護,提高系統(tǒng)的安全性。對于寬輸入直流電壓范圍下的電壓波動對控制系統(tǒng)設計的影響,文中進行了等效簡化設計,主要利用MATLAB輔助工具來設計控制器參數(shù),避免了繁雜的理論分析,使設計過程簡單化,而且設計結(jié)果有效可行。最后,對本文所提出的方案進行了仿真和實驗驗證,仿真和實驗的結(jié)果非常一致,使逆變器輸出的穩(wěn)態(tài)電壓波形質(zhì)量和動態(tài)性能良好,并且具備短路限流功能。然后,對全文內(nèi)容進行了總結(jié),并對未來工作做出展望。
[Abstract]:400Hz medium frequency inverter with its light weight and small size advantage, is widely used as an important power supply ships and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This requires that the output of the inverter power supply not only have good steady-stat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with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capabilities, to ensure its safe operation and the reliable power supply. Based on the 400Hz/230V voltage single-phase medium frequency inverter with a 2kVA as the object,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inverter dual loop digital control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and studied.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ingle-phase full bridge SPWM inverter, and the equivalent resistance parameters of R model are modified, are given a simple and effective experimental method, control system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and the actual height of the match. In ad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ircuit of LC filter parameters The design method, and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parameters are modified. Then, the dead time effect of unipolar SPWM modulation mode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harmonic compensation controller.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control delay serious influence on 400Hz system and can not be ignored, given the digital control delay inductance current as the design method of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loop.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utput voltage feedforward and load current feedforward control, and proposes a multi proportional resonant (PR) control strategy, to ensure the system output waveform quality good steady-state and dynamic response speed and the smaller the voltage overshoot and loop using PR controller makes the tracking loop performance is good, can realize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limiting protection,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system. Wide input DC voltage range of the voltage fluctuation 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system design, this paper simplifies the design of equivalent, the main use of MATLAB tools to design the controller parameters, to avoid the analysis of complexity theory, which simplifie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design result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inally,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scheme in this paper, very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the steady state voltage waveform quality and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inverter output is good, and have short circuit current limiting function. Then,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work.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M46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儲健,許鎮(zhèn)琳;應急逆變器群的集中控制[J];中國照明電器;2001年09期
2 李建輝,韓光宇,鐘實;逆變器產(chǎn)生的干擾及抑制[J];中國設備工程;2005年04期
3 鄭沃奇;;廣州地鐵2號線車輛輔助逆變器[J];機車電傳動;2006年05期
4 張勁松;;淺談逆變器的使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5 李紅新;周林;郭珂;戰(zhàn)祥真;雷建;;Z源逆變器最新進展及應用研究[J];電源技術;2013年03期
6 高潮,徐宏凱,于泉;富士電機公司的逆變器與伺服技術的發(fā)展狀況[J];電氣傳動;2000年01期
7 林航空,仲田清(日);日立制作所開發(fā)逆變器控制的新動向[J];國外內(nèi)燃機車;2000年02期
8 鄒云屏,成功,丁凱;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逆變器的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00年03期
9 李劍 ,康勇 ,陳堅;帶模糊調(diào)節(jié)的重復控制器在逆變器中的應用[J];電氣傳動;2001年06期
10 胡兵,陶生桂,毛明平;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在逆變器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永利;霍艷軍;;組合式三相正弦逆變器控制軟件設計[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費雯麗;袁佳歆;陳立;;基于免疫算法的單相逆變器多目標最優(yōu)控制策略研究[A];第七屆中國高校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李紅利;方文俊;仇書文;;基于60°坐標系的五電平逆變器研究[A];第22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暨第4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郭建勇;方如舉;李獻偉;;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偽孤島現(xiàn)象的研究[A];2012中國智能電網(wǎng)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李金剛;馬鑫;鐘彥儒;;新型中頻正弦波逆變器控制方法實現(xiàn)的研究[A];2008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石志學;王金峰;金傳付;吉文杰;郭艷鵬;陳可;;500kW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控制系統(tǒng)設計和實現(xiàn)[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3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葛興來;馮曉云;;逆變器無拍頻控制策略研究[A];2008年中國鐵道學會牽引動力學術年會——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葉楠;何中一;孟憲會;邢巖;;逆變器電流滯環(huán)控制技術研究[A];2006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張少杰;段鐵群;楊勇;張亮;;1kW潮流能發(fā)電裝置逆變器SVPWM技術的研究與應用[A];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海洋能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郭同生;黎輝;楊旭;王兆安;;UPS逆變器反饋控制誤差分析與改進方法[A];第二屆全國特種電源與元器件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上海 蘇成富;一款新型逆變器控制芯片LX1692IDW簡介[N];電子報;2013年
2 周志敏;新一代UPS的發(fā)展趨勢[N];人民郵電;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湘峰;逆變器的能控性分析及m模態(tài)控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HOANG THI THU GIANG;并網(wǎng)逆變器并聯(lián)運行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3 郭志強;分布式發(fā)電及分散式微電網(wǎng)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4 鄧凱;開關電感型準Z源光伏并網(wǎng)逆變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5 姚瑋;數(shù)字化鐵路25Hz信號電源及其并聯(lián)運行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6 嚴慶增;三相非隔離型光伏逆變器的控制技術及SiC器件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7 房緒鵬;Z源逆變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陳艷;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中Z源逆變器的控制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9 湯雨;Z源逆變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10 譚光慧;太陽能交流模塊逆變器及其控制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敬明;小型風力發(fā)電單相正弦波逆變器的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2 馮莉;戶用型三相四橋臂光伏逆變器控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3 張曉靜;單級非隔離型雙Zeta逆變器[D];燕山大學;2015年
4 王泉策;光伏并網(wǎng)微逆變器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5 馬思曼;三相逆變器多機并網(wǎng)系統(tǒng)諧振機理與抑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6 盧浩;三相光伏逆變器的智能控制技術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7 陳月;大功率串并式磁共振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研究[D];江南大學;2015年
8 劉杰;3kW單相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的研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9 劉海利;高升壓比電流連續(xù)型Quasi-Z源逆變器及其并網(wǎng)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10 張澤斌;具有LVRT能力的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控制策略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61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36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