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弱饋系統(tǒng)的零序方向元件防誤動方法
本文關鍵詞:適用于弱饋系統(tǒng)的零序方向元件防誤動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零序方向元件 零序互感 弱電強磁 弱饋 突變量
【摘要】:線間零序互感作用會引起健全線的零序方向元件誤動。分析了健全線和故障線的電流突變量特征,得出了健全線的三相電流突變量相等,而故障線的三相電流突變量相差較大的結論。弱饋系統(tǒng)中,故障線弱饋側的三相電流突變量近似相等,使得僅利用電流突變量特征的健全線識別方法不再適用。針對此問題,具體分析了弱饋方式下健全線和故障線的故障特征,構造了含電流和電壓誤差系數的綜合誤差系數判據。PSCAD仿真結果表明,綜合判據在弱饋和非弱饋方式下均能可靠進行線路識別,從而可靠閉鎖健全線的零序方向元件和開放故障線的零序方向元件。文中提出的防誤動方法僅利用本線的單端電氣量,且能夠自動識別線路所處的電磁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12CB215105)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SGTYHT/14-JS-188)~~
【分類號】:TM773
【正文快照】: 線的三相電流突變量相等,而故障線的三相電流突變量相差較大的結論。弱饋系統(tǒng)中,故障線弱饋側的三相電流突變量近似相等,使得僅利用電流突變量特征的健全線識別方法不再適用。針對此問題,具體分析了弱饋方式下健全線和故障線的故障特征,構造了含電流和電壓誤差系數的綜合誤差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耿暉;黃明輝;劉之堯;唐卓堯;張弛;張哲;;同桿線路縱聯零序保護誤動分析及措施[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20期
2 李一泉;焦邵麟;張弛;劉正超;曾耿暉;;平行線路縱聯零序方向保護安全性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06期
3 李鋼;路潔;白晶;李華春;;一起平行運行線路縱聯零序方向保護誤動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14期
4 樊占峰;葉東印;李瑞生;廉海濤;;平行線弱電強磁模型下零序方向元件改進[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17期
5 劉浩;韋芬卿;俞波;戴列峰;蘇理;姚吉文;伍小剛;;縱聯零序方向保護零序弱饋拒動的改進方案及其仿真[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22期
6 趙凱超;周澤昕;杜丁香;;不同電壓等級同塔四回輸電線路不同運行方式下零序互感對接地距離保護的影響[J];電網技術;2010年12期
7 王興國;周澤昕;杜丁香;;不同電壓等級同塔多回輸電線路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動作行為分析[J];電網技術;2011年12期
8 胡志堅;姜美玲;;不同電壓等級同塔四回輸電線路零序電流補償系數整定研究[J];電網技術;2012年07期
9 李煒;陳劍;姜美玲;胡志堅;程小敏;;考慮電容電流的同塔雙回線接地距離保護零序電流補償系數的整定[J];電網技術;2012年07期
10 周春霞;余越;趙寒;詹榮榮;王興國;;特高壓同塔雙回線路零序電流補償系數整定對接地距離保護的影響研究[J];電網技術;2012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天翼;220kV弱饋系統(tǒng)(電源)對線路保護動作的影響分析與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余越;自動識別弱饋方式及序分量故障選相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雄偉;戴向峰;史棟媛;謝暉;;一起同桿并架零序保護誤動的分析及解決方案[J];電氣應用;2011年01期
2 柏紅;王毅;;一種新型序分量高壓線路保護選相元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2期
3 景敏慧;柳煥章;鄧洪濤;許群;張哲;;平行雙回線路高阻接地故障保護的新思路[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08期
4 李鋼;路潔;白晶;李華春;;一起平行運行線路縱聯零序方向保護誤動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14期
5 樊占峰;葉東印;李瑞生;廉海濤;;平行線弱電強磁模型下零序方向元件改進[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17期
6 李一泉;張弛;黃志元;曾耿暉;王峰;張葆紅;;基于正序電壓替代的零序功率方向補充比相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8年19期
7 肖偉強;蔡澤祥;劉為雄;曾耿暉;陳橋平;;同桿線路零序互感對縱聯距離保護的影響[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03期
8 劉浩;韋芬卿;俞波;戴列峰;蘇理;姚吉文;伍小剛;;縱聯零序方向保護零序弱饋拒動的改進方案及其仿真[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年22期
9 劉毅;張哲;夏勇軍;尹項根;胡剛;董永德;;一種新型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物理模型構建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04期
10 李斌;李學斌;丁茂生;曾紅艷;;同桿雙回線環(huán)流對方向縱聯保護的影響及改進[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凱;李小濱;劉世明;王振華;索南加樂;;提升高壓線路保護選相元件性能的措施[A];2006中國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彤;基于空間磁場的同桿并架雙回線動態(tài)物理模型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胡玉峰;串聯補償電網故障仿真及超高壓線路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陳衛(wèi);超高壓輸電線路保護仿真及新型縱聯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4 丁磊;多微網配電系統(tǒng)的分層孤島運行及保護控制[D];山東大學;2007年
5 趙慶明;六相輸電線的故障分析與繼電保護[D];天津大學;2008年
6 范新橋;基于多點電流測量的輸電線路故障定位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7 劉亞東;輸電線路分布式故障測距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8 閻俏;特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9 李澤文;時差型電網故障行波定位與廣域行波保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10 曾耿暉;同塔線路故障分析及其對繼電保護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暉;基于S變換的神經網絡對自閉貫通線的故障測距[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勃;同步廊輸電線路故障測距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周曉軍;組合式行波故障測距技術及其應用[D];山東大學;2011年
4 李強;基于希爾伯特-黃變換的高壓輸電線路行波故障測距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09年
5 劉毅;同桿并架輸電線路物理模擬及主保護和重合閘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霍曉蕊;同桿并架雙回線的故障選相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黃雄;超高壓輸電線路微機保護與故障測距新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榮彩霞;高壓輸電線路微機保護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劉芳;變電站故障分析與數字仿真[D];黑龍江大學;2007年
10 王欣;基于DSP的超高壓線路的微機保護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建國;對國外超高壓同塔多回送電線路技術的調研分析[J];電力建設;2001年07期
2 韋鋼,薛敏;同桿并架4回輸電線路的探討[J];電力建設;1999年03期
3 李瑞生;張克元;劉千寬;;弱電源系統(tǒng)的輸電線路保護方案的探討[J];電力設備;2003年05期
4 沈國榮;工頻變化量方向繼電器原理的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83年01期
5 馮博文;雙回線零序互感對接地距離繼電器測量阻抗的影響[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0年05期
6 吳斌;劉沛;陳德樹;;繼電保護中的人工智能技術及其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5年05期
7 員保記,王鋼,賀家李,馮秋芳,郭維雅,王爾寒;自適應分相電流差動保護的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1999年10期
8 王廣學,彭豐,俸玲,王友懷;線路零序電流保護整定計算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0年07期
9 吳永剛,思曉蘭,張惠芳;330kV同桿并架雙回線繼電保護優(yōu)化配置及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1年07期
10 孔偉彬,朱曉彤,張俊洪,程宇,凌峰;同桿雙回線上零序功率方向繼電器的誤判問題[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2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偉;同桿雙回線距離保護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喬瑋;高壓電網的故障選相及電網故障自動仿真軟件[D];浙江大學;2002年
2 唐寶鋒;輸電線路故障選相新方法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5年
3 馬春;典型微機保護解決CT飽和問題的對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7年
4 何謀超;高壓輸電線路故障選相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5 任明珠;同塔四回線繼電保護若干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6 王波;基于WAMS的高壓輸電網絡故障定位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索南加樂,許慶強,宋國兵,張克元,李瑞生;正序電壓電流補償的方向元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4年24期
2 李蕊;李躍;姜臻;趙雅囡;徐浩;劉海濤;王鵬;;一種能有效滿足重要用戶高可靠性需求的新型供電系統(tǒng)保護方向元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年S1期
3 劉文濤,索南加樂,付偉,王向兵,李瑞生,張克元;基于波形系數的自適應方向元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18期
4 李幼儀;董新洲;孫元章;;不同行波方向元件原理與判據的比較[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7期
5 周金輝;賀家李;李永麗;;用于特高壓輸電線保護的能量方向元件[J];中國電力;2007年01期
6 陳建榮;;基于故障類型的零序方向元件[J];廣西輕工業(yè);2008年09期
7 康小寧;杜巖平;索南加樂;宋國兵;張鵬;田宏強;;基于模型誤差的自適應方向元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9年05期
8 古斌;譚建成;;基于瞬時功率理論的新型功率方向元件[J];電工技術學報;2010年02期
9 姜憲國;王增平;李琛;唐瑋;;適應于廣域后備保護的復合方向元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3年03期
10 陳光捷;;阻抗元件改為方向元件試驗條件的探討[J];華東電力;198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索南加樂;杜斌;張軍民;孫成;談樹峰;;基于變壓器中性點零序電流的方向元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8年
2 張嵩;張保會;尤敏;;基于正序電流故障分量相角突變量的方向元件的實現[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索南加樂;談樹峰;何世恩;孫成;張軍民;杜斌;;基于模型識別的串補線路方向元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8年
4 康文文;闞鵬;江遜;倪麗;;基于DIgSILENT和MATLAB的方向元件性能仿真研究[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2012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邢海文;余建;王宏偉;王曉華;;關于非全相再故障的分析[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五屆供電專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田崇穩(wěn);含有分布式電源的智能配電網故障方向元件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2 萬雄彪;含FACTS元件輸電線路暫態(tài)量保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3 周金輝;特高壓輸電線能量方向縱聯保護[D];天津大學;2007年
4 王偉;含微網配電系統(tǒng)的繼電保護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44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24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