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振動能量回收器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性能振動能量回收器件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能源 能量回收 壓電元件 分叉式結構 多個反饋峰
【摘要】: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從環(huán)境中回收能量并用于無線節(jié)點系統(tǒng)的可能性和廣泛的應用前景。近年來,振動能量回收技術吸引了國內外研究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基于振動利用的高性能振動能量回收器件的研究。本文主要針對于現(xiàn)有的壓電振動能量回收器件的不足,提出了一種高性能的能量回收器件,分叉式懸臂梁振動能量回收器,利用分叉梁系統(tǒng)來改善傳統(tǒng)振動能量回收器的頻響特性,獲得更好的電能輸出效果。分叉式結構的基本單元結構由多個分叉梁,配重以及主懸臂梁構成,在主懸臂梁的根部僅使用一塊壓電陶瓷材料。相較于傳統(tǒng)懸臂梁結構,通過分叉式結構,振動能量回收器可以在頻域范圍內獲得多個電能響應峰。本文詳細介紹了其基礎單元結構的工作特性及理論分析。為了改善分叉式懸臂梁結構的輸出,本文進一步提出了兩種改進方案,分別為多分叉式優(yōu)化方案以及復合結構優(yōu)化方案。通過實驗和理論分析,優(yōu)化方案可以改善分叉式懸臂梁結構的頻響特性,增加頻響特性頻譜上響應峰的數(shù)量。同時,在分叉式結構的設計中,僅需要使用一塊壓電陶瓷元件,相對于其他結構可以減少由于電能管理所造成的損耗。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M61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唐剛;劉景全;馬華安;柳和生;;微型壓電振動能量采集器的研究進展[J];機械設計與研究;2010年04期
2 李偉;車錄鋒;王躍林;;橫向電磁式振動能量采集器的設計與制作[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03期
3 陳宏;袁浩東;張帥偉;侯亞丁;趙營豪;;基于振動能量的設備狀態(tài)評價方法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3年02期
4 王佩紅;戴旭涵;方東明;趙小林;;微型電磁式振動能量采集器的設計和電磁特性仿真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5 侯志偉;陳仁文;劉祥建;;多方向壓電振動能量收集裝置及其優(yōu)化設計[J];振動與沖擊;2012年16期
6 趙志剛;丁旭升;劉福貴;楊茁萌;;微型電磁式振動能量采集器的結構設計與仿真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12年08期
7 劉成龍;孟愛華;陳文藝;李厚福;宋紅曉;;振動能量收集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裝備制造技術;2013年12期
8 伍先俊;朱石堅;;振動能量流的計算方法研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9 代顯智;;實現(xiàn)低功耗設備自供電的振動能量采集技術[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0 展永政;王光慶;;壓電振動能量采集器的性能分析與功率優(yōu)化[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4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張文明;;微型振動能量采集器的研究進展[A];第四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陳忱;李天勻;朱翔;陳浩森;;載流壓力管路振動能量流的理論與試驗研究[A];第十六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3 曾國華;孔建益;李公法;楊金堂;蔣國璋;熊禾根;;充液管道系統(tǒng)振動能量流研究[A];12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湖北省論文集[C];2006年
4 李公法;孔建益;幸福堂;王興東;劉懷廣;劉源l,
本文編號:12213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22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