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氣象數值模式的輸電線路覆冰重量估算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氣象數值模式的輸電線路覆冰重量估算研究
【摘要】:針對國內多數導線覆冰模型對輸電線路長距離架設地域的代表性不足、覆冰勘測通過現場調查和氣象臺站資料的統(tǒng)計具有局限性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中尺度氣象數值模式WRF的覆冰重量估算模型。分別利用貴州省梅花山、威寧覆冰自動觀測站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覆冰期間的冰重觀測資料和WRF模式模擬的同期主要氣象要素對估算模型進行擬合和獨立估算試驗。結果表明,所建模型冰重估算精度較高,具有一定的應用推廣價值。
【作者單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山地環(huán)境氣候研究所;
【基金】: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項目(GYHY201006033)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PAPD)
【分類號】:TM752;P429
【正文快照】: 1 引言我國是冰災多發(fā)的國家,輸電線路覆冰已對我國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供電需求逐年增加,輸電線路架設經常要長距離穿越高海拔山區(qū)、湖泊等地形復雜區(qū)域。因此,僅依靠覆冰監(jiān)測、現場調查來確定輸電線路的覆冰荷載具有很大的局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谷湘潛,谷美繁;大型數值模式的移植與計算結果[J];氣象科技;1999年04期
2 曹鴻興,封國林;數值模式中的回溯時間積分格式[J];應用氣象學報;2000年02期
3 喬方利;浪-潮-流耦合數值模式突破上層海洋數值模擬與實測不符難題[J];中國基礎科學;2004年06期
4 辜旭贊;張兵;;初論雙三次數值模式[J];氣象科技;2006年04期
5 辜旭贊;張兵;;全球(Z)雙三次數值模式的設計與個例模擬(Ⅱ):個例模擬結果分析[J];高原氣象;2008年03期
6 ;“烏魯木齊區(qū)域中心數值模式檢驗系統(tǒng)集成應用”項目[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3年04期
7 牟惟豐;;數值模式分辨率影響預報質量的一些實例[J];氣象科技;1987年01期
8 周穎,曹文俊,劉思湄;環(huán)境湍流作用下的煙云抬升數值模式[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992年01期
9 徐幼平,夏大慶,,錢越英;載水數值模式的實時預報試驗[J];應用氣象學報;1996年03期
10 曹鴻興;自憶數值模式及其應用[J];氣象科技;199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喬方利;夏長水;宋振亞;袁業(yè)立;;海洋動力系統(tǒng)數值模式體系的發(fā)展與應用[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物理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C];2008年
2 葉金桃;辜旭贊;;數值模式大氣科學可視化分析預報系統(tǒng)及其應用[A];全國中尺度氣象學術研討會摘要文集[C];2008年
3 孫長;李嘉鵬;周寧芳;;不同數值模式2012/13年冬季2m溫度預報性能檢驗對比分析[A];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 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1第五屆氣象綜合探測技術研討會[C];2013年
4 吳德榮;;系集預報研究近況臺風定量降雨數值模式系集預報實驗[A];2011年海峽兩岸氣象科學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閆敬華;;廣州高分辨數值模式的“三定”要素預報及其性能[A];城市氣象服務科學討論會學術論文集[C];2001年
6 葉金桃;;數值模式大氣科學可視化分析預報系統(tǒng)設計實現方法[A];第三屆湖北省科技論壇氣象分論壇暨2005年湖北省氣象學會學術年會學術論文詳細文摘匯集[C];2005年
7 龔偉偉;師春香;張濤;姜立鵬;莊媛;;多種數值模式資料的地面溫度和相對濕度初步比較與分析[A];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 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2災害天氣監(jiān)測、分析與預報[C];2013年
8 孟英杰;吳洪寶;王麗;張萍萍;;2007年主汛期武漢區(qū)域數值模式降水預報評估[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天氣預報準確率與公共氣象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9 鐘中;;數值模式中有效空氣動力學參數計算和特征分析[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氣候系統(tǒng)與氣候變化”分會論文集[C];2003年
10 徐集云;顧駿強;陳燕;吳澗;;區(qū)域邊界層數值模式在杭州市化工園區(qū)選址中的應用研究[A];首屆長三角氣象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琳;大力推進數值模式的科學發(fā)展[N];中國氣象報;2006年
2 王金星;專家檢查評估數值模式創(chuàng)新基地科研業(yè)務課題執(zhí)行情況[N];中國氣象報;2007年
3 記者 王德民 林琳;數值模式發(fā)展座談會在京舉行[N];中國氣象報;2006年
4 林建;如何發(fā)揮數值模式的增值作用[N];中國氣象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徐文彬 李競;積跬步以致千里[N];中國氣象報;2013年
6 通訊員 喻彥 蘇曉力;云南增雨數值模式抗旱效益顯著[N];中國氣象報;2010年
7 王曉云;對加強小尺度數值模擬系統(tǒng)研發(fā)與應用的思考[N];中國氣象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晨 李曄;亞運氣象保障:穿越時空 跨越世紀[N];中國氣象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吳洪;暴雨來襲,城市能否應戰(zhàn)?[N];福建日報;2014年
10 記者 鄭菲 通訊員 王德英;國家九七三項目“我國南方暴雨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N];中國氣象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啟光;數值模式延伸期可預報分量提取及預報技術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2 陳f睿;無結構網格二維河口海洋數值模式的研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薛海樂;使用過去資料改進GRAPES全球預報的理論和方法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4 達朝究;一個可能提高GRAPES模式業(yè)務預報能力的方案[D];蘭州大學;2011年
5 文元橋;協同地球科學計算環(huán)境的協同與共享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鵬飛;氣候數值模式的并行計算與非線性動力系統(tǒng)的多精度計算[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徐輝;非線性優(yōu)化方法在數值模式敏感性分析中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3 王丹;雷達外推預報與暴雨數值模式融合預報降水方法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13年
4 慕秀香;高分辨率數值模式在吉林省短期業(yè)務預報中的效果檢驗[D];蘭州大學;2014年
5 孫海燕;強對流云數值模式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D];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
6 祁旭;“凡亞比”臺風暴雨的數值模擬及分析檢驗[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7 崔雅琴;三維對流云數值模式的改進與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8 鄔昀;基于數值模式產品的三峽庫區(qū)水量預報初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9 陳筆澄;城市街區(qū)尺度數值模式的建立、驗證與應用[D];北京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94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19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