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熵原理的饋線諧波概率評估方法
本文關鍵詞:基于最大熵原理的饋線諧波概率評估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最大熵原理 饋線諧波 概率評估 概率密度函數(shù)
【摘要】:母線諧波電流是各饋線諧波電流的矢量和。由于各饋線諧波電流占比并不平均,可能出現(xiàn)母線諧波監(jiān)測正常但實際上個別饋線諧波含量已經超標的情況。為此,提出一種饋線諧波概率評估方法,對饋線諧波狀況進行快速評估;谧畲箪卦,推導了饋線諧波電流分配系數(shù)的聯(lián)合概率密度函數(shù),建立了反映下級各饋線諧波電流均未超標的數(shù)學模型,求解并繪制了至少存在一條饋線諧波電流超標的概率的曲線圖。與擬Mente-Carlo積分比較及實例分析的結果表明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
【關鍵詞】: 最大熵原理 饋線諧波 概率評估 概率密度函數(shù)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707010)~~
【分類號】:TM73
【正文快照】: 0引言非線性負荷是配電網主要的諧波源,其向系統(tǒng)注入諧波電流,流經系統(tǒng)阻抗后在母線處產生諧波電壓,影響各敏感負荷及設備的正常運行[1]。隨著電網規(guī)模的擴大,諧波源的位置存在不確定性,需要對諧波源進行查找與定位,以分析其影響。目前,諧波源定位的主要關注點是如何在PCC點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歷;劉開培;雷肖;;基于LS-SVM的諧波源定位及諧波源注入電流分解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8期
2 唐昆明;蔡明;羅建;朱伯通;譚濤;;基于奇異值分解的非線性負荷諧波源定位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2年01期
3 胡銘,陳珩;電能質量及其分析方法綜述[J];電網技術;2000年02期
4 蔡明;唐昆明;張?zhí)?;基于參數(shù)辨識方法的諧波源定位[J];電網技術;2011年06期
5 楊源;林圣;臧天磊;何正友;張鈞;黃文;;基于改進稀疏表示法的諧波源定位[J];電網技術;2013年05期
6 楊源;臧天磊;何正友;;一種諧波阻抗未知條件下的諧波源定位方法[J];電網技術;2014年01期
7 劉鑫;楊洪耕;;基于最大熵原理的諧波求和問題[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09年11期
8 魯珊珊;唐貴;卞紅琴;李秦;;擬蒙特卡羅積分與蒙特卡羅積分[J];溫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9 馬歷;劉開培;雷肖;;配電網諧波源定位的支持向量機估計算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10期
10 肖先勇;馬超;楊洪耕;李華強;;用電壓暫降嚴重程度和最大熵評估負荷電壓暫降敏感度[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9年3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惠玲;劉志軍;;多小波變換在電能質量擾動檢測與分類中的應用[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周敏;;電能質量暫態(tài)擾動信號的Prony辨識[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3 沈廣;劉劍;樂健;;電能質量在線監(jiān)測網絡結構動態(tài)調整算法研究[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4 程志友;梁棟;韋穗;李令冬;;基于S變換的動態(tài)間諧波檢測方法研究[J];電測與儀表;2007年03期
5 郭敏;趙成勇;曹東升;趙靜;孫一瑩;;同步采樣和諧波分析方法的實現(xiàn)[J];電測與儀表;2011年04期
6 麥洪;劉曉華;;電能質量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思路探索[J];電氣應用;2009年13期
7 何自立,魏恩甲;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下的電能質量管理[J];電力學報;2005年03期
8 張楊;尹忠東;黃韜;洪秋;;多目標電能質量調節(jié)裝置[J];電力學報;2009年06期
9 楊景;陽一雄;許歡歡;姚蜀軍;馬璐瑤;劉龍輝;;基于廣義嶺回歸的諧波阻抗分析與諧波評估法[J];電力學報;2012年02期
10 周皓;;無刷直流電機單相電壓暫降敏感度分析[J];大電機技術;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振宇;趙劍鋒;唐國慶;;電能質量的經濟評估以及改善方案的凈現(xiàn)值確定[A];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劉林;林濤;;基于連續(xù)小波變換和專家系統(tǒng)的電能質量擾動識別研究[A];中南七。▍^(qū))電力系統(tǒng)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十二屆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余瑜;劉開培;;嵌入式電能質量在線監(jiān)測儀[A];第十一屆全國電工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孫曉暉;和紅梅;馬西沛;賈新立;李愛寧;;新型電能質量監(jiān)測儀的設計與應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5 劉海濤;韓文新;蘇劍;;電能質量在線綜合監(jiān)測系統(tǒng)[A];2006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學術交流研討大會論文集[C];2006年
6 趙鳳展;楊仁剛;;小波變換在電能質量分析中的應用[A];農業(yè)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與建設現(xiàn)代農業(yè)——2005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分冊[C];2005年
7 郭成;杜朝波;李勝男;趙澤平;;構建面向電網技術監(jiān)督平臺的電能質量數(shù)據(jù)融合[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8 華回春;賈秀芳;曹東升;趙成勇;;電能質量數(shù)據(jù)交換格式下的諧波責任估計[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9 劉精宇;;鋼鐵企業(yè)電力節(jié)點網絡的調度和控制[A];2013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冶金工程)論文集[C];2013年
10 麥洪;劉曉華;;電能質量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思路探索[A];第五屆電能質量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吉良;基于S變換的電能質量擾動分析[D];湖南大學;2010年
2 劉慧芳;非并網風電直供系統(tǒng)方案設計及控制策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3 孫輝;配電網絡電能擾動辨識與電能質量調節(jié)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4 李鵬;統(tǒng)一電能質量控制器UPQC及其H_∞控制方法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4年
5 戴瑜興;智能建筑配電系統(tǒng)諧波及無功的綜合補償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6 劉應梅;電能質量擾動檢測和分析的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3年
7 王丙元;高精度大功率穩(wěn)流電源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2年
8 王繼東;電力系統(tǒng)暫態(tài)電能質量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9 耿云玲;電能質量擾動分析中小波變換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10 楊漢生;提升小波在電能質量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建軍;基于電力系統(tǒng)的電能質量檢測與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馬巖;配電網絡電量參數(shù)監(jiān)測終端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楊宏達;電壓波動與閃變檢測方法的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4 蕭星華;松山湖配電網電能質量檢測、分析和管理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馮科瀝;汕尾電網電能質量的監(jiān)測及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楊棟;超高壓輸電線路暫態(tài)信號檢測與分類識別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7 林勇;基于DSP的電能質量在線監(jiān)測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安徽大學;2010年
8 毛政暉;配電網中諧波的影響和監(jiān)測治理措施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9 門殿卿;電能質量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算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10 秦銀山;快速傳輸大容量存儲電能質量監(jiān)測裝置的研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堅民,郭冰菁,王中宇,夏新濤;基于最大熵方法的測量結果估計及測量不確定度評定[J];電測與儀表;2005年08期
2 吳篤貴,徐政;基于相量量測的電力系統(tǒng)諧波狀態(tài)估計(I)——理論、模型與求解算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2期
3 孫生鴻,李鵬,陳志業(yè);諧波及無功電流的直接檢測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19期
4 同向前,薛鈞義;考慮諧波污染時用戶電量的計量[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2年22期
5 薛蕙,楊仁剛;基于連續(xù)小波變換的非整數(shù)次諧波測量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05期
6 張安安,楊洪耕;基于畸變波形同步分層估計諧波阻抗的探討[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09期
7 王磊,楊洪耕;基于Laguerre多項式的諧波求和問題[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5年04期
8 丁軍策;蔡澤祥;王克英;;基于廣域測量系統(tǒng)的狀態(tài)估計研究綜述[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07期
9 劉秀玲;王洪瑞;王永青;陳超英;;臨界阻抗法在配電網諧波源探測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4期
10 馬歷;劉開培;雷肖;;基于LS-SVM的諧波源定位及諧波源注入電流分解方法[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黃舜;配電網中諧波源定位與檢測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2 汪瑤;基于相量量測的電力系統(tǒng)諧波狀態(tài)估計算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3 侯麗麗;配電網諧波源的定位[D];山東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春林,潘文霞,白先紅;配電網中諧波源識別方法比較[J];東北電力技術;2004年10期
2 張慶河;電網諧波源的檢測與定位[J];山東電力技術;2005年05期
3 胡偉;查曉明;孫建軍;;多諧波源網絡諧波源建模與諧波疊加仿真[J];中國電力;2006年03期
4 劉秀玲;王洪瑞;楊志東;;配電網諧波源探測方法[J];農村電氣化;2006年12期
5 陳根奇;;電力用戶諧波源分析與對策[J];農村電氣化;2007年01期
6 鄭晉崗;崔益國;;配電系統(tǒng)諧波源識別技術綜述[J];廣東輸電與變電技術;2007年02期
7 周林;張鳳;栗秋華;杜小飛;徐明;王偉;;配電網中諧波源定位方法綜述[J];高電壓技術;2007年05期
8 劉秀玲;王洪瑞;王永青;陳超英;;臨界阻抗法在配電網諧波源探測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4期
9 劉兵;謝明華;;多諧波合成的測試與研究[J];電力電容器;2007年04期
10 廖興建;;工廠的諧波抑制[J];電工技術;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揚;謝斌;田錦;楊栓平;;針對電壓型諧波源的一種新穎的諧波抑制方法[A];第六屆全國電磁兼容性學術會議2004EMC論文集[C];2004年
2 劉兵;謝明華;;多諧波合成的測試與研究[A];電力電容器、無功補償技術論文集[C];2006年
3 蘇麗萍;;諧波的監(jiān)測方法與防治措施[A];2007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江鈞祥;;整流型諧波源的諧波管理與治理[A];二○○二電力電容器學會論文集[C];2002年
5 劉文一;;低壓諧波抑制技術應用及分析[A];2005川渝地區(qū)自動化與電控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荊鍇;田立軍;;功率方向法在諧波源檢測中的局限性研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張建平;張帆;;區(qū)域電網諧波分層控制和多諧波源集中治理[A];電力電容器、無功補償技術論文集[C];2006年
8 金涌濤;李鋼;賀佳兵;;諧波對無功補償裝置的影響及抑制方法[A];浙江電力科學發(fā)展[C];2005年
9 陳樂柱;;中小型軋鋼廠的諧波和無功測試及仿真分析[A];第二屆全國特種電源與元器件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趙賀;;系統(tǒng)諧波電壓對諧波源影響初探[A];分布式發(fā)電、智能微電網與電能質量——第三屆全國電能質量學術會議暨電能質量行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四川 楊林;關于諧波污染[N];電子報;2013年
2 林文欽邋陳紅專;寧德電業(yè)局凈化諧波維護電網安全[N];國家電網報;2008年
3 李洪峰 馮玉香;聚焦電能污染治理[N];中國電力報;2004年
4 記者 智誼萍;新一代節(jié)電裝置有源濾器即將投產[N];中國冶金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媛媛;非線性電力電子裝置的諧波源模型及其在諧波分析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9年
2 張鈞;配電網智能故障診斷與諧波源定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芳;基于獨立分量分析的諧波源分離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吳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的電力電子裝置諧波源建模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張鳳;基于虛擬儀器的諧波源定位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4 石國超;諧波源識別的研究及實現(xiàn)[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5 蔡明;基于參數(shù)辨識的配電網諧波源判別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徐林菊;多諧波源相互影響的配電網濾波裝置優(yōu)化配置[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7 龐麗忠;諧波源識別與諧波責任分攤的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8 趙振濤;電力系統(tǒng)間諧波源的檢測與識別[D];山東大學;2013年
9 任穎;中低壓配網諧波源定位監(jiān)測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D];濟南大學;2013年
10 王歡;智能電網中多諧波源的諧波抑制裝置優(yōu)化配置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333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13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