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空氣電池新型碳基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鋰空氣電池新型碳基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鋰空氣電池 碳基材料 摻雜 聚苯胺 碳化
【摘要】:近些年,鋰空氣電池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論比能量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guān)注。正極中通常使用的商業(yè)碳材料由于催化活性低、孔尺寸和孔體積較小導致電池極化大和放電比容量低。雖然功能碳材料作正極材料能獲得很高的放電比容量,但是高昂的造價一直阻礙著鋰空氣電池商業(yè)化的進程。本文制備出了一種廉價可用于鋰空氣電池的高性能新型碳基材料。首先,通過碳化植酸摻雜的聚苯胺氣凝膠制備出一系列形貌不同的新型碳基納米材料,并通過對比其電化學性能篩選出最適合用于鋰空氣電池的新型碳基材料。研究結(jié)果表明,以最佳性能的納米碳材料為正極材料的鋰空氣電池,在100 m A/g的電流密度下首次放電比容量高達12607.1 m Ah/g、放電平臺在2.70V,在100 m A/g的電流密度下限容500 m Ah/g能夠循環(huán)26次,具有較好的倍率性能,電流密度到500 m A/g時放電比容量依然高達6930.1 m Ah/g。這一系列新型碳納米材料均是摻雜有氮和磷的碳材料。雜原子氮和磷并不是由外部引入,而是前驅(qū)物中本身所含的氮和磷在碳化時留在碳材料內(nèi)部形成了摻雜態(tài)的碳材料。研究表明,納米碳材料中摻雜氮能極大的提高納米碳材料的氧還原反應(ORR)催化活性,并且摻雜量越高,ORR催化活性越強。磷對納米碳材料的ORR的催化活性的提升不如氮。同時還考察了納米碳材料的微觀結(jié)構(gòu)對放電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電池的放電比容量與納米碳材料中尺寸在10 nm以上孔的體積的成正比。碳納米纖維是上述篩選所得性能最佳碳基材料。本文又選用碳納米纖維做空氣電極,進一步研究了其充放電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碳納米纖維擁有鋸齒狀的表面,并且能夠構(gòu)筑多級孔道結(jié)構(gòu),這樣的構(gòu)造可以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點和通暢的氧氣傳輸通道。吡啶型氮和吡咯型氮出現(xiàn)在碳納米纖維中大大提升了碳材料的ORR催化活性。通過與商業(yè)碳材料Super P電化學性能對比發(fā)現(xiàn),碳納米纖維的電化學性能遠超商業(yè)碳材料Super P,放電比容量達到石墨烯的水平。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用碳納米纖維作正極材料的鋰空氣電池的放電和充電過程主要是Li2O2的可逆生成和分解過程,但在充放電過程中會有少量Li2CO3生成和分解。在放電后的電極中能清晰的看到圓餅狀的Li2O2,充電后Li2O2消失同時有沒分解的Li2CO3遺留在多孔電極表面。Li2CO3堵塞孔洞是導致電池循環(huán)性能比較差的主要原因,Li2CO3不導電也造成了循環(huán)后阻抗的增加。同時還考察了鋰鹽對碳納米纖維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電解液中鋰鹽由原來的Li PF6替換成Li TFSI以后,電池中電解液的阻抗和電荷轉(zhuǎn)移阻抗均減小進而提升了碳納米纖維的氧還原反應(ORR)和析氧反應(OER)催化活性,減少了充放電過電位,倍率性能和循環(huán)性能也隨之提高。本文還對碳納米纖維進行經(jīng)濟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碳納米纖維價格低廉,在鋰空氣電池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關(guān)鍵詞】:鋰空氣電池 碳基材料 摻雜 聚苯胺 碳化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M911.4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25
- 1.1 課題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1-12
- 1.2 鋰空氣電池的分類及反應機理12-14
- 1.3 鋰空氣電池碳基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14-24
- 1.3.1 純碳材料14-18
- 1.3.2 氮摻雜碳材料18
- 1.3.3 ORR/OER雙效催化劑與碳材料復合材料18-24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24-25
- 第2章 實驗材料及研究方法25-31
- 2.1 實驗藥品和儀器25-27
- 2.1.1 實驗藥品25-26
- 2.1.2 實驗儀器26-27
- 2.2 碳材料物理性能表征方法27-28
- 2.2.1 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微觀形貌測試)27
- 2.2.2 透射電子顯微鏡測試27
- 2.2.3 X射線能譜測試27
- 2.2.4 拉曼光譜測試27-28
- 2.2.5 氮氣吸脫附測試(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測試)28
- 2.2.6 X射線光電子能譜測試28
- 2.2.7 紅外吸收光譜測試28
- 2.2.8 X射線衍射測試28
- 2.3 空氣電極的制備28-29
- 2.3.1 空氣電極的制備28-29
- 2.3.2 充放產(chǎn)物測試電極的制備29
- 2.4 電化學性能表征方法29
- 2.4.1 恒流充放電測試29
- 2.4.2 循環(huán)伏安測試29
- 2.4.3 交流阻抗測試29
- 2.5 空氣電極的制備和電池組裝測試29-31
- 2.5.1 電池的組裝29-30
- 2.5.2 電池的測試30-31
- 第3章 新型碳基材料的制備與篩選31-49
- 3.1 引言31
- 3.2 新型納米碳材料的制備及反應原理31-34
- 3.3 納米碳材料的SEM表征34-35
- 3.4 納米碳材料的電化學表征35-39
- 3.4.1 電池充放電性能測試35-37
- 3.4.2 電池倍率性能測試37-38
- 3.4.3 電池循環(huán)性能測試38-39
- 3.5 氮磷的摻雜量對納米碳材料催化性能的影響39-44
- 3.5.1 納米碳材料的EDX表征39-42
- 3.5.2 氮磷的摻雜量與納米碳材料催化性能的關(guān)系42-44
- 3.6 納米碳材料的微觀結(jié)構(gòu)對空氣電極放電性能的影響44-48
- 3.6.1 納米碳材料的氮氣吸附-脫附表征44-46
- 3.6.2 不同碳材料首次放電性能測試46-47
- 3.6.3 碳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與放電比容量的關(guān)系47-48
- 3.7 本章小結(jié)48-49
- 第4章 碳納米纖維作為鋰空氣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49-65
- 4.1 引言49
- 4.2 碳納米纖維的制備49-50
- 4.3 碳納米纖維材料的物理表征50-54
- 4.3.1 碳納米纖維的SEM表征50-51
- 4.3.2 碳納米纖維的TEM表征51
- 4.3.3 碳納米纖維的XPS表征51-52
- 4.3.4 碳納米纖維的氮氣吸附-脫附表征52-53
- 4.3.5 碳納米纖維的拉曼表征53-54
- 4.4 碳納米纖維的電化學性能54-56
- 4.4.1 電池充放電性能測試54-55
- 4.4.2 電池倍率性能測試55-56
- 4.4.3 碳納米纖維的CV測試56
- 4.5 碳納米纖維空氣電極充放電前后的表征56-60
- 4.5.1 碳納米纖維空氣電極充放電前后XRD表征56-57
- 4.5.2 碳納米纖維空氣電極充放電前后SEM表征57-58
- 4.5.3 碳納米纖維空氣電極充放電前后FT-IR表征58-59
- 4.5.4 碳納米纖維空氣電極充放電前后EIS表征59-60
- 4.6 鋰鹽對碳納米纖維電化學性能的影響60-63
- 4.6.1 鋰鹽對鋰空氣電池EIS的影響60-61
- 4.6.2 鋰鹽對碳納米纖維催化性能的影響61
- 4.6.3 鋰鹽對碳納米纖維充放電性能的影響61-63
- 4.7 本章小結(jié)63-65
- 第5章 市場經(jīng)濟分析65-70
- 5.1 引言65
- 5.2 鋰空氣電池產(chǎn)業(yè)化前景和展望65-68
- 5.3 鋰空氣電池經(jīng)濟性分析68-69
- 5.3.2 碳納米纖維合成成本分析68
- 5.3.3 扣式電池組裝成本分析68-69
- 5.4 本章小結(jié)69-70
- 結(jié)論70-72
- 參考文獻72-84
- 致謝8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恩磊;唐元洪;張勇;林良武;裴立宅;;流動催化法制備碳納米纖維工藝的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材料;2006年11期
2 張恩磊;唐元洪;張勇;;金屬催化劑對碳納米纖維結(jié)構(gòu)影響的研究進展[J];合成纖維;2007年03期
3 李飛;鄒小平;程進;張紅丹;任鵬飛;朱光;王茂發(fā);;乙醇催化燃燒法制備Y形碳納米纖維[J];微納電子技術(shù);2007年Z1期
4 王蘭娟;李春忠;顧鋒;周秋玲;;乙醇火焰燃燒制備螺旋碳納米纖維及結(jié)構(gòu)分析[J];無機材料學報;2008年06期
5 畢鴻章;;濕法貯存的碳納米纖維覆面氈[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09年04期
6 喬輝;楊笑;魏金柱;;碳納米纖維的制備及應用[J];技術(shù)與市場;2010年06期
7 李恩重;楊大祥;郭偉玲;王海斗;徐濱士;;碳納米纖維的制備及其復合材料在軍工領(lǐng)域的應用[J];材料導報;2011年S2期
8 付沙威;謝圓圓;沈璐;陶薈春;;碳納米纖維的制備及表征[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大谷朝南;劉輔庭;;碳納米纖維制造方法[J];合成纖維;2012年11期
10 王傳新;謝秋實;汪建華;謝海鷗;;碳納米纖維/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紅丹;鄒小平;程進;任鵬飛;李飛;朱光;王茂發(fā);;平直碳納米纖維與螺旋碳納米纖維的共同生長[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6)[C];2007年
2 張超;魯雪生;顧安忠;;氫在碳納米纖維中吸附的計算機模擬研究[A];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shù)——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程進;鄒小平;王麗坤;;一種制備碳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A];納米材料與技術(shù)應用進展——第四屆全國納米材料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李飛;鄒小平;程進;張紅丹;任鵬飛;王茂發(fā);朱光;;通過乙醇催化燃燒方法制備碳納米纖維[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6)[C];2007年
5 王茂發(fā);鄒小平;程進;張紅丹;任鵬飛;李飛;朱光;;催化燃燒法制備碳納米纖維球形團聚物[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6)[C];2007年
6 李飛;鄒小平;程進;任鵬飛;張紅丹;王茂發(fā);朱光;;多方向生長碳納米纖維的催化燃燒制備[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6)[C];2007年
7 程進;鄒小平;張紅丹;李飛;任鵬飛;朱光;王茂發(fā);;催化劑對乙醇催化燃燒法制備碳納米纖維的影響[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6)[C];2007年
8 李飛;鄒小平;程進;張紅丹;任鵬飛;朱光;王茂發(fā);;乙醇催化燃燒法制備Y形碳納米纖維[A];第十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李恩重;楊大祥;郭偉玲;周新遠;王海斗;徐濱士;;碳納米纖維的制備及其復合材料在軍工領(lǐng)域的應用[A];2011年全國青年摩擦學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劉海洋;連鵬飛;方舟;蔡晴;隋剛;李鵬;于運花;鄧旭亮;楊小平;;具有生物活性的碳納米纖維的制備[A];復合材料: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上冊)[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飛;基于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的設(shè)計、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6年
2 李大偉;基于復合碳納米纖維的多酚漆酶生物傳感器研究[D];江南大學;2016年
3 祁祥;碳納米纖維的高溫轉(zhuǎn)變及其同質(zhì)異構(gòu)結(jié)的特性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4 李妙魚;碳納米纖維膜為載體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的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5 母靜波;電紡碳納米纖維/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在光催化和超級電容器方面的性質(zhì)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6 覃勇;螺旋碳納米纖維的生長樣式控制及其生長機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7 邵東鋒;負載氧化鋅碳納米纖維的制備及性能[D];江南大學;2012年
8 陳久嶺;甲烷催化裂解生產(chǎn)碳納米纖維及其應用的基礎(chǔ)研究[D];天津大學;1999年
9 張呈旭;低溫等離子體技術(shù)制備直接醇類燃料電池一體化電極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2年
10 宋曉峰;基于電紡絲技術(shù)構(gòu)筑碳基和二氧化錫基一維納米材料[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亞麗;石墨烯/碳納米纖維的電紡合成與電容脫鹽性能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高旭康;生物活性碳納米纖維增強樹脂復合材料的研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3 丁謙;水溶性堿金屬鹽催化合成碳納米纖維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4 孫江曼;鈦酸鋰/碳納米纖維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5 李擰擰;硫/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在鋰硫電池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曹國林;三維碳納米纖維負載過渡金屬及其氧化物復合電催化劑用于高效氧析出[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7 祁麟;用于染料敏化太陽電池對電極的柔性碳納米纖維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8 丁穩(wěn);血紅蛋白直接電化學行為及構(gòu)建水合肼生物傳感器[D];東南大學;2015年
9 湯棟;碳納米纖維/黃麻/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郭耀芳;三維多孔復合雙功能電催化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8637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863778.html